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徐敏
2013, 27(6): 152-153.
2013年4月10—11日,第二届“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省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主办,湖北文理学院、三峡大学协办。来自英国、俄罗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70余位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西比较、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建设的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建构的理论设想以及跨学科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西比较与对话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比较与对话。本届会议延续了这一特色。
中国人民大学陆贵山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要注重原创性和对话性,要通过和西方现当代文论的对话,使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有结构性的变化,做到既坚持我们传统的东西,又吸收西方有价值的东西,发展具有科学性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山东大学谭好哲教授提出,我们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借鉴不能仅停留于理论译介和运用上,更应学习其理论创新的方法。以詹姆逊建构的马克思主义文化阐释学为例,应学习其对马克思主义问题性和辩证阐释方法的坚守。
不少学者结合实例阐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对中国的启示。四川大学傅其林教授指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列宁古典形式逻辑框架下反映论模式的批判、对卢卡奇局限于现实主义文学观念的反映论模式的批判,形成了自己能动阐释的反映论,对处于相似语境中的中国具有相当的启示性。哈尔滨师范大学冯毓云教授则认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点上的后马克思主义批评,立足于当代的历史性解构,树立了开放的过程性的思维、强调多元,成为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可供借鉴的重要资源。湖北文理学院郭琳博士借鉴知识社会学的思路指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不仅是理论层面的建构,而且是包括生产过程诸环节的一个动态性建构过程。
有些学者则从西方视角透视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英国学者贾森·巴克从毛泽东对法国文学理论的影响入手,分析了毛泽东思想对阿尔都塞和拉康的重要影响,别开生面地展现了毛泽东与经典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复旦大学陆杨教授分析了法国理论从法国到美国,再从美国回到法国的特殊路径,揭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与社会、政治之间的复杂互动。北京师范大学赵勇教授通过对本雅明和毛泽东“两个讲话”的平行比较研究,分析了他们从对抗法西斯主义这一看似相同的起点出发,在不同的语境下如何展现出既相似又不相似的复杂面貌。
(二)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重要命题和范畴的反思此次会议就经典马克思主义批评的重要命题和范畴进行了反思,展示出新的思考。
华中师范大学孙文宪教授提出,作为一种有别于现代文学理论的文学研究范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已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质:审美内涵上它强调对象化劳动对美和审美的规定性,文学本质方面它关注审美观照何以在现实社会语境中可能,文学功能上它强调文学对社会历史变革的参与。忽略或者抹杀马克思主义文学研究的这种独特场域会带来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危机。中国社会科学院丁国旗研究员对“美学的和历史的”这一经典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命题进行了阐释,指出美学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始终与社会、历史、政治紧密相连。
湖南师范大学赵炎秋教授就“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的理论内涵进行了探索,指出不平衡的原因在于艺术生产是经过生活方式这一中介间接地与生活发生作用,那些反映已消逝的生活方式的艺术形式,仍然可能对另一种生活方式中的人产生吸引力。汕头大学燕世超教授指出全球化的不断拓展,为我们重新理解“世界文学”概念提供了可能,它在张扬普世价值的同时也蕴含着对越来越处于弱势的不发达国家文化的担忧。
(三)总结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建设的历史经验 80余年的发展已使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形成了许多独有的经验,对这些经验的总结,无疑将构成我们今天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形态的重要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卢铁澎教授指出,启蒙与救亡的并存合作是中国社会和文化现代性的鲜明特征,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这一不同于西方的特点,正为我们展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形态的特殊性与可能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吴晓都研究员通过对茅盾批评“三原则”的分析指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可以提供诸如人民性、当代性和现实性等正能量。立足于中华文化土壤,发现问题并力图用中国诗学进行表达,将使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走向深化。
华南师范大学段吉方教授指出,在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奠定的“审美意识形态”这一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独特理论模式的基础上,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正逐渐摆脱“他论”的思维方式,为我们展现出走向理论形态的可能。华中师范大学万娜博士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围绕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的讨论,如何在深化概念内涵的同时,参与到意识形态重塑的历史进程中。三峡大学程全黎博士通过对三个批评文本的细读,指出当前中国学者在运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已表现出鲜明的问题意识,带有解决中国问题的明确动机。
(四)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理论展望反思经验、总结历史、梳理对话,进而构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是与会代表们特别关注的问题。
华中师范大学王先霈教授指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从诞生起就一直忠实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并力图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但在形态、思维方式和叙述风格上明显呈现出自己的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圣元研究员提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和儒学文学批评之间的双向会通是我们思考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时一个不可绕开的问题。两者在文学的功能价值、文学性、美学精神的创生等方面存在诸多的契合点。
江苏师范大学张玉勤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应该是一个时间进程和空间延展的综合体,既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轨迹和历史经验作为当代建构的基础,也要强调实践品格,紧紧抓住中国的问题。黑龙江大学马汉广教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形态的建设必须要首先面对它在当下表现出的问题,一是如何把握当前的网络文学,二是如何不断提供正能量。
(五)跨学科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批评
除了文学研究领域,来自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研究重地的几位西方学者还为本次会议带来了跨学科的视野,为我们呈现了马克思主义批评独特的魅力。
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亚历山大·维克多洛维奇·彼得罗夫教授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指出,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也可以看做是一个充满辩证矛盾的劳动美学化过程,面对当前的经济危机,劳动过程的审美化研究将有助于马克思所说的“创造性的、自由的作为美的存在”的劳动的真正实现。英国利兹大学马海丽博士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分析了舞台剧制作中艺术语言如何成为对政治秩序和权力的解构。英国艺术家约翰·艾瑞克·巴德温先生通过对看似优美的英国18世纪田园画的细读,揭示了隐藏在其背后的资产阶级法权,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政治维度。
最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胡亚敏教授对本次大会进行了总结。她指出,本届研讨会既是2011年11月召开的首届“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学术研讨会的延续,也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课题组和国内外诸多专家同行们一次难得的交流和对话。与会代表地域广阔,年龄层次丰富,为我们展现出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可持续发展态势。就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而言,当代中国有很多现象需要研究,为此我们首先要立足中国经验,其次要具有国际视野,还要注意跨学科跨文化的视野。作为形形色色马克思主义中的一种,中国马克思主义需要有自己的声音,但绝对不是霸道的声音,而是一种对话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