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评介
吕普生
2018, 32(2): 171-172.
索尔斯坦·邦德·凡勃伦(1857—1929)于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
李风华重译的该书中文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是一本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其学术和社会影响远远超出制度经济学、消费经济学和经济演化论,扩展到社会心理学、女权主义和教育学等领域。当代经济学传统往往把《有闲阶级论》视作制度经济学的开创性著作,却忽略了它的正题——对于阶级分化的深刻分析和对于有闲阶级的大力批判。该书从社会心理和制度演进视角探讨了有闲阶级的掠夺性和歧视性本质以及这种阶级属性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作用。
(1)阶级分化的社会心理起源。凡勃伦把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归纳为蒙昧、野蛮文化、准和谐及和谐共处四个时期。有闲阶级萌芽于野蛮文化时期的较低阶段,后来又演化为原生性有闲阶级和代理性有闲阶级,其中代理性有闲阶级是下层阶级中的部分劳动者为了展示原生性有闲阶级的地位而代理部分休闲与消费功能。上层阶级的首要特征是免于劳役,下层阶级则从事劳役性职务。功勋和杂役之间的区分,是一种对不同职务的歧视性区分:那些列入功勋一类的职务被界定为有价值的、荣耀的、高贵的;而列入杂役一类的职务则隐含着屈从或投降。为了获得功勋类职务并赢得荣誉,人们就需要展开攀比式较量。随着男性活动的功勋色彩越来越浓厚,通过竞技赢得功勋就演化为通过掠夺赢得功勋。这是非劳役性职务与劳役性职务形成歧视性对比的心理基础,也是当代社会阶级分化、阶级歧视和阶级剥削(掠夺)的社会心理渊源。
(2)有闲阶级的掠夺性和攀比性。在文化演进过程中,与有闲阶级一并出现的是所有制,其早期形式表现为男性对女性的所有权。与新古典经济学派对于私有制形成的解释不同,凡氏认为,不断追求财富以积累私有财产的根本动机是攀比及其带来的荣誉感。个体之间的歧视性攀比构成了私有制的心理基础和原始动机。这种攀比性的财富占有最初被视作族群成员成功掠夺外族战利品的明证,而后来则被视作族群中某些成员比其他成员更有优势的证明。随着掠夺性活动越来越少并逐渐被劳役性活动取代,积累金钱财富比掠夺战利品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优势和成就。在金钱攀比的过程中,没有人能够确保自己的财富永远保持优势地位,因此,人们也永远不会停下财富竞逐的步伐。
(3)有闲阶级通过炫耀性浪费证明金钱优势。有闲阶级证明其金钱优势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炫耀性休闲和炫耀性消费。休闲生活是金钱优势的最简洁、最确凿的证明,炫耀性地免于劳役成为金钱优势和博取声望的公认指标。严格的礼仪规范是炫耀性休闲的一种有效方式,用以区分不同等级的身份地位并为其休闲生活提供足够的证明。上层阶级为了实现和证明其休闲生活,需要提供私人服务的贵妇、随从、家庭奴仆和贴身奴仆等附属性休闲阶级。专业化的消费活动是有闲阶级财富优势的另一种证明,不仅他们的生活消费远在维持生存必要和健康所需的最低限度之上,而且他们所消费的物品都是经过挑选和特殊化的商品。总之,炫耀性休闲和炫耀性消费有着相同的攀比动机和博取荣誉的功效,因为二者都具备浪费这一共同要素,前者浪费时间和精力,后者浪费物品和金钱。
(4)炫耀性浪费成为现代社会的礼仪标准。在凡氏看来,“炫耀性浪费”已经成为指导现代社会消费行为的基本礼仪标准,而且这个标准还是弹性的、无限扩展的。确定礼仪性消费标准的恰恰是在社会地位、财富和权力方面都属于最上层的阶级,他们定义了何种生活方式才算得上得体的、荣耀的生活方式,并通过规范、示范和教诲去影响其他阶级。每一个阶级都会忌妒和攀比高一层次的阶级。在工业社会中,这种攀比倾向直接通过金钱财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因而金钱攀比或者说炫耀性浪费就成为当前西方文明社会的基本生活与消费准则。
此外,凡勃伦还讨论了有闲阶级的保守性、复古性和掠夺性精神特征,这主要表现在尚武精神、信赖运气、宗教崇拜等方面。凡勃伦深刻地分析了有闲阶级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的社会心理渊源,揭示和批评了有闲阶级的掠夺性、攀比性和虚荣性本质。重读《有闲阶级论》,我们可以从其深刻的阶级批判中挖掘出重要的当代价值。
其一,发现并重视贯穿《有闲阶级论》的阶级分析方法和阶级批判立场,挖掘其学术研究价值。凡勃伦从职业区隔和消费经济视角将社会阶级序列划分为有闲阶级、劳动者阶级和游手好闲之徒,他还根据经济依附关系,把有闲阶级进一步区分为原生性和附属性有闲阶级,前者是真正的上层阶级,而后者存在的目的是彰显上层阶级的金钱优势和荣誉地位。凡氏的批判对象主要是原生性有闲阶级,附带地批判了游手好闲之徒。对于附属性有闲阶级则分类对待,对于劳动者阶级,凡氏总体上持维护态度。凡勃伦从四个层面对有闲阶级本质特性及地位作用进行了批判。一是有闲阶级的掠夺性、攀比性、歧视性对比本质和免于劳役特点,这是最为根本、最为重要的本质揭示和阶级批判。二是有闲阶级的保守特质及其对社会制度和文化的深远影响。三是有闲阶级对于集体利益、经济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四是有闲阶级制度产生了强制性的阶级依附和剥削关系。应该说,凡勃伦从消费角度对阶级依附和阶级剥削的深刻洞察,与马克思从生产关系角度对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无情揭露,具有共同的阶级批判功效和相互补足的研究空间。从理论发展角度看,未来还可以通过对比或融合凡勃伦与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方法,推动阶级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其二,汲取《有闲阶级论》批判社会不良习气和炫耀式浪费之风的思想养分,发挥其促进自我反省的社会价值。凡勃伦深刻洞悉了炫耀性休闲、炫耀性消费的社会心理根源,揭示了暗含在这类浪费行为背后的歧视性攀比心理,而且发现这种攀比之风和金钱准则弥漫在社会各个阶级、各个群体当中。此外,炫耀之风和金钱准则还浸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种金钱崇拜和消费模式广泛而深远地影响着人们的责任观念、审美观念、宗教观念和真理观念。时至今日,炫耀性消费之风和金钱崇拜习气依然随处可见,凡勃伦对于消费心理的透彻分析,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三,综合《有闲阶级论》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挖掘其在当代高校通识教育当中的积极意义。尽管凡勃伦对于阶级分化、阶级掠夺以及阶级依附根源的分析,都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所差异,但这些研究对于补充和丰富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具有借鉴价值。在未来的社会理想方面,凡氏并没有为我们提供一种社会生活的理想图景以及达到社会理想的有效途径,但他却深刻地剖析和批判了一种反面的社会生活模式。他对于有闲阶级掠夺和攀比本性的有力批判,对于社会各群体炫耀式浪费恶习和攀比之风的无情抨击,对于华而不实和追求高价的社会品位的深刻揭露,在当今喧嚣浮躁的社会风气下,仍然是一面宝贵的反光镜,照射出社会中的虚荣和丑陋一面。据此可以考虑把这部兼具学术和教育价值的《有闲阶级论》列入高校通识教育的经典读本,鼓励当代大学生从中汲取有益的思想营养。当然,受历史的局限,《有闲阶级论》也并非至善至美,凡氏有关商业地位、人种特质、体育竞赛以及人文科学的讨论和评价,都还有值得商榷之处,需要读者仔细甄别,但这并不影响《有闲阶级论》作为一部经典学术著作和公共教育读本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