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1000-5420  CN 11-1476/C

过刊目录

  • 全选
    |
    主持人语
  • 主持人语
    特邀主持人孔祥智
    2018, 32(3): 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40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冒着坐牢的危险签下了把土地承包到户的协议,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以及后来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40年来,中国农业农村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以《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主的农业法律体系基本健全,依法兴农有了可靠保障;以“四大补贴”为核心的农业补贴体系基本建立,今后的工作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以“新农合”“新农保”为骨架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并在政策上实现了城乡接续和统筹;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统领的村民自治制度基本完善,村民自治以及在此基础上“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稳步推进。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基础。40年来,中国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积累了一系列实践经验。认真总结中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40年来的经验,归纳具有中国原产地标签的发展理论,是我们对改革开放40周年的最好纪念。为此,本专题邀请三位农业农村发展领域的资深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40年的改革历程进行了回顾,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马晓河、刘振中、钟钰的《农村改革40年: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事件》一文,从五大方面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业农村的巨大变化。一是土地制度改革,从制度根子上解决了农产品供给和农民收入增长问题,使农民获得了身份自由,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二是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坚持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保护农民利益,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提高,为农产品的稳定供给打下了基础;三是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农民和农村面貌,推进了工业化战略转型;四是农村税费改革催生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卫生、文化、基础教育等各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五是精准扶贫脱贫为建立橄榄型社会新格局积累了条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孔祥智的《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变化:基于权益视角》一文认为,传统农业制度形成的最初动因就是政府要控制农业的净收益,而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这一制度的净收益已经等于甚至小于零,制度变迁迫在眉睫。40年来,改革人民公社体制,农民获得了资源配置主体权益,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了出来,加上乡镇企业大发展,使农民获得了创业的权利;改革统购派购制度,农民获得了市场主体权益,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农民获得了组建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权益,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农民获得了自由迁徙权益,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正在形成。今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仍然在于保障农民权益,包括财产权益、自主经营权益、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方面的权益等。
    唐忠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迁》一文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回顾了40年来中国农业经营制度的变化,认为40年来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迁,是在保持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寻找更好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集体所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核心是探索组成集体的成员之间持有土地权利的方式,从而更好地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对于农业经营制度变迁中几个富有争议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优势在于成员权逻辑与财产权逻辑的平衡、“三权分置”制度的创新之处在于所有者权利的细分与分享、放活经营权不等于经营权物权化等观点,并对进一步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 学术前沿
  • 学术前沿
    马晓河1,刘振中1,钟钰2
    2018, 32(3): 2-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40年来,农村有五大事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土地制度改革,从体制根子上解决了农产品供给激励机制缺乏问题,为中国在40年里利用人口红利实现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难得的条件;以市场化为目标的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为国民经济市场化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推进了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转型;农村税费改革催生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精准扶贫脱贫为建立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的橄榄型社会新格局积累了条件。今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农”问题仍不可忽视,必须重塑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 学术前沿
    孔祥智
    2018, 32(3): 26-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农村经济体制的三大制度——统购统销、人民公社、户籍管制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一制度的最大净收益就是初步建成了新中国的工业体系,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其制度净收益已经等于甚至小于零,制度变迁迫在眉睫。通过改革人民公社体制,农民获得了资源配置主体权益;通过改革统购派购制度,农民获得了市场主体权益;通过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农民获得了自由迁徙权益。实施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还在于保障农民权益,包括财产权、自主经营权以及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
  • 学术前沿
    唐忠
    2018, 32(3): 26-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发展成就巨大,这与我国农村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农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本经营制度关系密切。农村的这一基本经营制度的优势在于保持了成员权逻辑和财产权逻辑的平衡;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的创新之处在于所有者权利的细分与分享;放活土地经营权不等于把经营权物权化;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应更多地回应农民的诉求和农业发展的需要。
  • 出土文献与秦汉历史研究
  • 出土文献与秦汉历史研究
    孙家洲
    2018, 32(3): 36-4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世史料对茂陵邑内部情况的记载有限,而从《肩水金关汉简》书中关于汉武帝“茂陵邑”的若干条简文的梳理和研究,可考订出传世典籍未见记载的茂陵邑里名15个,并进一步讨论与之相关的茂陵邑官员设置问题。在借鉴相关考古简报的基础之上,对于复原茂陵邑的邑里布局做出探索和思考,从而对全面研究茂陵邑的相关问题提供了新材料和新思路。
  • 出土文献与秦汉历史研究
    孙兆华1,王子今2
    2018, 32(3): 43-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里耶秦简牍户籍文书所见妻不书姓现象,或许反映了妻从夫姓的社会情形。其中只有户人书姓,体现了秦文书的简洁,也体现出秦户籍管理中以户人为中心的原则。户人之妻不书姓,可能是从夫姓,或体现了出嫁从夫观念在秦边疆地带的普遍流行。西北汉简所见卒家属廪名籍、葆出入名籍、吏及家属符和过关简牍中妻从夫姓明显,孙吴的临湘侯国户籍简牍则存在妻不书姓现象,两者或可证明里耶秦简牍户籍文书中的妻从夫姓情形延及后世。
  • 出土文献与秦汉历史研究
    刘自稳
    2018, 32(3): 54-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里耶秦简牍“作徒簿”按照统计内容分为“日计”、“月计”和“年计”的方式并不合理。“作徒簿”按照文书格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两类又分别配合不同呈送方式:一类包含收发文记录的作徒簿一般当日呈送;另一类不包含收发文记录的则由一枚说明性简牍统领,连同汇总本月徒隶使用情况的“冣”,按月呈送。
  • 马克思主义研究
  • 马克思主义研究
    张进,姚富瑞
    2018, 32(3): 62-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物质媒介研究是与对“物性”问题的理论关注联袂而出的相关探究。后人类时代媒介的物质性问题开始被推向理论思考的前台。面对这样的现状,马克思主义成为审视与反思这一现状的重要理论资源和视域。马克思对技术的关注和探索,主要聚焦于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上,并通过商品和资本、异化和物化、生产力等层面,探讨了人与物的分离问题,开启了其对物进行追问的方式。循此足迹,本雅明则首先将技术理解为媒介,并通过对灵韵和媒介化的讨论,以一种正面与积极的倾向去探讨物对人、即新媒介与新技术对大众和文化的影响。从批判理论学派开始,通过对媒介物性内容压制与麻痹人的感性系统的关注,到居伊·德波和鲍德里亚对媒介化的激烈回应,人与物的对立关系不断凸显。伯明翰学派的经典文化研究则挖掘了媒介文化的抗争功能,从而启发了后来关于物的媒介化与媒介的物化这种媒介物质性问题的研究。
  • 马克思主义研究
    杨松
    2018, 32(3): 71-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满足需要而从事各种生产实践活动,以获得劳动产品,并且在消费过程中,通过正负面的体验来确认该产品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得出该产品以及生产该种产品的技术手段、生产结合方式有无价值的结论,而关于事物、行为“是什么”的事实认知则是人们在创造价值物的实践过程中逐步获得的。随着实践过程的不断重复,人们逐步认识到:具有某些事实性特征的事物或者行为是具有价值的,并通过语言形式表现为从事实判断到价值判断的直接推导。
  • 哲学
  • 哲学
    曹刚
    2018, 32(3): 79-8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法治作为一种政治理想,是与追求和实现共同善的价值理念联系在一起的。共同善是人和人的合作互助的结合关系及其成果,它需要人们以共同体的形态组织起来予以维护和实现。具体的共同体千姿百态,但我们可以从中抽象出三种共同体,即生命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人格共同体。这是一个理想类型的划分,是任何一个现实共同体都包含的元素。国家这个现实共同体自然也包含了这三个元素,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的元素占有不同的地位,从而使得国家的性质及其治理形态各有不同。在生命共同体这一元素凸显的国家,法治以非常规的形态存在;在利益共同体这一元素凸显的国家,法治以形式法治的形态存在;在人格共同体这一元素凸显的国家,法治以实质法治的形态存在。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形式法治是当下中国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主要形态,实质法治则是中国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发展趋势。
  • 哲学
    孔伟
    2018, 32(3): 88-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在本质上是一种类存在物,而共同体是人的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共同体概念源远流长,从古希腊至今,共同体在不断的瓦解和重构中经历着公共生活的退化和自我身份认同的危机。但共同体也具有稳定的关系性的存在,即公共性、自主性和身份认同等方面。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在反思传统共同体基础上,深刻地批判了现代社会的抽象共同体和虚假共同体,提出了构建人类真正共同体的思想;同时,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在全球化背景下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 哲学
    肖群忠
    2018, 32(3): 98-1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活是人谋生的活动以及对其存在意义和价值、合理活动方式的追求。对生活价值与意义的探索,必然会使人们形成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观,也必然会以一定的观念、规范、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些规范、文化传统与生活方式,就是生活伦理。伦理源于生活,是生活观念与价值规范的凝结。因此,生活对于伦理来说具有存在的优先性,而伦理则赋予生活以价值与意义。生活是事实存在,伦理是价值意义。日常生活与伦理有着更为直接与密切的联系,而且通过风俗直接交集在一起。日常生活伦理就是指直接产生于日常生活中的与习俗、礼仪、行为方式及生活方式保持高度一致性的伦理观念与行为规范。日常生活伦理具有基础性与先在性、实然性与应然性高度统一、习而不察的自发性与世俗性、经验性与具体性等特点。
  • 政治学
  • 政治学
    顾肃
    2018, 32(3): 106-1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平等主义的诉求有不同的形式。目的论的平等主义将人们的社会和经济的结果平等本身设定为终极目标,认为其本身就是好的,忽视了平等的要求也要受正义和正当性的制约。结果平等的平均主义无法面对强行拉平对人的自由权利的侵犯,也忽视了正义的其他价值,如通过激发人的生产和创造的积极性所带来的更大更长远的福祉。法兰克福、内格尔和帕菲特等人所主张的优先论或充足论试图避免人们之间的横向比较,而是通过绝对生活水平的核查来保障每个人拥有足够多的东西,或者是优先让状况最差的人得益。这是保障最低生活水平的保底原则,并不给中等收入及以上的人设置上限。这也是罗尔斯差别原则的具体表述。而保障各种自由权利的平等包括机会的平等,则是这种承认差别前提下所优先承认的平等原则。
  • 政治学
    张乾友,黄雨阳
    2018, 32(3): 115-1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政治的运行有着两种截然相反的逻辑:一种是现实主义逻辑,它驱使权力主体去做政治上正确的事;另一种是规范主义逻辑,它要求权力主体去做道德上正确的事。现代政治理论用正当性统一了上述两种逻辑,一个正当的政体必须既要做政治上正确的事,也要做道德上正确的事,而保护弱者就是最基础的道德上正确的事。在权力主体与权力客体间的复杂博弈中,保护弱者逐渐衍化为一种道德上不正确的“政治正确”,而随着各种反“政治正确”运动的兴起,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受到了普遍质疑。要重建正当性,当代政治必须致力于消除社会范围内的权力不平等。
  • 政治学
    王文,姚乐
    2018, 32(3): 123-1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南极的全球公域属性及其对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现有南极治理体系面临着制度存续、主权划界争议、资源合理利用、人类活动管辖等方面的严峻挑战。中国倡导的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核心的新型全球治理观,为南极治理超越传统权力斗争和地缘政治博弈、建设性地化解矛盾争端提供了广阔空间。适应中国全球治理角色变化的需要,中国亟须重新认识南极在整体战略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深度参与南极治理的能力,为维护南极条约体系稳定、化解南极治理难题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 公共行政与管理
  • 公共行政与管理
    曾湘泉
    2018, 32(3): 135-1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公务员薪酬制度和治理体系是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现行公务员薪酬分配存在着水平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是由其内在缺陷所致。建立责任与权限相统一的公务员薪酬制度和治理体系是未来改革的目标,这包括开展职位分类、工作分析和职位评价;保持与干部人事管理边界划分相一致的薪酬管理权限;建立预算管理和绩效报告制度;推动工资立法和强化相关配套改革等。
  • 公共行政与管理
    熊光清1,熊健坤2
    2018, 32(3): 145-15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各地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并积累了成功经验。通过理论回溯与案例验证,将多中心理论与协同学统合起来,运用到治理领域中,可以提炼出一种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这一模式消除了单一中心治理存在的局限性,解决了治理主体的多元化问题;又提出了处理多元治理主体之间关系的合理方案,强调发挥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协同效应,因而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建设提供了一种具备操作性的治理方案。
  • 文化
  • 文化
    聂敏里
    2018, 32(3): 153-16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学东渐百余年来,中西文化比较在中国思想者这里通常的路径不外乎是以下三种:中体西用、西体中用和中西互为体用。但是,所有这些路径在突出中西文化异质性的同时,都忽略了文化比较的时间性。而当将中西的问题正确地置于古今的视野中时,我们将发现中西文化作为古代文化类型或现代文化类型彼此相通、相近的地方。中西文化比较可以以展现中西文化的差异为重点,但同样也可以以展现中西文化的相同为重点。
  • 文化
    郭庆民
    2018, 32(3): 164-1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确认识批评话语研究的跨学科性质与学科交叉方式,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其学科定位。话语研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一个由语言研究不断向其他学科渗透、融合和延伸的过程,其跨学科范围的不断扩展在相关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层面给研究者带来诸多挑战。清楚地认识这些跨学科研究的新动向及其挑战,有助于创造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研究者在保持应有的学术谨慎的同时,应该积极拓展自己的跨学科知识,掌握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开展跨学科的合作研究,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话语研究的跨学科性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