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1000-5420  CN 11-1476/C

过刊目录

  • 2003年, 1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3-01-16
      

    专题研究
  • 全选
    |
    专题研究
  • 专题研究
    郑杭生
    2003, (1): 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十六大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人民的生活在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现在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因此,要在现有总体小康的基础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通过深入学习和领会十六大报告,我们认识到,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调整我国社会政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社会学的深层理念是“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
  • 专题研究
    郑杭生, 李迎生
    2003, (1): 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我国的"困难群众"即弱势群体问题比较突出。基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和社会公平的价值理念,国家和社会应对弱势人群给予高度的关注和支持。过去的社会政策着眼于对弱势群体成员基本物质生活的补偿,而对如何消除社会排斥、促进社会整合以帮助他们最终摆脱困境则关注不足。在建构新的社会政策模式与体系时,应当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 专题研究
    洪大用
    2003, (1): 9-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城市贫困人口呈现出逐步增加的趋势,政府因应这一问题的政策大体上经历了6个方面的转变,即从扶持企业到直接救助贫困人口,从道义性扶贫到制度性扶贫,从救助制度分立到救助制度整合,从基本生活救助到综合救助,从消极救助取向到积极开发取向,从依托单位体制到重视社区作用。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城市贫困问题,注重城市扶贫政策的创新,加大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力促进就业导向的经济发展,注意培育贫困居民的社会资本,大力促进贫困者的社会参与,以继续推进中国城市扶贫政策的优化,切实保障贫困弱势群体的利益。
  • 专题研究
    郑功成
    2003, (1): 17-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在机制调整和面向城镇职工、困难群体的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新制度还未定型,整个社会保障政策仍处于选择阶段。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社会保障主体各方的责任划分模糊,需要社会保障重点援助的困难群体规模偏大,以及制度自身的残漏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中国需要一个没有漏洞和使人在遭遇生活困境时免于绝望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应该通过立法来明晰主体各方的社会保障责任,建立综合性的城市社会救助系统,迅速、全面地推进社会保险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责任共担机制,分类分层地保障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的权益,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 专题研究
    曾湘泉, 李丽林
    2003, (1): 26-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政策支持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报告对我国当前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政策支持对象即就业困难群体的范畴界定和构成,我国现阶段劳动力的组织(工会)及其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支持,我国政府已经实施的多项就业支持政策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评估。并对今后我国各级各类组织,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继续加大就业政策支持,特别是有关政府和工会重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劳动关系和劳动法问题的关注,与未来2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性目标和任务的实现,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政策建议。
  • 专题研究
    2003, (1): 34-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西方伦理学研究的重心逐渐发生了转向,在这个过程中,伦理学对产生于社会各领域中的种种道德难题展开了广泛的研究,进而形成了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应用伦理学。在今天,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应用伦理学已成为哲学学科的新的生长点。生命伦理、政治伦理、经济伦理、生态伦理、科技伦理、女性主义伦理及应用伦理学基础理论等领域出现的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使应用伦理学被誉为伦理学在当代的表现形态。
  • 专题研究
    江畅
    2003, (1): 35-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哲学的价值论转向使应用哲学和应用伦理学的产生成为必要和可能。应用伦理学与应用哲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实质是把理论哲学和伦理学所确立的根本生存理念、一般价值原则和基本活动准则应用于人类及其生活的不同方面,为人类提供各种具体的价值体系,并应用于解决人类生活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各种重大问题。
  • 专题研究
    甘绍平
    2003, (1): 41-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较之于传统伦理学,应用伦理学体系中道德规范的生成方式与基本内涵,该伦理学的价值取向、权衡模式与实践功能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应用伦理学将民主对话、民主协商的观念与方法引进伦理学,因而它已成为民主时代公民社会的道德理论与实践,是伦理学本身的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体现。
  • 专题研究
    廖申白
    2003, (1): 47-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种健全的伦理学持久共存是人类文明的一种特性。应用伦理学的讨论显然要在这种背景下进行与发展。原则应用模式的应用伦理学是一种将某些持久共存的健全伦理学体系间的重要共同点作为在各应用领域中讨论那些紧迫的伦理学疑难问题的起点的可能性与建议。这种应用伦理学具有两个主要的优点:它在讨论的起点上会通不同伦理学体系并得到这些体系的不同理由的共同的支持;它比理论应用模式的应用伦理学更适合于合理多元主义的伦理学对话背景。
  • 专题研究
    张立文
    2003, (1): 54-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哲学的创新有其内在的逻辑根据和演替脉络。核心话题的转向、人文语境的转移和诠释文本的转换,是体现时代精神精华、民族精神结晶和主体精神超越的创新标志。在全球化语境中,面对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五大冲突和危机,和合学的使命旨在努力弘扬中国哲学的创新精神,用和生、和爱等基本原理化解价值冲突,让世界沿着生生之道和合起来。
  • 专题研究
    安启念
    2003, (1): 61-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按照马克思的思想,在人类产生以前物质是世界的惟一本体,人类产生以后,世界是物质本体与实践本体交互作用的产物。物质和实践都是现实世界的决定因素,都是世界的本体。人的肉体和精神在物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具有人类学意蕴。马克思的本体论既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体,又赋予实践活动以本体论意义,它对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新的价值目标,使人类走出当前的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专题研究
    李毓章
    2003, (1): 68-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施莱尔马赫提出解释学的任务是与文本的作者一样好甚至比他更好地理解他的话语。为此他主张通过"重构"使解释者与原作者处于同一层次,从而把握作者无意识保留的东西。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总是相互理解。他以解释学的处境、视域的融合阐明了解释者对文本的理解问题,提出与其说更好地理解,不如说不同理解。然而,既然在视域的融合中,解释者的视域起决定性作用,那一切理解也就是当代理解。
  • 专题研究
    韩东晖
    2003, (1): 76-8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实证主义,特别是逻辑实证主义,在他们高举拒斥形而上学大旗的时候,实际上拒斥的是"物"的形而上学,而不是一切形而上学;在拒斥这种形而上学的同时,实证主义者暗地里为科学知识设定了"事实"的存在论基础,不可避免地预设了一种"事"的形而上学,而这种形而上学的建立是由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完成的。
  • 专题研究
    张雷声
    2003, (1): 82-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价值创造的意义不仅在于说明劳动是价值创造的本源,而且还在于说明生产过程是价值创造的根本环节。价值创造是第一性的,价值构成、价值实现、价值分配等均是派生的。理解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须在搞清楚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价格形成、价值分配,以及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等的区别中掌握其意义所在。这是正确理解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关键。
  • 专题研究
    张宇, 王生升
    2003, (1): 90-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所谓进化自由主义者认为,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着两种理性主义:一是进化理性主义,二是建构理性主义,前者是正确的,后者是错误的,马克思则被看做是建构理性主义的代表。实际上,马克思既不是建构理性主义者,也不是进化理性主义者,而是实践理性主义者,哈耶克针对建构理性主义者所做的批判,在很大程度上是对马克思的歪曲,马克思的实践理性主义从根本上超越了建构理性主义与进化理性主义的对立,为人类的理性寻找到了坚实的根基。
  • 专题研究
    周业安
    2003, (1): 97-1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市场化改革带来了经济领域的分权,在既定的政府管理体制下,这种分权导致地方政府之间围绕经济资源展开竞争,由于垂直化行政管理架构和资源流动性的限制,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并不必然带来经济的良性增长,保护性策略和掠夺型策略可能被选择,从而增加地方之间贸易的交易成本,损害经济增长。合理的分权和促进资源流动的政策将有助于改变不利的竞争格局。
  • 专题研究
    吴晓求
    2003, (1): 104-1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济理论研究的轴心从商品价格过渡到资金价格和资产价格,说明金融已经成为经济研究的核心。同时,金融理论自身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呈现出技术化、实证化和微观化的趋势,资本市场也已成为经济和金融运行的新的基础和平台。在经济理论和金融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现代金融的核心功能、形成原因和金融活动的基本原则,指出流动性与效率的相互平衡和风险与收益的对称性是现代金融体系和金融活动所必须遵循的两大基本原则。论文在政策层面上阐述了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的合作对提升中国金融体系的整体竞争力所具有的战略意义。
  • 专题研究
    何家弘
    2003, (1): 112-1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公正是司法活动的追求目标和价值标准。在不同的社会中,人们对司法公正的理解有所不同,法律制度对司法公正的侧重也有所不同,有的重视或强调司法的实质公正或实体公正,有的重视或强调司法的形式公正或程序公正。英国历史上的"文书审"起源于"神明裁判",其强调的是司法的形式或程序公正。随着社会的发展,"文书审"逐渐演变为现代文书证据规则,而这也体现了司法公正观念的变化。考察英国的这种发展变化,对于我国当前的司法改革以及司法公正观念的确立都有借鉴意义。
  • 专题研究
    王春燕
    2003, (1): 120-1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权利穷竭的前提是含有知识产权的产品被合法地首次投入市场。权利穷竭不等于知识产权穷竭,而是指相关知识产权权利群中的某一项子权利的穷竭,并且被穷竭的权利是为法律所明确规定的与商品的流通和购买者的使用有关的特定权利。商品自由流通和利益平衡是权利穷竭原则赖以成立的两个相辅相成的理论支柱。有关权利穷竭的空间效力范围包括领土、区域及国际三种情形,前两种已经获得内国或区域的立法和司法的承认,具有了确定性,国际穷竭由于涉及复杂的政治经济关系,至今尚未达成共识。
  • 专题研究
    宋惠昌
    2003, (1): 128-1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张康之的《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一书在对现代官僚制的批判性研究中,针对行政改革的基本问题,对"超越官僚制"的问题做出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在对官僚制的种种弊端进行反思的过程中,理论结合实际地探讨了行政权力运行中的主体性、行政人员道德价值的重要性等问题。特别是作者正确地指出,在公共行政中必须正确处理权力与权利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公共行政拒绝权利"的主张。但是,该书中关于"公共行政道德化"、"政府道德化"、"社会秩序的道德化"等提法,又是值得商榷的。
  • 专题研究
    魏娜
    2003, (1): 135-1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区治理是政府与社区组织、社区公民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活动。在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由行政型社区向合作型社区和自治型社区的发展过程,是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调整在城市社区发展中的一种反映,它代表着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方向。建立在合作主义基础上的新型政府与社会关系、社区制逐步取代单位制以及城市街道制体制的改革,代表着我国社区发展与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
  • 专题研究
    孙吉胜
    2003, (1): 141-1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美国国会议员的政治行为具有独立性、不确定性和可塑性,进而影响着美国总统制定对华政策的权威性、连贯性和统一性,使中美关系的发展增加了很多不确定因素,但同时也为我国把握中美关系的主动权提供了有利"平台"。当前我们应重视对美国国会议员政治行为的对策性研究,建立美国国会议员数据库和议员行为反应预警机制,探讨影响美国国会议员行为的最佳途径,以加强我国外交决策的主动性。
  • 专题研究
    侯衍社
    2003, (1): 147-1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2002年10月30日至31日,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了“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中宣部理论局局长陈俊宏、全国社科规划办副主任佘志远、教育部社政司司长靳诺,以及来自全国十几所重点大学的校长、书记参加了会议。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党委书记程天权先后主持论坛并做了发言。
  • 专题研究
    刘焕性
    2003, (1): 152-1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2年8月21日至2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和浙江大学社会思想与文化批评研究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由近40位学者参加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史学——纪念梁启超《新史学》发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与会者来自人文社会科学的9个不同学科领域,包括史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学、经济学、法学、考古学和心理学,这是人文社科领域内相当少见的一次多学科间的跨学科交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