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1000-5420  CN 11-1476/C

过刊目录

  • 全选
    |
    [专题研究] 现代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哲学反思
  • [专题研究] 现代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哲学反思
    刘敬鲁
    2006, (4): 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的管理哲学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20多年的时间里,该领域已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值得认真加以总结。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管理哲学研究的基础工作仍然很薄弱,对现代管理理论的哲学反思还非常有限,对现代管理实践的各种重大问题的哲学探讨也远不够深入。这些都决定了目前还难以形成真正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管理哲学理论。本专题作为开展这种探讨的一个尝试,主要对现代西方管理理论中的整体思维方式的凸显、工业民主对管理哲学研究的时代意义、现代主流战略管理观的特点与局限等问题进行了哲学反思,力图上升为一般的管理哲学观点。
  • [专题研究] 现代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哲学反思
    刘敬鲁
    2006, (4): 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管理学的思维方式,经历了一个从有限的整体思维走向比较彻底的整体思维的历史过程。泰勒在思维方式上是生产效率向度的局域整体思维。而梅奥开始从社会历史变化的角度审视工人生产行为,形成了“社会历史认识论”意义上的动态整体思维方式。巴纳德则自觉地关注组织本身的整体及组织与环境的统一,表现出彻底的整体思维方式。这一历史过程既是现代管理学自身的知识运动,也是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哲学等主要知识对管理学影响的必然结果。
  • [专题研究] 现代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哲学反思
    李萍
    2006, (4): 10-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发展催生了管理哲学,但管理哲学的旨趣并不在于揭示具体的管理活动,而是揭示管理活动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价值,并为管理实践指明方向。管理哲学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工业民主化运动,因为工业民主的推行使管理哲学逐渐独立并获得长足发展;反过来,管理哲学的研究也要为推动工业民主做出贡献。
  • [专题研究] 现代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哲学反思
    彭新武
    2006, (4): 16-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主流战略观存在诸种局限,诸如战略决策中的理性思维、战略制定的精英主义偏向以及战略变革所存在的悖谬性等。战略计划更应该是一种持续进行的应变行为。理性的、将决策合理化的能力是战略制定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战略应保持一种非组织化、非程序化、非常规的状态。战略的有效实施不是组织自上而下指挥的结果,而是认同学习和深度参与的结果。战略管理的关键是维持稳定或者至少大多数时候是适应性的战略变化,当然也要周期性地认识到转变的需要。
  • [专题研究] 现代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哲学反思
    郭湛, 王文兵
    2006, (4): 23-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强调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系统,具有日渐增强的自我意识和自主调节、自我再生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味着要使整个社会成为一个不断协调发展、健康成长、充满活力的有机体。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 [专题研究] 现代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哲学反思
    王忠武
    2006, (4): 30-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社会是科学化社会,科学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我们在推进现代化的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来自科学系统的影响。现代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者之间既相互差异又互相依存、功能互补,无论在认识还是实践层面上都存在着和谐发展的现实可能性和必要性。有必要从“科学和谐”的角度认识和构建和谐社会,实施以科学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的知识带动战略。
  • [专题研究] 现代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哲学反思
    韩东晖
    2006, (4): 37-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百年分析哲学的历程表明,这一曾经声势浩大的哲学运动已经终结,其基本特征已经不复存在,这预示着英美哲学界“后分析哲学时代”的来临。而在后分析时代,一方面分析哲学作为一种方法论资源仍然具有重大影响,另一方面在哲学史研究、形而上学、交叉研究、语言哲学、心灵哲学等领域都产生了新的趋向,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英美哲学与欧陆哲学之间的对话。这一对话为我们绘制新版的英美哲学地图提供了可能性。
  • [专题研究] 现代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哲学反思
    张立波
    2006, (4): 44-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其对待马克思的思想态度经历了从科学到叙事的转变。在这一转变中,哲学发挥了中介的作用,而后是文化的转向,最后走向文本、话语和叙事。由此,西方马克思主义写作的目的不再把知识统一起来,而是趋向局部的、地方性的、实验性的知识,致力于创造更多的范式、方案和策略。
  • [专题研究] 现代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哲学反思
    田薇
    2006, (4): 52-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伦理与宗教、道德与信仰(念)之间存在着某种深度的关联,因而社会秩序和人心秩序的建构离不开某种超越性维度,亦即宗教性资源的支持。在现代社会,一方面其制度性基础在于世俗的理性化尺度,另一方面其意义共识严重缺失,在这种背景下,宗教通过提供一个意义系统,既可以参与社会秩序的价值根基的整合,也可以进入个体心灵秩序,使人的德性之居在生存论的向度上获得近神之居的支持。在此,基督教的观念可以为中国当代伦理生活的重建提供某种借鉴。
  • [专题研究] 现代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哲学反思
    肖鹰
    2006, (4): 58-6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青春审美文化是当代消费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一种消费性文化。青春审美文化是以电子媒介为生产和传播手段的文化,电子媒介从内容到形式都渗透在其中。青春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青春”的感性化呈现、孩童化趋向、碎片化——非意义中心的文化游戏。青春审美文化具有倡导享乐主义、非个性化和消解历史感等负面性,应在整体文化构建中实施相应的文化对策。
  • [专题研究] 现代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哲学反思
    余开亮
    2006, (4): 66-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然山水审美在六朝成为风尚,这一现象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人与自然山水关系的演变、政治环境与隐逸文化潮流、庄园经济活动的开展、玄佛思想的盛行都促进了自然山水地位的提高,最终促成了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自然山水的形成。
  • [专题研究] 现代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哲学反思
    赵彦云, 余毅, 马文涛
    2006, (4): 72-8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化产业兼顾市场和公共服务的双重导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中国36个省市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结果显示了四个梯队的水平分布格局,上海、广东、浙江、深圳和北京为竞争力最强的第一梯队,但是多数省市的文化产业竞争力并不均衡。竞争力优势分布呈两极分化的态势,广东、浙江等第一梯队的省市,基本上集中了大部分的优势要素,而另外一些较弱省份则集中了大部分的劣势要素。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途径是:注重培养高素质的文化经营队伍;大力发展公共类和艺术类文化产业;强化协会的管理作用;加强管理体制改革;培育大型文化企业集团。
  • [专题研究] 现代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哲学反思
    胡乃武, 刘睿
    2006, (4): 83-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模型分析表明,在“十一五”期间我国会出现中央银行的正常基础货币增加无法满足外汇储备增加的局面,迫使央行只有通过持续发行债券来抵补国外资产与基础货币的差额,这势必会导致恶性的通货膨胀。建议中央银行适当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空间,在适当时候考虑实现我国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完全可兑换。
  • [专题研究] 现代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哲学反思
    崔国胜, 唐忠
    2006, (4): 89-9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目前正处于城乡公共产品统筹供给的关键时期,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蒂布特模型是关于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理论研究,其政策含义是政府要采取促进居民流动的方式来提高公共产品的配置效率。由于该模型所作假设的现实性较弱,其结论和应用有一定局限性。根据流动程度,可以把公共产品划分为可流动公共产品和不可流动公共产品两类,可以通过可流动公共产品的流动来提高公共产品的配置效率。中国目前在城乡可流动公共产品优化配置方面有较大发展空间。
  • [专题研究] 现代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哲学反思
    李火林
    2006, (4): 94-9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协商民主把协商从政治手段上升为制度安排,把协商主体从精英扩展为广大公民,促使现代民主从注重偏好的聚集转向注重偏好的具体形成过程,是一种更具有实质民主意义的新型民主形态。协商民主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协商民主的有效实现形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 [专题研究] 现代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哲学反思
    王秀华, 程瑞山
    2006, (4): 100-1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毛泽东的政治秩序理念中,冲突与和谐都具有价值正当性,各自构成其政治秩序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阶级斗争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为他的一生涂上了冲突论色彩;但同时,讲团结、求和谐也是他的政治秩序构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毛泽东的政治秩序理念中,冲突与和谐如何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和转换?其间得失的经验教训是什么?拓展和深化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专题研究] 现代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哲学反思
    王俊生
    2006, (4): 107-1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国际关系学在方法论方面仍存在很大的不足。我们可以借鉴实证主义的研究思路,采取定量研究的逻辑过程,具体沿用社会学的科学研究方法,同时在方法论、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三个层次上探讨国际关系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的方法。
  • [专题研究] 现代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哲学反思
    姚辉, 邱鹏
    2006, (4): 114-1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生命本身进行所谓的“命价赔偿”是比较古旧的生命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在21世纪的今天,重新提出“命价赔偿”,以同样遇难却获得不同赔偿来推断出“同命不同价”的结论,是一种误导。死亡赔偿制度所采法理基础有继承主义和固有损害主义之分。当前中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采用了一种“改良”了的继承主义。个中不太成功的改良被视为“城乡二元歧视”的又一体现,招致了所谓“同命不同赔”的责难,有待改进。
  • [专题研究] 现代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哲学反思
    李蓉
    2006, (4): 123-1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刑事诉讼权力配置的均衡不是指侦查、检察、审判三者权力的等量性,而是指三种权力的相互制约关系,足以使其对权利的不合法、不合理侵害降低到最低的一种状态。以此为标准检视我国刑事诉讼权力配置制度之不足,我们认为应当建立和完善如下制度:建立健全检察监督与检察控制机制,促进侦查、检察权力的均衡;完善控诉、审判互控机制,促进控诉、审判权力的均衡;建立司法审查制度,将司法权引入侦查阶段,实现侦查、审判权力的均衡。
  • [专题研究] 现代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哲学反思
    张富
    2006, (4): 132-1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公共行政学界存在着这样一种研究思维路径:以西方公共行政的个性来代替中国公共行政的个性,进而以西方公共行政的个性来代替不同国家公共行政的共性。对后现代公共行政的盲目推崇就是基于如此的逻辑。后现代公共行政实际上是基于质疑、批判的立场对现代公共行政的一种反思和警醒,这绝不意味着后现代公共行政可以与现代公共行政分庭抗礼、并驾齐驱,更不是以否定和取代现代公共行政为目的。从本质上讲,后现代公共行政仍然没有脱离理性认知和官僚科层制的框架。在研究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时,应切入现实的中国经验。
  • [专题研究] 现代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哲学反思
    蔡立辉
    2006, (4): 138-1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创新理念、人本主义理念、效率理念和服务理念是推动世界各国在政府公共管理中普遍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因素。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政府管理创新,实现跨部门业务与服务的整合,再造行政业务流程,提高行政效能与政府服务质量,是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中信息技术应用与行政改革一体化的集中表现。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家们对政府管理创新与信息技术应用之间的相互影响应进行重新思考,不仅要重视信息技术对于政府公共管理的影响,而且更要重视工业经济时代形成的行政观念、行政理论、行政官僚体制对于信息技术有效发挥作用的障碍。信息技术并不会自动地导致政府公共管理发生深刻的结构变化,信息技术只有在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的行政理念的支配下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深刻阐述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政府管理创新的科学内涵、发展目标、应用原则与具体任务,并探究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政府管理创新的对策建议,就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专题研究] 现代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哲学反思
    华林甫, 成崇德
    2006, (4): 146-15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目前省制讨论中,划小省区乃大势所趋,但如何分省则暂付阙如。中国历史上的分省模式可以归纳为三类,即省内分家式、邻壤切块式、边疆开发成熟式。元代以来所有分省实例的经验与教训表明,在省区划小的工作中应该以省内分家模式为主,而对由相邻两省或两省以上接壤地区析出新省的模式则需持谨慎的态度,要充分考虑该地区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
  • [专题研究] 现代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哲学反思
    白春阳
    2006, (4): 153-1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6年6月17—1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教学与研究》杂志共同发起的“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召开。这是我国哲学界第一次以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全国性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兼哲学院院长冯俊教授出席会议并作了讲话。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70多人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时代主题畅所欲言,重新解读马克思等经典作家的有关思想,挖掘梳理人类思想史上有关社会和谐的宝贵遗产,深刻分析当代世界和我国现实生活中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种种因素,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意见。
  • [专题研究] 现代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哲学反思
    任晶晶
    2006, (4): 155-1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国关系是一个涉及国家双边和多边关系的多层面、多角度的复合体系。自近代以来,大国关系始终在国际关系格局中居于核心地位,其发展和变化一直对世界形势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观察大国关系的动向是把握世界形势发展变化的关键环节。为通过资源整合、知识共享和思想砥砺来推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中国国际问题论坛2006:大国关系与世界秩序”于2006年6月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国内外国际问题教学和研究单位、有关国家驻华使馆等机构的百余位国际问题专家围绕大国关系与世界秩序的主题进行了热烈、深入和富有成果的研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