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1000-5420  CN 11-1476/C

过刊目录

  • 全选
    |
    学术前沿
  • 学术前沿
    杨慧林
    2012, 26(5): 1-1.
    “经文辩读”源自20世纪初的“文本辩读”。最初是一些犹太学者试图从跨文化和比较研究的角度重读基督教和犹太教经典,后来又延展到伊斯兰教的《古兰经》。继《文本辩读学刊》在1991年创办以后,“经文辩读”学会又于1995年成立,2001年开始出版《经文辩读学刊》,继而一系列基本文献和论著也随之问世。上述三大宗教及其经典,说到底都出自同源的“亚伯拉罕传统”,具有天然的相关性。而在中国与西方的文化接触和思想碰撞中,诸多自发的“经文辩读”其实早已开始。比如麦克斯·缪勒编订的《东方圣书》不仅收入大量佛教经典的英译本,也包括了英译的中国先秦典籍。中国古代经典被西方传教士翻译和引介,同样体现着“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的相生互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传教士的特定身份和知识背景,注定会使他们的翻译活动带有“经文辩读”的基本性质,当为中西之间的“经文辩读”提供丰富的资源。近些年,中国学界的相关研究逐渐引起国外的高度关注。“经文辩读”的两位主要代表人物,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彼得·奥克斯和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大卫·福特最近分别与中国学者进行了专题对话,彼得·奥克斯又特别为本刊撰写了《经文辩读:从实践到理论》一文,比较完整地阐述了“经文辩读”的理论及其与中国学术的对话空间。杨慧林的《“经文辩读”与“诠释的循环”》则与奥克斯一文相互呼应,其中的基本论题在于:“非建设性的差异”如何转化为“超越差异的建设性对话”,传教士对中国思想的“命名”究竟是“衍指”还是“误读”?这些都必须破解“意义的确定性”和“文化身份”两大难题;而要使“确定性”真正突破“身份”的框限,则必须彻底摆脱“建构性主体”和“投射性他者”的话语逻辑,否则,“经文辩读”的潜在张力就无法充分实现。管恩森的论文《中西“经文辩读”的历史实践与现代价值》,通过依循历史脉络追寻和梳理基督教神学与中国传统经学之间诠释、对话的历程,试图厘清上溯盛唐、中接晚明、紧承清代、后续近代且始终融汇着双向互动的“经文辩读”之历史实践。历史上的中西“经文辩读”活动,都试图沟通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传统的跨文化理解,但在实践中却隐含着西方思想与文化的优越性和超越性,有别于当代“经文辩读”消解任何一种“中心”的宗旨和原则;中西“经文辩读”的现代价值,则是要通过对“他者”的认识而寻求相互的理解。李丽琴的论文《理雅各英译“崇德辨惑”辨》同样是以理雅各对中国经典的翻译为个案,通过考辨其《论语·颜渊》之“惑”与其他各篇的不同译法,返回到中国经典以及后世注疏自身,进一步追究如何“辨惑”乃至如何“袪惑”的问题。作者认为:理雅各以“他者”的身份进入中国经典,不仅为中西之间的思想对话留下了丰富资源,也为我们的自我理解提供了重要参照。姜哲的论文《作为“补充”的“译名”——理雅各中国经典翻译中的“上帝”与“圣经”之辨》,主要着眼于中西经典互译过程中的“译名”以及随之而来的“意义”衍生、补充和替换;兼具传教士、翻译家等多重身份的理雅各,使上述问题在其翻译中国经典的过程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文章以“经文辩读”的理论为框架,以德里达的“替补”概念为指引,对“经”、“圣经”以及God、Bible、Scripture和Canon在中西文化语境中被不断“补充”与“替换”的过程进行了词源学考查,进而表明中西经文互译中的“译名”问题实际上正是这种“补充”与“替换”的延伸。围绕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经典英译本汇释汇校”,中外学者已经共同进行过多次探讨。这组文章作为其中的成果之一,实际上也暗示着另一个更为根本的话题:中国思想何以进入西方的概念系统。在一定意义上说,由此也才谈得上中西之间的思想对话。
  • 学术前沿
    彼得·奥克斯
    2012, 26(5): 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文辩读”出现于20世纪末的美国大学,缘起于犹太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经文研究者之间的对话。经文辩读以小组活动为形式,以实践为核心,进行跨宗教的经文阅读与讨论,其理论将从实践中产生。经文辩读活动认为,经文的直白义展示了绝对者的意志,但却是通过不确定的方式加以展示的。因此,没有谁可以一劳永逸地辨认出经文的语句实质意指什么真理和价值,经文只能通过某个存在于历史中的具体读者群内部的诠释和行为来展示它的确定含义。辩读的目的不是要提供答案,而只是辩读本身。
  • 学术前沿
    杨慧林
    2012, 26(5): 8-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方学界的“经文辩读”必然涉及一系列根本的诠释学命题,将“经文辩读”从亚伯拉罕传统内的宗教对话扩展到中西之间,传教士对中国经典的译解活动则堪称最为典型的案例。要破解其中“意义的确定性”和“文化身份”之难题,就必须彻底摆脱“建构性主体”与“投射性他者”的话语逻辑;而“诠释的循环”以及“不可能的可能性”恰好可以为目前的“经文辩读”理论提供必要的补充;传教士在译解中国经典过程中的身份游移,西方概念既为中国思想“命名”,又使中国思想进入西方概念系统的悖论,则是在多元处境中重新理解价值共识的生动经验。
  • 学术前沿
    管恩森
    2012, 26(5): 16-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文辩读”作为20世纪90年代西方圣经研究学界基于“文本辩读”而新兴的一种理论主张和实践策略,是融汇了犹太诠释传统与现代西方学术方法的跨界实践,旨在通过对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经典的并列研读,倡导跨宗教、跨文化的理解与对话,进而寻求人类共同智慧。伴随着基督宗教入华所导致的“西学东渐”与“汉籍传译”,当视为中西之间有效展开“经文辩读”的历史实践。同时,中西之间的“经文辩读”对于当下人文学科的跨文化对话亦具有重要的理论启发与实践价值。    
  • 学术前沿
    李丽琴
    2012, 26(5): 23-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哲学诠释学的视域中,理雅各英译《论语》的选词问题,就是理解本身的问题。理雅各以delusions释“崇德辨惑”之“惑”,使“惑”之意义在由本文内容所传介的意义域之内,获得了一种人性论意义上的理解,从而诠释了圣人“所辨何惑”的问题;以first principles释“主忠信”,实则举本统末,不仅立积徳之基,而且定辨惑之方。在翻译之外,理雅各以“他者”身份对中国经典的理解,一方面使得圣人言语显出一种特有的新活力;另一方面,经由这样一种新的“互视”和“交谈”模式,我们也可以发现中国在世界历史和思想谱系中的位置。
  • 学术前沿
    姜哲
    2012, 26(5): 29-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理雅各对儒家经典及道家文献的翻译与注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作为一名新教传教士的理雅各,其翻译与诠释并未超越自身的理解视域。在此前提之下,应重点关注理雅各对“帝”或“上帝”以及“经”或“圣经”的译名翻译问题。通过对“God”、“Bible”、“Scripture”和“Canon”以及“经”和“圣经”的词源学考查及辩读,一方面可以寻绎出这些概念在其各自的文化语境中不断被“补充”与“替换”的“踪迹”,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中西经文互译的过程中揭示出这一作用如何体现于理雅各的翻译与诠释之中。
  • 政治哲学
  • 政治哲学
    杨伟清
    2012, 26(5): 37-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赵汀阳先生对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提出了两类批评,即方法上的总体批评与细节上的具体批评。如果我们明确区分政治哲学的规范性进路与经验实证进路,并且指出罗尔斯采用的是规范性的进路,就可以有效地回应第一类批评;如果我们仔细考察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具体内容,也可以部分应答第二类批评。罗尔斯的正义理论虽然不是完美无缺,但总体上仍有很强的合理性。
  • 政治哲学
    葛四友
    2012, 26(5): 45-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罗尔斯为公平正义提供了三种证成方法:社会契约论、理性选择论与融贯论。这三种方法都与原初状态密不可分,原初状态中最关键的又是无知之幕的假设。人们由于混淆了“应得”、“不应得”和“非应得”的概念,导致了对无知之幕假设的误解,将其与运气均等主义错误地等同起来。澄清无知之幕与应得以及多元主义的关系之后,我们会发现,公平正义的证成实际上在于其融贯论。原初状态与无知之幕的作用在于模拟一种契约式的审思来理解那些表面无害、广为我们接受的道德前提所具有的逻辑蕴涵。社会契约与理性选择在此中只是作为思考的平台、理性的显示装置发挥作用,而与公平正义的证成无关。
  • 政治哲学
    周枫
    2012, 26(5): 52-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代政治哲学争论的许多问题最终都聚焦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是个人主义的捍卫者,它与个人主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无论是保守主义、共同体主义还是共和主义甚或社会主义,都把矛头指向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面对批评,自由主义或辩护个人主义或修正个人主义,由此形成了众多自由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围绕着个人主义而展开的争论说明,各种思想的冲突、争论和多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维护这一价值正是自由主义的基本意义。
  • 政治学
  • 政治学
    董琳利
    2012, 26(5): 60-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中国古代史上的重大政治事件,“武王克商”引发了严重的政治问题,对周人的天命观和政治观形成了直接挑战。作为回应,周人提出了“天命靡常”、“以德配天”、“天从民意”的政治解释。从政治正当性角度看,周人通过对于“武王克商”的政治解释建立起了一种民意优先的多重政治正当性。商周间政治正当性思想的演进是一条“因革道路”。
  • 政治学
    熊光清
    2012, 26(5): 68-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辅助原则的发展与演变经历了很长时期,其在理论上的完善和在实践中的运用与天主教的社会思想有着直接联系。辅助原则的核心理念是,在特定公众和组织无法自主实现某种目标时,高一层级的组织应该介入,但仅限于出于保护他们的目的;并且,高一层级社会团体或者政治组织只能处理那些低一层级的社会团体或者政治组织无法独立处理而高一层级的机构又能更好完成的事务。从辅助原则规范的领域来看,它经历了从社会领域扩展到国家领域,再扩展到国际领域的演变过程。作为一项规范性原则,辅助原则提供了处理个人、社会、国家、超国家之间关系及其各自内部不同层面关系的可资借鉴的原则。辅助原则在现代政治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但是,由于辅助原则存在内在的张力以及在实践中存在操作性困境,也受到了很多质疑和挑战。
  • 经济学
  • 经济学
    陈彦斌, 姚一旻
    2012, 26(5): 76-8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速放缓具有长期化趋势:在基准情形下,预计中国“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的平均潜在经济增速较2000—2010年将分别下滑23个和4个百分点。造成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是:总需求中的出口和投资增速显著放缓;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显著下降;政府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将可能有所减弱。在中国社会仍然具有较强“增长依赖症”的情况下,经济增速的显著降低将严重威胁社会稳定;同时,经济增速放缓也会造成社会精英的大量流失。目前,应该从两方面来应对经济增速放缓:一是通过行政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传统的增长动力逐渐衰减的过程中及时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二是积极推进社会改革以降低社会稳定对经济高速增长的依赖。
  • 经济学
    张杰, 芦哲
    2012, 26(5): 88-9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1999—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统计数据,从微观层面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发现,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增强,由于模仿成本显著提高、创新收益逐步降低等原因,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R&D投入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面对不断提高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研发行为出现截然相反的变化,国有企业倾向于对研发增加投入,而民营企业则倾向于减少研发投入。同时,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增强会使本土企业利润下降,而外资企业的利润却因此增加。知识产权保护强化的结果是使得竞争力强的本土企业获得更高利润,因此,提高自身核心竞争能力是中国本土企业应对知识产权保护强化进而提升发展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 社会学
  • 社会学
    刘向东, 陶涛
    2012, 26(5): 99-1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个体感受的不同亲疏程度出发,可以将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划分为个人自身、亲人社会、熟人社会、生人社会和自然环境五个逐级外推、相互衔接的层面,构成“幸福圈层理论”。采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年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序次logistic回归等方法对这一理论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各个层面几乎都对个人主观幸福感有着显著影响,但影响的强弱程度不同。“幸福圈层理论”为幸福感测度、建立幸福指数、政府施政理念调整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 社会学
    李莹, 周永新
    2012, 26(5): 108-1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关于我国农民工的福利与社会政策问题,已有的研究多专注于实际状况与问题,从一定的理论视角出发进行的研究并不多。综合考量以往研究成果以及我国农民工面临的问题后建立的农民工社会政策决定分析框架,有助于对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关于农民工社会政策的转变进行分析。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在农民工政策选择转向中发挥了较大作用,但中央政府责任承担过少,对于地方政府的激励、约束措施不足,导致政策实施效果差强人意。因此,今后农民工社会政策的实践效果与社会权利的平等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政府的责任承担,包括在中央层面的组织机构、制度创新以及资源供给上作出适当安排。
  • 社会学
    刘谦
    2012, 26(5): 117-1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家庭作为感性的生活世界,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将个性、情感、劳动、创造物凝结融合形成人的心灵港湾,它展演着人植根于性生殖与身体的天然联系,以及作为个体的人的切实需求与关照。家庭场域下的实践与次级社会群体场域下的人的实践相比,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交换的短途性、身体的基础性与指向的个体性。这三个特点共同指向的感性生活世界,在以往理性审视的基础上,还需要得到更富有感性色彩的关照。因此,家庭研究需要从家庭作为感性生活世界的特质出发寻求更为适宜的研究方法。
  •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
  •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
    陈天祥, 张华, 吴月
    2012, 26(5): 125-1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行政审批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目标函数不同的行动集团,包括核心行动者和执行者。地方政府核心行动者利用行政服务中心这一制度装置对变迁过程实施控制,并采取适当的行动策略,从而突破碎片化行政审批体制下的制度进入壁垒,掌握制度创新的主动权,推动制度创新。只有实现制度创新角色的转换并进行深刻的政治体制改革,打破原有利益格局,才能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审批制度,但其前景并不乐观,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
    刘耀东, 施雪华
    2012, 26(5): 134-1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美国公共行政理论中的管理主义范式经历了萌芽、形成、拓展和成熟四个发展阶段。实证主义是管理主义的哲学基础,因为实证主义为管理主义提供了方法论基础,而管理主义是实证主义在管理领域的具体应用。美国公共行政理论中的管理主义是在与宪政主义的争论中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其理论体系由单一化、片面化逐渐走向多元化、系统化;理论研究由注重经济、效率价值转向既注重经济、效率价值,又兼顾人本价值,这是美国公共行政理论中管理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
  • 法学
  • 法学
    朱全景
    2012, 26(5): 141-1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代政治和法学理论接受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结论,但很少继承从契约的角度研究政治和法律的传统。法律的契约性质决定了司法过程的价值在于维护和恢复法律契约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但现实的司法过程却导致法律契约发生断裂,法律契约所确定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能通过司法过程得到保护和实现。司法过程的价值实现要求保证当事人的价值主体地位,使当事人能够充分地参与到司法过程中。
  • 法学
    杨奕
    2012, 26(5): 148-1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改革和完善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制度已势在必行,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体制的独立化成为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制度新的发展趋势。改革和完善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体制的首要任务就是比较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与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的异同,分析两种制度在监督对象、监督功能、监督方式、诉讼原理、申诉等方面的差异。
  • 学术动态
  • 学术动态
    山珊
    2012, 26(5): 155-1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