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
特邀主持人王文
2019, 33(4): 1-1.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明确提出“共建绿色丝绸之路”,要充分考虑沿线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和需求,与合作伙伴共同探索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的合作模式。中国近年来快速推进国内和国际绿色金融发展,并推动“一带一路”投融资绿色化,助力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我们遴选了三篇论文,从
绿色金融与“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与中国对外投资的绿色化进程、
“一带一路”绿色投资标尺和绿色成本效益核算三个方面,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从中国缘起到“一带一路”需求、从理论探索到实践发展,
评估“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并对“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共生发展新时代进行展望;
反映我们对 “一带一路”投资绿色化的重要性、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的思考,分析“一带一路”对绿色金融发展的需求、中国对“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发展的带动情况;
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探讨投资活动绿色属性的界定、绿色金融标准的制定,讨论绿色成本、效益的投资评估方法学,再从“一带一路”的角度提出结合绿色成本、效益的绿色评级和财务评价方法,并介绍实际应用。
曹明弟、董希淼的《绿色金融与“一带一路”倡议:评估与展望》一文,介绍了中国发展绿色金融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在“一带一路”上推动绿色金融交流与合作的努力,为绿色投融资提供适宜于绿色金融发展的思想氛围和制度基础;分析绿色金融在“一带一路”生根发芽的情况,描述了主要以中国牵头拉动、一些国家和地区自主融合到“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发展中来的局面。文章指出,着眼于“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的巨大需求,发展绿色金融,需要相关国家加快发展步伐,齐心协力,充分发挥绿色金融的优势,推进“一带一路”绿色金融进入共生新时代,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王文、杨凡欣的《“一带一路”与中国对外投资的绿色化进程》一文指出,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的根本之策。全球可持续发展进入了以绿色、低碳经济为主驱动力的新阶段,绿色投资逐渐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发展新动能,与环境、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已影响到世界新秩序转变。中国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支持国内绿色产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建设“绿色丝绸之路”,推行投资绿色化,发展绿色金融,是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的深刻体现,契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随着“绿色丝绸之路”的深入推进,绿色文化和绿色价值观的逐步建立,必将推动更多绿色投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以及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产品和工具聚焦于实体经济发展和跨境绿色发展,助力改革全球投资治理环境,支持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经济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莫凌水、翟永平、张俊杰的《“一带一路” 绿色投资标尺和绿色成本效益核算》一文,探讨界定投资活动绿色属性的量化方法,分析如何在投资评价中合理体现“绿色成本和绿色收益”,把投资活动是否产生额外的绿色效益作为识别绿色属性的首要依据。在绿色性评估中考虑环境可持续和财务可持续的统一,将绿色效益、绿色成本、绿色收益统一到同一维度,对投资活动的绿色化程度进行评估。将绿色效益货币化变成绿色收益作为项目投资收益的一部分纳入投资财务评价,解决绿色投资成本内化、效益外化的矛盾。在绿色供应链成员(上游供应企业、投资企业和生产企业)中分配绿色成本和绿色收益,可以真实反映绿色投资成本和收益回报的比例关系。作者建议开展“一带一路”绿色投资评估的试点、示范,建立绿色额外成本分摊、绿色收益分享机制和“一带一路”绿色投资战略联盟。文章强调,金融产品的创新要转向为绿色供应链和绿色投资联盟服务,建立绿色投资评估的技术支撑体系和推动绿色评估机制的国际合作和互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