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1000-5420  CN 11-1476/C

过刊目录

  • 2009年, 2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9-01-16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林岗
    2009, (1): 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的经济体制转型采取了渐进的改革方式,其本质在于,它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大框架内进行的改良和创新,改革的目标是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更快地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实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普遍性意义,扩展和深化了人们对社会制度变迁过程和社会主义类型的市场经济的认识,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完成期,仍然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论文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评价中心
    2009, (1): 8-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发展指数(2008)"对我国省级行政区社会经济综合发展的均衡性进行了分析。报告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我国的综合发展仍然保持较明显的区域效应,呈现板块式结构的特征。但是,区域发展的板块格局稳中有变,相对落后地区板块中包含的省区数目有所减少;绝大多数省区稳定持续增长,中西部地区发展开始增速;相当多的省区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已开始注重社会环境发展,大多数省区越来越重视社会经济综合发展的均衡性;某些发达省区的增速相对变缓,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模式有待调整。
  • 论文
    于春海
    2009, (1): 14-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美国贸易赤字的根源在于美国国内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结构性失衡。在非贸易品供给相对过剩的情况下,为了协调增长和稳定之间的冲突,必须扩大国内总需求,由此必然带来贸易逆差。总需求的提高和贸易逆差的维持,依赖于赤字融资手段的创造。房地产、次贷资产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膨胀应运而生。给定供求的结构性特征,赤字融资的不可持续性决定了次贷危机的必然性。基于这些分析,可以预测美国在未来会沿着提高整体产出的可贸易性的方向来推动贸易失衡的调整。
  • 论文
    范志勇
    2009, (1): 22-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面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除了采取各种救市政策之外,各国政府对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和改革国际金融体系达成广泛共识。由于美国、欧洲和亚洲等国家和地区在国际经济、贸易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各国对于危机之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要求,及其在金融体系调整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同。同时,由于各国在金融危机中所受到的冲击不同,危机之后经济调整的路径也有较大差异。在新布雷顿体系背景下,要摆脱金融危机的冲击,需要各国政府对经济政策主动进行调整。就中国经济而言,金融危机在造成很大负面影响的同时,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也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机遇。
  • 论文
    冯景源
    2009, (1): 29-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把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与当代实践联系起来,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是我国学界对唯物史观认识的升华和深化。但是,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去"解读",或从单一文本去解读,不能完整地把握唯物史观,也不能解释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需要摆脱单一文本解读模式,探寻唯物史观的"原生态"。
  • 论文
    刘敬鲁
    2009, (1): 36-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现代人类经济生活的一个极其重大的实践与价值问题,经济自由与经济平等之间的关系是历史的变化的。在历时维度上,二者之间能够形成的关系有三种:一方主导另一方而此消彼长;相互抑制而都停滞不前;相互促进而共同提升。第三种关系形态是一个民族实现经济与社会健康发展所需要的最好形态。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改革,在本质上是使经济自由优先于经济平等的改革,因而造成了经济平等明显滞后于经济自由的状况。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了只有实行经济平等与经济自由平衡发展,才是合理的价值选择。
  • 论文
    江娅
    2009, (1): 42-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人道主义的义务与正义的义务之间的差别,可以发现,富国对穷国、富人对穷人的帮助不应被简单地理解为人道主义的义务,而应该被视为正义的义务。正义的义务所关注的是社会的基本结构和背景制度,以及在此基本结构和背景制度下的财富和资源的初始分配是否合理。如果穷国和穷人所处的不利地位是由基本结构和背景制度的不合理导致的,那么,对他们的帮助就是以正义为基础的责任行为,而不是以仁慈为基础的崇高行为。
  • 论文
    陈忠, 任旭刚
    2009, (1): 49-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发展伦理学不仅是一种评价论,更是一种选择论。发展伦理学的选择性不仅表现在发展伦理研究是对现代性诸多选择困境的深刻回应,更表现在发展伦理学自身也具有深刻的多样性、可选择性。确认现代性和发展伦理的可选择性,对深层解构发展理论中的西方中心论、对构建全球发展公正性都具有重要意义。确认发展伦理学自身的形态多样性、可选择性,是确认不同发展主体文化主体权、理论话语权的内在要求。
  • 论文
    杨雪冬
    2009, (1): 55-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政府责任是改革开放30年来政府变革的重要内容。回顾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政府的责任在内容、实现机制以及完成效力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政府的回应性大大提高,比较好地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然而,中国政府责任在实现过程中也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即政府责任内容"泛经济化",责任实现机制"泛政治化"。这种矛盾已经导致了许多负面效果,并且阻碍了政府自身的改革。要解决这个矛盾,应该进一步提高政府权力运行的民主化和理性化程度,推动回应性政府向责任政府的转变。
  • 论文
    孙柏瑛
    2009, (1): 65-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公民参与已经成为当今国家政治治理和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促进有序的公民参与更是中国政治与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课题。但在现实中,人们对有序公民参与内涵的解释存在着差异甚至分歧,这些分歧与人们的利益、体验、立场和价值观密切相关。差异和分歧的出现是正常的,关键是要针对差异和分歧建立有效的对话、冲突化解与分歧协商机制,增加公民参与的机会,促进公民参与过程中的官民互动、相互理解和共同体验与学习,加强政府及行政官员与公民角色的彼此认同。这对于构建多元参与主体的有序参与共识,发展官民间的良性互动极为重要。
  • 论文
    何家弘
    2009, (1): 72-8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法律是普遍适用于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因此,法律语言的统一和规范具有较其他学科更为重要的意义。在证据法学领域内,语词使用混乱是语言混乱的主要表象。分析语词使用混乱的原因,可以从法律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三对矛盾入手,包括精确性与模糊性的矛盾;稳定性与变异性的矛盾;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矛盾。法律语言学与证据法学之间存在着天然联系,语言分析将开创证据法学研究的新阶段。
  • 论文
    张步峰
    2009, (1): 82-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行政过程论的视角看,行政程序可以视为构成行政过程的一个部分。相对于行政过程系统而言,行政程序具有促进系统调适的一系列正功能,包括促进行政过程的民主化和理性化、法治化等。行政程序亦具有不可忽视的一些负功能,包括价值的抽离、技术伦理的替代、责任的飘移等。这些负功能内含于一般行政程序之中,往往破坏行政过程的系统平衡,影响正当行政程序的构建。
  • 论文
    曾咏梅
    2009, (1): 89-9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商业广告代言人是广告活动中的重要参加者,但与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及发布者相比处于被支配的次要地位;代言人代言虚假广告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既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也违反了法律,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追究虚假广告代言人的责任时,应以行政责任为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为辅。
  • 论文
    欧阳志远
    2009, (1): 96-1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要取得对地震规律的正确认识,必须由小科学走向大科学。地震预测的基本特点是:对象复杂、进路多元、处理集成、结果随机;基本方法是:广泛搜集天、地、史的相关信息开展综合研究,改"求常"思维为"求异"思维。在实践层面必须突破工程化的科研模式,向"群测群防"的方针复归,积极有序地组织预测的社会参与,增加预测的透明度,改精确性预报为概率性预报,逐步降低社会高层和基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社会对预报的心理承受能力。
  • 论文
    肖显静
    2009, (1): 105-1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学实验的过程是人工实验对象的准备和实验现象的制造过程,使得实验科学具有一种非自然性,获得的是对人工自然规律的认识。通过技术,将具有这种特征的科学认识应用于经济生产时,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人工物。环境问题就是在这种种人工物的生产、使用和排放过程中产生的。科学实验以及由此获得的相应特征的科学认识及应用是造成环境问题深层次的原因。为了保护环境,应该弱化科学实验的人工性,使科学走出实验室,回归自然,更多地直接面对自然,以获得对自然规律的更多、更全面、更正确的认识。实验科学是工业文明的基础,回归自然的科学(真正的自然科学)是生态文明的基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实现实验科学更多地向自然回归。
  • 论文
    黄克剑
    2009, (1): 112-1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歌德所谓"美其实是一种本原现象",颇可比拟于苏格拉底、柏拉图对"美本身"或"美的理念"的称述,亦颇近于康德的审美"原型"和谢林的美之"初象"之说;它意味着人对可感事物从审美上向着其"本原"的成全,并因此而以某种可明证于心的理想的美为经验的审美提示一个可依循的标准。此说一以贯之于歌德的艺术("第二自然")视野、艺术家"风格"理论乃至其"世界文学"的睿识,使其在德国古典美学思潮中独树一帜。
  • 论文
    余开亮
    2009, (1): 121-1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孔子诗论》等一批竹简的出土,孔子重情思想得到了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出于对人生命意义的体证和选择,孔子提出了具有超越性的仁的情感本体论。仁的自然情感根基和道德指向规定了诗乐的感性情感属性和生发的方向性。而孔子诗乐艺术又反过来塑造了仁的情感,美又成为仁的基础。仁与美在一种互为基础、相互生发的关系中,实现了生命向"天命"的情感超越。
  • 论文
    张志伟
    2009, (1): 127-13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中国的启蒙发端于以西方思想启中国传统之"蒙",乃以"中外之争"开启了"古今之争",这两方面始终缠绕在一起,因而中国的启蒙运动面临的是比西方启蒙运动更为复杂的局面。启蒙的合法性危机不仅在于西方人对启蒙的批判使启蒙的核心即理性主义遭到了质疑,知识分子在启蒙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了大众文化的冲击,而且面临着传统文化的难题。启蒙并没有过时,因为它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并确立启蒙的合法性基础。
  • 论文
    潘宇
    2009, (1): 133-1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现代思想的研究向来是以激进和保守作为讨论的基本模式,而其中的调和论思想或被归入激进论,或被列入保守论。实际上,从杜亚泉到学衡派,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思想形态。而激进和保守的二元分析模式,一方面无法了解调和思潮的独特性,另一方面也会阻碍我们认识近代思潮的复杂性。
  • 论文
    刘大椿, 潘睿
    2009, (1): 141-1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在历经分化之后出现了学科整合的大势。学科整合的产生,主要是为了适应知识总体性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生活总体性反思的需要。学科整合的过程,包括学科交叉和传统学科界限的消解、综合性课题与跨学科研究的兴起以及学术共享范式的创生。人文社会科学整合的形成,具备哲学、社会学、方法论三方面的坚实的学理基础。
  • 论文
    杨慧林
    2009, (1): 151-1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无论中国的传统学术还是西方的大学制度,因"修道"之旨而生"教化"之需的轨迹是颇为相似的。正如中国的"小学"是为"大学"的读经作准备,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人文学科"也是要帮助凡人理解神圣的文本。在西方,进一步使语言成为民族国家的根本标志,并通过强势族群与强势语言的共生互动,为后世的殖民扩张提供了基本"原型"。中国早期教会大学对于语言的选用,当代西方国家的相关语言政策,也都可以成为语言标准之统治性力量的生动例证。其中学术制度、国家政策和语言自身所构成的张力及其历史经验,特别值得我们深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