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1000-5420  CN 11-1476/C

过刊目录

  • 2005年, 19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5-09-16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胡锦光
    2005, (5): 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89年4月4日,全国人大通过了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行政诉讼法》,它标志着将行政诉讼作为一类独立的诉讼来认识,更标志着久远以来一直沿袭的"民不可告官"的观念的彻底破除。这部法律的实施促进了人权保障观念和法治观念在中国的进一步生成,更在制度层面直接推动了政府依法行政的步伐,提升了政府的法治化程度。可以说,这部法律在促进我国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但是,这部法律毕竟制定于改革开放初期,受当时各方面认识和观念的局限,在一些制度设计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缺陷。
  • 论文
    莫于川
    2005, (5): 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行政诉讼法》亟须作出适当修改,在修法过程中应贯彻公民合法权益保护优先的原则,注重研究解决如下制度创新与改进的课题: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应作为行政诉讼立法的首要目的,行政争议解决机制应坚持司法最终性,应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行政诉讼参加人范围和行政诉讼救济范围,行政诉讼立法应兼顾公平与效率,以更有效地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 论文
    胡锦光
    2005, (5): 9-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修改《行政诉讼法》时,应当改变原有的排除对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规定,而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中。法院应当享有对部分行政法规及所有的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权;原告和第三人既可以在起诉时也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向法院提出对抽象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请求;法院在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时,应当奉行合法性审查原则、附带性审查原则和拒绝适用原则。
  • 论文
    杨建顺
    2005, (5): 16-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要从根本上解决法院的判决、裁定反反复复,一个案件多个判决、裁定的状况,就行政诉讼而言,必须真正确立行政诉讼判决的既判力,树立法院的权威。从比较法的视角看,确立行政诉讼判决的既判力,有必要解决以下问题:行政诉讼判决的类型和效力;行政诉讼判决既判力的效力范围、制度根据以及与其他相关原理的关系;行政诉讼判决的既判力的标准时间;行政诉讼判决的既判力与判决的不当取得之间的矛盾。
  • 论文
    庄福龄
    2005, (5): 23-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础理论研究直接关系到哲学的巨大前进和哲学的命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已经为基础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
  • 论文
    欧阳英
    2005, (5): 30-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尽管实践是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概念,但长期以来,对于实践活动形式,我国学术界却没有进行推进性研究,并且对萨特的"个体实践"概念持拒斥态度。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个体是最为基本的行为单位,因而,承认以个体为主体的实践形式(即个体实践),与承认以集体为主体的实践形式(即集体实践)一样,都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
  • 论文
    邬焜
    2005, (5): 36-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空观都是时空割裂的简单性静态时空观。如果将演化和信息的观点引入对时空结构关系的考察,我们将会发现时空的具体的内在融合的复杂性关系。这就是事物在普遍的相互作用中所实现的时空转化中的信息凝结效应,并进而导致时间的空间化和空间的时间化。当代分形几何学以及超弦理论进一步揭示了时空结构的多层级缠绕、跌宕起伏的不规则、非均匀、非连续、非光滑的分维特征。
  • 论文
    何光沪
    2005, (5): 44-5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代世界的冲突,要求世界各大宗教和平共处和友好对话;而宗教对话滞后的一大原因,是未能找到共同的宗教哲学基础。如果我们考察东西方各大宗教的哲学论述,并对它们的世界观进行深入的本体论思考,则不难发现,至少在作为过程的世界、运动的和有机联系的世界、多元的和根本统一的世界等方面,世界各大宗教的确是可以相通的,换言之,宗教之间的对话是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的。
  • 论文
    高培勇
    2005, (5): 53-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从2005年起,中国财政政策的基调由"积极"转向"稳健(中性)"。不过,在经历了7年之久的积极财政政策实践之后,加上一系列体制性缺陷的约束,财政政策的转向操作异常艰难。形势的急剧变化,固然使得稳健财政政策终于破冰而出,但在现实的条件下,它的作为空间相当狭小。故而,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不会一蹴而就,而是要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推进改革将是其所可能采取的所有举措的一条主线。其中,税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农村改革,又是它所应着力推进的重点改革项目。
  • 论文
    吴晓求
    2005, (5): 63-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金融体系形成的外部影响因素、金融功能的内生演变和金融体系的微观结构变迁等角度进行分析,中国金融体系演进的长远战略目标应该是构造一个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以最大限度地分散风险,保证金融体系有足够的流动性,实现经济增长的财富效应和存量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国20多年的金融改革所透视出的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和金融活动的市场化这两大基本特征,实际上正在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形成创造必要的条件。
  • 论文
    杨国亮
    2005, (5): 71-7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出发,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以归结为低成本优势和差异性优势。传统的企业竞争优势主要源于大规模生产的低成本优势和以质量差别为主的差异性优势。在新时期,为适应竞争环境和条件的变化,精益生产模式在大规模生产条件下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灵活的专业化生产模式在中小规模生产条件下努力实现产品的多样化(差异化)。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旨在定制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实现两种优势的结合,是21世纪企业竞争理论的新前沿。
  • 论文
    李景治
    2005, (5): 78-8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中西方执政党执政方式进行比较,从中找出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我们不能全盘照搬西方政党体制和执政党执政模式。但是作为政党,其活动、发展乃至执政亦有其共同的规律。我们要主动研究并遵循这种规律以加强执政党建设。中国的执政党建设必须走改革与创新之路,包括构建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认可"机制和评估体系;进一步研究党在国家和社会两个层面的角色定位及其发挥作用的方式;科学规范党、人大、政府的职权;创新监督体制。
  • 论文
    杨光斌
    2005, (5): 86-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制度变迁理论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有关制度理论,在诺思对有关国家研究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在世界历史的转折时期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法国、西班牙和英国的不同的命运。在历史的关键时期,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胎死腹中的直接原因是专制主义宰制的结果;西欧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也直接取决于该国的政治形式,否则工业革命应该首先发生在客观条件更优越的西班牙而不是英国,英国也难于取胜对法国的争霸战争。比较研究再次验证了制度变迁的历史逻辑:经济增长取决于以产权为核心的制度安排,而产权的背后是政治制度。
  • 论文
    辛鸣
    2005, (5): 95-1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哲学视野中的制度评价需要确立三个标准:合理性标准、合法性标准和现实性标准。制度的合理性标准是指制度是否具有逻辑的一致性,制度的内容是否符合制度的内在规律,着眼于制度效率;制度的合法性标准是指制度是否具有存在的法理基础,制度的价值选择与目标定位是否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着眼于制度公正;制度的现实性标准则是指制度是否具有可实现性和可操作性,制度实施成本的高与低,着眼于制度的实现能力。
  • 论文
    黄嘉树, 林红
    2005, (5): 103-1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中国与世界互动的大背景下审视台湾问题,首先应对我国外交活动中的涉台问题进行分类与细化分析。中国外交因台湾而引发的难题大致有传统意义上的外交代表权之争、台湾拓展与某些国家的政治和军事关系而引发的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外交冲突、台湾加入国际组织的问题和国际经济与文化领域存在的涉台问题等。而这四类难题的出现与国际社会对台湾问题的政策和态度密切相关:许多国家不断发展对台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对台策略以"政经分离"为基调,特别是近年出现"以经促政"趋势;部分国家事实上认同了台湾的"政经实体"地位;"维持现状"、"避免用武"日益成为多数国家对台湾问题的首选方案,等等。这些都构成中国处理台湾问题的国际压力。中国一方面需要努力使"和平统一"方针和对台政策得到世界各国更多的理解与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认真考虑世界各国对台湾问题的意愿和诉求,在维护中国主权完整的前提下做必要的政策调整。
  • 论文
    张昕
    2005, (5): 111-1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冷战的结束、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以及福利国家行政改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政府再造运动方兴未艾。一定程度上讲,该项运动的本质就是突破政府官僚体制在公共物品和服务供给方面的垄断地位,以便解决由于政府不断增长所导致的财政危机,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公共需要。然而,世界范围内的政府再造运动似乎缺乏一致性的知识建构。在新混合经济的制度框架中,市民社会、市场经济和政治国家之间呈现出分工与协作的关联性结构。该制度框架不仅有助于审视政府干预的适度规模和范围,而且也有助于阐明政府再造运动的未来走向-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可抉择供给体制。
  • 论文
    陈天祥
    2005, (5): 118-1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掀起了政府再造的浪潮,政府人事管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表现为公务员的政治倾向加强、灵活雇佣关系出现和人事管理职能改变等。这些变化对传统公务员制度的政治中立原则和职务常任制造成极大的冲击。
  • 论文
    孙柏瑛
    2005, (5): 124-1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公民参与是现代国家政治生活和政府公共政策过程不可或缺的部分。公民参与形式的设计和选择直接关系到参与的结果及有效性,进而影响到公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尽管公民参与形式选择的有效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人们仍可以采用一些规范性标准来评价公民参与形式的有效性,从而有助于公共管理者在不同的政策背景和目标下,理性地对公民参与形式做出选择。
  • 论文
    陆贵山
    2005, (5): 130-1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历史主义社会文化思潮的出现,标志着当代西方学术思想的一次重要转向。新历史主义的基本理论是"互文性"理论。新历史主义实质上是一种与历史发生虚构、想像或隐喻联系的语言文本和文化文本的历史主义,带有明显的批判性、消解性和颠覆性等后现代主义特征,强调主体对历史的干预和改写。新历史主义的出现是对传统的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双重反拨,它突破了文学学科的森严壁垒,拓展出多维的研究空间,走向开阔的跨学科研究。新历史主义与文化研究相结合,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倾向性和意识形态性,具有既消解又补充历史唯物主义的双重性。
  • 论文
    孙敏强
    2005, (5): 137-1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庄子标举的"流光其声"境界,既是他意想中宇宙人生的完美表征,亦可视为对未来整个美学时代诗意的期盼和预言。"流"是艺术之流,是"韵"的节奏和旋律,是艺术生命流动、运行的审美状态,是自由流畅的线性运动和回环往复的生命韵律;"光"是艺术之光,是"韵"的音色和音调,是艺术生命流动、运行的审美属性,也是宇宙自然与审美主体心性相映发的光辉与光明。庄子由此构成了他心中和笔下、艺术与人生通体透明的宇宙。
  • 论文
    张广生
    2005, (5): 142-1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对国际秩序认知的变化与其自我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值得关注。国家身份的认同不仅是共时性结构的产物,更重要的是历时性社会变迁的后果。理解中国自我身份的形成,就必须考察国家生存的斗争与其自我认知的努力之间的历史纠结。"全球化"的力量正在把民族国家这一曾经被视为同质的社会空间打碎,并依照自己的需要进行"地方化"的重组。在这样的世界中,"谁才是现时代的我们"这一追问再次发生。
  • 论文
    邓新文
    2005, (5): 149-1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士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不仅有其特殊的社会地位,而且在文化上也有其特殊的意义与特殊的价值。当前学术界和普通民众对士的理解,基本上是一种社会学和历史学的理解。这种理解基本上是从士作为一个知识群体在历史上的表现和功能,即从"相"和"用"两个维度进行的,对于士之为士的"体"却缺乏深切透辟的体认。之所以选取马一浮作为省思士之为士的典型,不仅因为他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最孤寂、最笃实地恪守了士的精神,而且因为他对士的本质有与孔子不一不异的论述。
  • 论文
    赵英军
    2005, (5): 155-1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金融理论研究中,尽管金融经济学家们已经提出了许多引人注目的理论,但是有一个共同的难题一直困扰着他们,那就是他们的理论离现实越来越远。作为致用之学的经济学,在对金融现象进行分析时,沿着其对经济问题观测的一贯思路,提出了著名的有效市场理论。这一理论是现代金融学的理论基础,MM定理、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套利定价理论等都建立于这一理论假说之上。但正是这一理论,在面对为什么股票价格时而会出现所谓价格泡沫、时而又会被严重低估这类非常浅显的问题时却被难倒,因为用证券自身的风险与收益的对应,只能解释这类现象中的一部分,而无法解释全部。由于现实经济生活中这类现象大量存在,所以需要新的理论来解释这些现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