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1000-5420  CN 11-1476/C

过刊目录

  • 全选
    |
    主持人语
  • 主持人语
    韩大元
    2013, 27(6): 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人类享有的所有基本权利中,没有哪项权利比生命权更为重要、更为宝贵。生命权是人类享有的最基本、最根本的权利,是一项“比地球还珍贵”的基本权利,构成法治社会的理性与道德基础。保障生命、自由和尊严,是现代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而死刑制度的存在对生命权价值构成极大的挑战。在我国保留死刑的现阶段,尽可能避免死刑冤错案是尊重法治的基本要求,哪怕发生一起死刑冤错案,都是对宪法制度和司法权威的极大损害,同时也会伤害民众对法治的期待与信心。
    目前,我国刑法中的死刑罪名多达55个,司法实践中死刑冤错案也时有发生。在我国迈向法治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直面宪法上的生命权和刑法上的死刑问题,深入研究构建预防死刑冤错案的法律机制,既要逐步减少刑法上的死刑罪名,又要严格控制死刑的适用,尽可能避免死刑冤错案,使当事人在死刑个案中感到公平,为未来废除死刑创造条件。本期我们邀请四位学者分别从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视角分析死刑冤错案的成因与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并就如何完善预防死刑冤错案机制提出改革建议。
    陈兴良教授的《死刑政策之法理解读》一文,主要阐释了如何通过死刑政策预防死刑冤错案的发生。文章认为,坚持少杀是慎刑思想的体现,在适用死刑的时候,应当严格把握死刑的适用标准,对于那些可杀可不杀的犯罪人,一定坚持不杀,从而控制死刑数量。防止错杀对于保持死刑制度的正当性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不能有效地防止错杀,死刑制度的正当性必将大打折扣。防止错杀主要是一个证据与程序的问题,文章以三起具有典型性的死刑冤错案为例,对于如何防范死刑冤错案的发生作了深入分析。
    韩大元教授的《死刑冤错案的宪法控制——以十个死刑冤错案的分析为视角》一文,从十个死刑冤错案出发,分析了预防死刑冤错案的宪法机制问题。文章认为,现代社会对生命权价值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死刑冤错案的出现。死刑制度的合法性与宪法正当性价值之间是有冲突的,应逐步创造条件扩大宪法价值对死刑适用的限制功能。文章同时指出,死刑冤错案的出现与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及司法机关未妥当履行保护生命权的宪法义务密切相关,应当通过树立尊重生命权的价值理念、逐步减少刑法上的死刑罪名、对死刑犯的基本权利予以充分的程序保障、加强死刑适用的司法控制等形式完善预防死刑冤错案的制度与程序。
    刘计划教授的《死刑冤案的程序控制》一文,重点讨论了保障死刑正确适用的程序法问题。文章认为,死刑冤错案的产生,既有司法体制不科学的原因,也有程序不完善的原因。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完善了诉讼制度与程序,有助于死刑冤案的预防,但关键是要切实保障这些规定得到严格执行。文章主张通过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刑事程序来真正从制度上预防和控制死刑冤案的发生。
    李奋飞副教授的《美国死刑冤案证据剖析及其启示》一文,重点阐述了美国死刑案件审判程序的主要特色,深入分析了美国死刑冤案产生的证据原因,强调了证据对于预防死刑冤案的重要功能,并借鉴美国的经验对中国死刑冤案的防范提出了几点建议。作者认为,要实现对死刑冤案的有效预防,就必须强化死刑案件的法庭审判功能,设置更为有效的防止错杀的制度,继续完善刑事证据制度,并保障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 学术前沿
  • 学术前沿
    陈兴良
    2013, 27(6): 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坚持少杀,防止错杀”是我国当前的死刑政策,这一政策对于限制死刑适用和避免死刑冤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1979年刑法以来,我国死刑政策的演进过程表明死刑政策与基本刑事政策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死刑政策是随着整个刑事政策而改变的,刑事政策对死刑政策具有制约性。我国的死刑政策可以从坚持少杀与防止错杀两个方面加以阐述。坚持少杀是慎刑思想的体现,要求在适用死刑的时候,严格把握死刑的适用标准,对于那些可杀可不杀的犯罪人,一定坚持不杀,从而控制死刑数量。防止错杀对于死刑制度的正当性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不能有效地防止错杀,死刑制度的正当性必将大打折扣。防止错杀主要是一个证据与程序的问题,近些年发生的三起死刑冤错案件暴露出我国在死刑证据标准的掌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防范死刑冤错案件的发生具有重要启示。
  • 学术前沿
    韩大元
    2013, 27(6): 10-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社会对生命权价值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死刑冤错案的出现。死刑冤错案的出现与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及司法机关未妥当履行保护生命权的宪法义务密切相关。应当通过树立尊重生命权的价值理念、逐步减少刑法上的死刑罪名、对死刑犯的基本权利予以充分的程序保障、加强死刑适用的司法控制等方式构建预防死刑冤错案的宪法机制。
  • 学术前沿
    刘计划
    2013, 27(6): 19-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死刑的适用应避免两种情形:一是错误适用,即发生冤错;二是不当适用,即过度适用。二者都构成对生命权的侵犯,其中死刑冤案对法治和人权的损害尤甚。死刑冤案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司法体制不科学的原因,也有刑事程序不完善的原因。我国2012年进行的刑事诉讼法修改,进一步完善了诉讼程序,有助于死刑冤案的预防。未来应当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刑事程序,这是从制度上防止冤案、控制死刑的关键。
  • 学术前沿
    李奋飞
    2013, 27(6): 28-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冤案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危害甚大。死刑冤案比其他冤案具有更为严重的危害性,因此,研究如何防范死刑冤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美国对冤案的已有研究对于中国死刑冤案乃至所有冤案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中国要实现对死刑的程序控制和死刑冤案的有效预防,需要从美国的死刑审判程序、为消除冤案的证据成因所采取的种种举措中汲取灵感,并从多方面建构和完善诉讼程序和司法制度。
  • 哲学
  • 哲学
    罗骞
    2013, 27(6): 36-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在场形而上学”的批判,在德里达的解构思想中,政治阐释的绝对主义和实在主义基础被彻底地瓦解了。以延异思想为基础,与弥撒亚主义相区别的“弥撒亚性”被理解为存在的普遍结构,它意味着历史不具有终极的完满,因此,无法最终兑现的许诺和期待是政治展开的根本前提。在解构思想中,民主、公正、自由和革命等等,都被看成是永远不可能完满到场并始终处在到来途中的事物。德里达将对政治的理解奠定在反形而上学的存在概念之上了。
  • 哲学
    牛宏宝
    2013, 27(6): 45-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英美语言哲学一直致力于形成一种严格字面陈述的真值条件的理论,但隐喻的广泛存在却无形中构成了对这种理论努力的严重挑战。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隐喻问题逐渐成为语言哲学的核心论题,到80年代形成波及面极深且广的语言哲学隐喻学转向并产生了交互作用理论、词语对抗理论、隐喻的认知原理和概念隐喻理论等经典理论。这些理论对于我们认识隐喻的运作、隐喻对日常经验的概念化等方面的作用等提供了理路,但其认知主义的哲学主旨也使它们只能用认知来压抑语言的原始诗性维度。
  • 哲学
    郝苑, 孟建伟
    2013, 27(6): 55-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学与启蒙精神有着紧密的关联。启蒙精神从科学中获得了巨大灵感,包括以自然的权威取代上帝的权威,以人的科学改造传统文化,以科学的理性建构新的社会政治体制。启蒙精神又推动了科学研究纲领的社会化,巩固和发展了科学的社会建制,增强了科学的社会效用,从而使科学在启蒙精神的感召下走向成熟。启蒙精神以科学的典范作为人类文化的典范,以科学的进步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以科学的解放推进人类社会的解放,从而赋予科学以至高无上的文化使命和社会使命。科学与启蒙精神的关系,是理解西方科学文化的动力、目的、意义和价值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视角。
  • 哲学
    段伟文
    2013, 27(6): 63-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学活动论是科学哲学与本土实践旨趣相结合的产物,其作用不仅在于超越“科学化的哲学”范式,还为中国的科学哲学发展勾勒出开放性的问题域。基于中国哲学与文化观念的互补方法论思想为对科学的审度提供了基本的方法论。通过对“科学的客观性”与“它被社会承认的相对性”的虚假对立分析,可以看到当代科学哲学中认识论的独断主义与相对主义的局限性,进而从社会认识论和可接受的科学出发,探讨从辩护到审度的可能路径。
  • 经济学
  • 经济学
    赵勇
    2013, 27(6): 71-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开放条件下,一国的通货膨胀水平受到国内和国外两个层面因素的影响。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进入21世纪之后,在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中,通货膨胀预期以及地区内部和外部供需条件的变动是影响我国地区物价水平的重要因素。相对于沿海地区而言,内陆地区对外部市场供需状况的变动更为敏感。在这样的背景下,应对通货膨胀的政策选择应是在积极稳定居民通货膨胀预期的同时,在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同时有所兼顾。
  • 经济学
    赵彦云, 李望月
    2013, 27(6): 80-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家形象是一国软实力的综合表现,在促进经济、贸易、金融、文化、政治、外交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国际竞争力整体概念、理论和数据出发,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国家形象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国的国家形象主要由八个方面决定,即经济发展、政府管理、基础建设、金融建设、科技发展、教育水平、能源消耗及社会结构,但这八大要素在决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杰出国家的国家形象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政府管理与科技投入水平对国家形象的影响较为突出;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公平问题却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杰出国家的国家形象的影响因素突出表现在高技术、外资引入、收入分配及劳动力水平四个方面。
  • 社会学
  • 社会学
    秦广强1, 李路路2
    2013, 27(6): 90-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社会学的古典时期到当代社会,阶级分析的“重心”经历了从“经济决定”到“权威支配”的实质性理论转向过程,与之相伴随的是研究层次的转换,即从“一般社会”的层次转向“组织”层次。这一理论转向典型地体现在阶级分析的两大主流学派——马克思传统和韦伯传统之中,转向的缘由可以看做是对社会结构变迁所带来的理论挑战的回应。对西方阶级理论转向问题的归纳与阐发,将对国内阶级阶层研究的推进提供借鉴与参考,并对理解中国的“权力社会”、“单位社会”有所助益。
  • 社会学
    房莉杰
    2013, 27(6): 97-1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福利模式选择的研究可以从福利需要和福利多元供给的角度展开。就福利国家变迁而言,福利需要是嵌入在经济社会环境中的,随其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决定了福利供给和福利模式的变化。以T市为例的研究发现,社会转型背景决定了该市复杂的福利需要结构,这需要多元福利予以应对;但是从福利供给上却表现为政府角色的无限扩大,以及市场和社会作用的相应减弱。在复杂的需要结构下,要尽力避免政府的福利垄断,通过“市民社会”和“有限责任政府”的结合,建立综合多元福利体系。
  •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
  •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
    张乾友
    2013, 27(6): 107-1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公共行政的建构呈现出从自在性不断朝向他在性的演进逻辑,以自在性为原则,民主、责任等指向他者的价值受到了排斥,效率这一自在自为的价值则成为公共行政的核心。以他在性为原则,效率与民主、责任等的地位发生了颠倒。在20世纪,公共行政的建构经历了一个从拒绝他者到承认他者的存在,从面向他者进行建构到向他者开放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公共行政不断走向民主化、走向与他者合作的过程。
  • 文学
  • 文学
    王峰
    2013, 27(6): 115-1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后期维特根斯坦美学观念对20世纪后半叶的美学研究影响巨大。这里从美学语法角度重新解释后期维特根斯坦的美学旨趣,将美学语法放入具体的问题辨析当中。美学语法研究主要是消解性的,主旨在于辨析澄清以往美学研究中存在的根本性的语言误用,对美、美学、内在意识等做了一系列限制或消解,并在艺术类型的分界中凸显艺术规则的中心地位。美学语法不仅是一种防御性的美学思路:它清除了各种语言误用、概念误用,同时也是一种积极的思路:它为美学发展消除障碍,为美学开辟新方向。
  • 文学
    张冰
    2013, 27(6): 123-1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是巴赫金小组的一部名著,随着巴赫金热在世界范围内的展开,这部著作受到各国学术界的关注。但迄今为止,关于这部名著仍然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第一,关于这部著作的著作权问题始终存在争议。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但同时又无法彻底解决,因为无论哪种观点,都缺乏实证材料来加以证实。第二,这部著作的“精神”究竟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它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究竟如何?可以说,这部著作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语言问题的基本“精神”,即强调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和社会起源学说。
  • 文学
    江守义
    2013, 27(6): 130-1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李长之有浓厚的古典情怀,他的古典是浪漫中的古典,浪漫和古典的统一在李长之的批评实践中有鲜明的体现,他对孔子和歌德的推崇、对陆游和现代诗人的不满,都以此为标准。同时,李长之又有着古典的儒家理想,具体表现为家国情怀、积极事功、关注人格和教育,这几方面都透出很强的浪漫色彩。
  • 文学
    张力
    2013, 27(6): 138-14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媒介话语跨文化传播是国家之间、文化之间交往与沟通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意义阐释与知识生产的过程,影响着世界文化秩序的确立。我们要从知识生产、媒介对话与意义建构的角度进行媒介话语跨文化传播,并在媒介话语跨文化传播中建立和完善自身的媒介话语表意机制,积极有效地输出自我文化的本真意义,融合于对世界的认知与理解的知识体系中,增进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建立合理平等的世界文化秩序。
  • 中国人民大学校史研究
  • 中国人民大学校史研究
    吴惠凡1, 刘向兵2
    2013, 27(6): 143-1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1950年第一批苏联专家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到1957年最后一批专家离开,苏联专家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创建及学科地位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中国人民大学的办学模式,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师资培训、教材编写到科学研究,几乎都是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参照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在1954年召开的“中国人民大学教学经验讨论会”上,高等教育部肯定了中国人民大学在学习苏联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号召全国其他高校向中国人民大学学习,由此确立了中国人民大学在财经、政法、马列主义哲学等领域的学科地位。
  • 学术动态
  • 学术动态
    徐敏
    2013, 27(6): 152-1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3年4月10—11日,第二届“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省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主办,湖北文理学院、三峡大学协办。来自英国、俄罗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70余位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西比较、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建设的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建构的理论设想以及跨学科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西比较与对话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比较与对话。本届会议延续了这一特色。
    中国人民大学陆贵山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要注重原创性和对话性,要通过和西方现当代文论的对话,使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有结构性的变化,做到既坚持我们传统的东西,又吸收西方有价值的东西,发展具有科学性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山东大学谭好哲教授提出,我们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借鉴不能仅停留于理论译介和运用上,更应学习其理论创新的方法。以詹姆逊建构的马克思主义文化阐释学为例,应学习其对马克思主义问题性和辩证阐释方法的坚守。
    不少学者结合实例阐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对中国的启示。四川大学傅其林教授指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列宁古典形式逻辑框架下反映论模式的批判、对卢卡奇局限于现实主义文学观念的反映论模式的批判,形成了自己能动阐释的反映论,对处于相似语境中的中国具有相当的启示性。哈尔滨师范大学冯毓云教授则认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点上的后马克思主义批评,立足于当代的历史性解构,树立了开放的过程性的思维、强调多元,成为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可供借鉴的重要资源。湖北文理学院郭琳博士借鉴知识社会学的思路指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不仅是理论层面的建构,而且是包括生产过程诸环节的一个动态性建构过程。
    有些学者则从西方视角透视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英国学者贾森·巴克从毛泽东对法国文学理论的影响入手,分析了毛泽东思想对阿尔都塞和拉康的重要影响,别开生面地展现了毛泽东与经典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复旦大学陆杨教授分析了法国理论从法国到美国,再从美国回到法国的特殊路径,揭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与社会、政治之间的复杂互动。北京师范大学赵勇教授通过对本雅明和毛泽东“两个讲话”的平行比较研究,分析了他们从对抗法西斯主义这一看似相同的起点出发,在不同的语境下如何展现出既相似又不相似的复杂面貌。
    (二)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重要命题和范畴的反思此次会议就经典马克思主义批评的重要命题和范畴进行了反思,展示出新的思考。
    华中师范大学孙文宪教授提出,作为一种有别于现代文学理论的文学研究范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已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质:审美内涵上它强调对象化劳动对美和审美的规定性,文学本质方面它关注审美观照何以在现实社会语境中可能,文学功能上它强调文学对社会历史变革的参与。忽略或者抹杀马克思主义文学研究的这种独特场域会带来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危机。中国社会科学院丁国旗研究员对“美学的和历史的”这一经典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命题进行了阐释,指出美学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始终与社会、历史、政治紧密相连。
    湖南师范大学赵炎秋教授就“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的理论内涵进行了探索,指出不平衡的原因在于艺术生产是经过生活方式这一中介间接地与生活发生作用,那些反映已消逝的生活方式的艺术形式,仍然可能对另一种生活方式中的人产生吸引力。汕头大学燕世超教授指出全球化的不断拓展,为我们重新理解“世界文学”概念提供了可能,它在张扬普世价值的同时也蕴含着对越来越处于弱势的不发达国家文化的担忧。
    (三)总结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建设的历史经验 80余年的发展已使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形成了许多独有的经验,对这些经验的总结,无疑将构成我们今天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形态的重要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卢铁澎教授指出,启蒙与救亡的并存合作是中国社会和文化现代性的鲜明特征,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这一不同于西方的特点,正为我们展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形态的特殊性与可能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吴晓都研究员通过对茅盾批评“三原则”的分析指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可以提供诸如人民性、当代性和现实性等正能量。立足于中华文化土壤,发现问题并力图用中国诗学进行表达,将使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走向深化。
    华南师范大学段吉方教授指出,在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奠定的“审美意识形态”这一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独特理论模式的基础上,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正逐渐摆脱“他论”的思维方式,为我们展现出走向理论形态的可能。华中师范大学万娜博士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围绕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的讨论,如何在深化概念内涵的同时,参与到意识形态重塑的历史进程中。三峡大学程全黎博士通过对三个批评文本的细读,指出当前中国学者在运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已表现出鲜明的问题意识,带有解决中国问题的明确动机。
    (四)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理论展望反思经验、总结历史、梳理对话,进而构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是与会代表们特别关注的问题。
    华中师范大学王先霈教授指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从诞生起就一直忠实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并力图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但在形态、思维方式和叙述风格上明显呈现出自己的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圣元研究员提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和儒学文学批评之间的双向会通是我们思考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时一个不可绕开的问题。两者在文学的功能价值、文学性、美学精神的创生等方面存在诸多的契合点。
    江苏师范大学张玉勤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应该是一个时间进程和空间延展的综合体,既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轨迹和历史经验作为当代建构的基础,也要强调实践品格,紧紧抓住中国的问题。黑龙江大学马汉广教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形态的建设必须要首先面对它在当下表现出的问题,一是如何把握当前的网络文学,二是如何不断提供正能量。
    (五)跨学科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批评
    除了文学研究领域,来自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研究重地的几位西方学者还为本次会议带来了跨学科的视野,为我们呈现了马克思主义批评独特的魅力。
    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亚历山大·维克多洛维奇·彼得罗夫教授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指出,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也可以看做是一个充满辩证矛盾的劳动美学化过程,面对当前的经济危机,劳动过程的审美化研究将有助于马克思所说的“创造性的、自由的作为美的存在”的劳动的真正实现。英国利兹大学马海丽博士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分析了舞台剧制作中艺术语言如何成为对政治秩序和权力的解构。英国艺术家约翰·艾瑞克·巴德温先生通过对看似优美的英国18世纪田园画的细读,揭示了隐藏在其背后的资产阶级法权,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政治维度。
    最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胡亚敏教授对本次大会进行了总结。她指出,本届研讨会既是2011年11月召开的首届“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学术研讨会的延续,也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课题组和国内外诸多专家同行们一次难得的交流和对话。与会代表地域广阔,年龄层次丰富,为我们展现出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可持续发展态势。就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而言,当代中国有很多现象需要研究,为此我们首先要立足中国经验,其次要具有国际视野,还要注意跨学科跨文化的视野。作为形形色色马克思主义中的一种,中国马克思主义需要有自己的声音,但绝对不是霸道的声音,而是一种对话的声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