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1000-5420  CN 11-1476/C

过刊目录

  • 全选
    |
    主持人语
  • 主持人语
    宋新宁
    2014, 28(6): 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际关系理论起源于欧洲,从博丹的主权学说到康德的永久和平理论,欧洲学者为20世纪诞生的国际关系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似乎衰落了,由欧洲人创立的国际关系理论成为美国人手中的学术利器,占据了国际学术的主导地位。所谓“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成为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的代名词。欧洲人在战后一直致力于欧洲的区域一体化,对这一进程本身的研究成为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内容。同时,欧洲学者也开始根据自身的特性,力图在国际关系理论上有更多的建树,并提出所谓“国际关系理论的欧洲视角”。
    欧洲对战后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欧洲一体化,不仅为国际关系理论注入新的内容,即如何看待区域一体化作为一种崭新的国家间关系形态,而且一体化的理论研究本身,融合战后社会科学发展的成果和欧洲一体化的实践,使之不断走向完善。第二,英国学派及其发展,对美国主导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构成挑战。第三,与欧洲自身安全环境紧密相关的安全研究,特别是对非传统安全的研究,成为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亮点。
    宋新宁教授的《欧洲一体化理论:在实践中丰富与发展》一文,通过对欧洲一体化诸多理论流派和学说的梳理,讨论了其在实践中的演进和相互融合,认为联邦主义理论从终极的制度设计到关注治理,功能主义从早期功能主义的理论推演到新功能主义的解释性理论再到后功能主义的操作性设计以及制度主义的兴起,体现了欧洲一体化理论流派的理论建构与欧洲一体化的实践密切相关联,相互促进,各种理论之间既相互论争,又彼此借鉴,在争鸣中共同发展。
    丹麦著名国际关系理论学者乔格·索伦森的国家属性变化理论是继“哥本哈根学派”之后又一独具北欧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学说,并对美国主导的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特别是新现实主义理论提出了挑战,在国际关系学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吴勇教授的《国家属性变化论:一种分析国际关系的新视角》一文重点讨论了索伦森国家属性变化理论的形成背景、基本要义和内在逻辑,认为该理论是建立在既有理论交汇地带的一种具有包容性和原创性特点的国际关系理论,不仅对既有理论有所修正和补充,也对后发国家的理论建构具有示范作用。 国际关系英国学派形成于冷战时期,并且长期在美国话语霸权之下处于被边缘化境地。近年来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学界对该学派有较为充分的讨论。张小明教授的《国际关系英国学派的发展动向》一文从学派意识、连带主义色彩和理论修正三个方面考察了英国学派在冷战后的发展变化,认为它体现了美国国际关系理论主流学派话语权的削弱,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与冷战后国际关系中一系列新现实更加贴近,非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学派日益得到发展。
    罗天虹博士的《欧洲批判的安全研究:理论探索、研究纲领及其欧洲特性》一文通过对欧洲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哥本哈根学派、阿伯里斯特维斯学派、巴黎学派的梳理,探讨了欧洲和美国在安全研究领域的差异以及欧洲安全研究的国际政治社会学特性和批判性方法,认为欧洲批判的安全研究不仅对我们认识欧洲国际关系理论视角的特点提供了主要线索,也对我们认识批判理论以及基于地缘文化差异的学派发展提供了教益和启示。
  • 学术前沿
  • 学术前沿
    宋新宁
    2014, 28(6): 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欧洲一体化不仅是世界范围内发展程度最高的区域一体化,而且其本身为国际关系理论提供了实践源泉,同时,围绕一体化进程而展开的一体化理论探讨,即一体化理论也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并与欧洲一体化的现实更加贴近。欧洲一体化理论主要有三个学派,即联邦主义、功能主义和制度主义。联邦主义理论经历了从最初对欧洲联邦的制度设计到关注治理。功能主义经历了从早期功能主义的理论推演到新功能主义的解释性理论,再到后功能主义的操作性设计的发展演进。制度主义本身就是欧洲一体化理论流派的理论建构与欧洲一体化实践密切关联、相互促进的产物。欧洲一体化理论流派之间既相互论争,又彼此借鉴,形成一种在争鸣中共同发展的联系互动关系。  
  • 学术前沿
    吴勇
    2014, 28(6): 10-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乔格·索伦森的国家属性变化论从国际—国内结构互动的角度重新考察了国家的变革并基于新的国家概念和国家类型分析了世界政治中合作与冲突的新样式。其主要论点兼具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修正、补充和挑战的意味。该理论产生于冷战后西方学界的有关论战,建立在既有理论和方法论的交汇地带,融批判、合成与原创为一体,是理论后发国度的学者进行理论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  
  • 学术前沿
    张小明
    2014, 28(6): 21-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际关系英国学派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一个颇具特色的流派,它以国际社会为研究主题、坚持传统主义研究方法。英国学派产生于冷战时期,一直处于继承与发展过程之中。冷战结束以后,英国学派在坚持自己原有的理论特色的同时,试图在某些方面进行一些新的学术探索,出现了三个值得注意的发展动向,即学派意识明显增强、连带主义色彩有所加重以及对现有理论的修正。
  • 学术前沿
    罗天虹
    2014, 28(6): 30-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传统安全研究的批评早在冷战后期的20世纪80年代渐成规模。欧洲与美国学者在讨论传统安全概念弊端的初期各有建树,但至90年代末期,大西洋两岸安全研究的分野越来越明显。批判的安全研究在欧洲的发展远比美国强劲有力,并极大地改变了欧洲安全研究的面貌,美欧在安全研究的本体论以及纲领研究上变得大不相同。欧洲形成了重塑安全研究的三大中心,即丹麦的哥本哈根、法国的巴黎与英国的阿伯里斯特维斯。以三大分支流派为主干的欧洲批判安全研究,构成了在一个美国人长期把持的领域内颇具欧洲特性的安全理论群。
  • 哲学
  • 哲学
    杨伟清
    2014, 28(6): 38-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按照罗尔斯的观点,作为公平的正义是一种社会契约理论,其正义原则的合理性端赖于原初状态中立约人的理性选择,而理性选择就其惯用的含义看意指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这事实上就意味着,罗尔斯正义原则之道德基础是利己主义的考量,作为公平的正义与利己主义难解难分。任何试图澄清作为公平的正义与利己主义关系的尝试,若不否弃理性选择方法,定然很难成功。
  • 哲学
    张乾友
    2014, 28(6): 45-5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在场与缺席的分析框架,正义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分配正义是分配过程中的在场者的正义,也是缺席者的不正义,缺席构成了分配不公的根源;第二,共同体正义不限于成员的正义,也包含在场者的正义,在场构成了非成员主张正义的基础;第三,对一种理想的正义来说,仅仅确认在场者的正义是不够的,缺席者的正义诉求也需要被纳入其中,对缺席者正义的思考在空间维度上指向了全球正义,在时间维度上指向了代际正义。
  • 哲学
    王福玲
    2014, 28(6): 53-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后,人人平等享有尊严的理念已经被视为法律体系的最高价值,成为现代文明的共识。尊严与权利的关系问题也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从根本上说,尊严与普遍权利是同根同源的关系,二者都离不开理性。然而,尊严依然可以成为权利的道德基础。这是因为,与权利相比,尊严概念具有优先性。尊严作为人人生而具有的内在价值,首先是一个道德概念,具有道德规范性,因而能够充当权利之合理性的依据。换言之,道德性通过尊严概念进入权利理论中,进而成为权利的价值基础。人人享有的普遍权利是人人享有尊严的具体体现,尊重权利就是在尊重人的尊严。
  • 哲学
    李科林
    2014, 28(6): 60-6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哲学概念的创造必然带来新一次的理解生活、建构思想的尝试。如果比较不同的哲学家关于同一个概念的再创造,也许可以帮助研究者触摸到他们观察的立场和视野的边界。以“时间”为切入点讨论康德、海德格尔和德勒兹对此概念的不同阐释,并进而分析其在“时间”中所酝酿的形而上学理论,有助于呈现思想在不同的文本和场域中所发生的变异,包括由此所衍生出的生命构建方式的变化。
  • 经济学
  • 经济学
    黄国宾,周业安
    2014, 28(6): 67-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转移支付的角度出发,关于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政分权对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影响的研究表明,整体而言,财政分权对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有着正向的作用,但针对不同的消耗量和排放量其作用会有所不同。如果缺少相应的制度改革,特别是财政分权制度改革,当前所采取的各种节能减排手段可能无法取得很好的效果。中国省际层面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单拐点”弱“N”型,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脱钩的第一个拐点目前还没有达到。技术水平提高会显著降低能源消耗与碳排放,人口增长会加大能源消耗,城市化与外商直接投资则无这种影响。
  • 经济学
    郭剑雄
    2014, 28(6): 77-8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工业化驱动的农业资源结构转变、农业组织制度变迁、农业技术类型升级以及农业人均收入与非农部门的趋同,构成农业发展的基本含义。以工业化兴起和完成分别为界,存在传统农业、工业化农业和现代农业三种渐进演化的农业成长形态。由于增长动力的差异,传统农业人均收入陷入一种难以脱离生存陷阱的马尔萨斯稳态;工业化农业的人均收入不但逃离了马尔萨斯陷阱,而且实现了快速增长;与工业化农业不同,因人力资本及内生技术变量的引入,现代农业人均收入增长呈现为一条持续的、平稳上升的路径。工业化的农业物质资本深化效应,引发了传统农业向工业化农业的过渡;工业化的农业人力资本深化效应,则是促成工业化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因素。  
  • 经济学
    张勇1,古明明2
    2014, 28(6): 88-9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一国经济发展初期,强势政府对于推进改革、引导资源配置起着关键性作用,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政府对经济的强势控制却可能损害经济的发展。政府规模与政府是否强势直接相关,同样对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中国数据进行的分区域实证研究表明,政府经济规模仅在经济发展后期才对中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贡献,对全国和西部地区的贡献整体上不明显。政府消费规模在经济发展初期对经济增长并无显著影响,但在经济发展后期,政府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对经济增长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且越是经济不发达,政府消费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损害就越大。因此,实现政府从“监护人”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是中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这就要求政府缩小规模,降低对经济的控制,增加经济自由度。
  • 政治学
  • 政治学
    王金水,孙奔
    2014, 28(6): 99-1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哈贝马斯作为使协商民主在当代复兴的最重要思想家,他在后形而上学语境下破除了传统理性的意识哲学前提,重建统一的、交往范式的理性,继而把依靠交往理性构建的交往行为理论应用到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之中去分析晚期资本主义合法性危机,提出了新的民主范式。研究哈贝马斯协商民主思想的演进逻辑,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和实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政治学
    贾丽民1,孔扬2
    2014, 28(6): 107-1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伯林在后形而上学的视域中坚持对个人自由的捍卫。在他看来,自由即“消极的自由”而非积极的自由,也叫“政治的自由”,指一个人能够不被别人阻碍行动的领域。伯林在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实现了辩证的融合,他抛弃了理性主义的决定论及一元论逻辑而继承了其客观性的思想(即承认自由的价值),抛弃了浪漫主义的唯意志论而继承了其多元主义的积极遗产,在某种意义上提供了理解自由的第三条道路。
  • 公共行政与管理
  • 公共行政与管理
    张紧跟
    2014, 28(6): 113-1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地方政府纷纷引入参与式治理。在实践中,以民主的分权、商议民主、赋权于民和自治为基本内涵的参与式治理主要体现在参与式规划、参与式预算和参与式监督,其有效运转有赖于公民社会要件和政治经济要件。实践证明,参与式治理既提高了国家治理的合法性又改善了国家治理的有效性。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正面临着治理有效性与合法性难以兼容的冲突。学习并借鉴既有的参与式治理经验以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成为新一轮地方政府治理体系创新的趋向。
  • 公共行政与管理
    许光建1,魏义方2,李天建3,廖芙秀4
    2014, 28(6): 124-1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个良好的公共预算治理,不仅要透明、可信、可问责,而且还要有公众广泛、深入、实质性地参与预算的整个过程,以及政府就公众对公共预算的关切进行主动、及时、全面的回应。随着公共预算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公共预算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和成效。但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相比,我国公共预算治理改革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强化公共预算治理改革,需要政府不断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加快推进相关制度建设,构建多元问责体系,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健全回应机制。
  • 文学
  • 文学
    刁克利
    2014, 28(6): 132-1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形式主义对现代作者理论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其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对作者理论的直接论述,而在于它对现代作者理论发展进程的巨大影响。形式主义以文学批评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终结了传统的作者中心论,以文本研究为中心的文学观改变了现代作者理论的方向,它对作者意图的辨析开启了隐含作者等新的思路,它与新批评所倡导的文本细读的策略和批评方法丰富了文学阅读体验和创作技巧。其后继者提出“作者之死”之时,正是以培养作家为己任的创意写作教学兴盛繁荣的开始,这种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的悖论也应该引起我们对现代文学理论的深刻反思。
  • 文学
    王燕
    2014, 28(6): 138-1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明末清初的木鱼书《花笺记》在19世纪产生了两个英译本:汤姆斯以“诗歌”翻译的Chinese Courtship 和包令以“小说”翻译的The Flowery Scroll。前者受到歌德的赞赏,后者则在英语世界引起广泛影响,甚至使这部屈居末流的“风月”之作进入了“世界名著”的行列。参照汤译本,重点研究包译本,主要分析以下问题:《花笺记》在文体上具有“亦诗亦文”的特点,故可以同时译之以诗歌和小说;包译本语言自然流畅,是一个可读性强的英译本;文中的大量注释受到普遍欢迎,成了19世纪西方读者了解中国的重要工具;这部译作因涉嫌剽窃而使译者名声扫地,但译作本身却被当时的大型工具书广泛著录,《花笺记》由此成为西方人视野中的中国经典。  
  • 史学
  • 史学
    祁美琴
    2014, 28(6): 146-1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清朝开启了真正融合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时代,同时又是中国传统统治思想与近代西方基督教文明产生激烈碰撞的时期。清朝国家的这一特性,决定了清朝宗教政策的特征是:以儒家文化和藏传佛教为主导,兼顾传统释道和伊斯兰教,排斥新“入侵”的基督教。有清一代,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各自的境遇虽然不同,但均对清朝国家产生了影响,尤其是藏传佛教对蒙藏地区的影响更加深远。总体来看,清廷对各类宗教基本采取一种政治功利化的态度,有利有用则推举,无利无用则抑制,这也是清代统治者始终没有为后来的某一宗教所控制、各教派的兴衰基本限制在皇权之下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