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1000-5420  CN 11-1476/C

过刊目录

  • 全选
    |
    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
  • 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
    姜萌
    2017, 31(5): 1-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近现代史学史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有薄弱之处。研究主题上,史学教育比较薄弱;时段上,20世纪40年代迄改革开放还有很多留白。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资料室搬迁时,意外发现了一份珍贵手稿——《史地系小组漫谈对课目的意见(共两组)》。这份产生于1949年年初的材料,内容不仅涉及稀见的革命根据地史学教育开展情况,还直观地反映了1949年前后中国史学正在发生的变动。这份文献表明,华北大学的史学教育源自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继承了华北联合大学的课程设置思路和北方大学的师资力量。通过对华北大学史学课程设置及授课情况的梳理,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华北大学的史学教育既是“战时教育”、“战时史学”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深刻影响了史学教育模式在20世纪50年代的快速改移,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影响深远。革命大学教育者坦诚积极的精神,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宝贵财富,也是当今大学教育者应当继承发扬的优秀遗产。
  • 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
    杨伟
    2017, 31(5): 12-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文艺理论研究班(简称“文研班”),不仅对当时的文艺理论与批评产生巨大影响,而且还为新时期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培养了一批领军性人才。研究“十七年”文学史,就要关注“文研班”现象。在首届“文研班”学员开学典礼上,周扬正式宣布何其芳为“文研班”班主任。在“文研班”,何其芳以“广而专”的教学理念要求学员。
    何其芳以学者的大度与执着体现了特殊背景下政治与学术的共时存在。
  • 哲学
  • 哲学
    张立文
    2017, 31(5): 21-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有辉煌的话语走出去的历史,曾形成汉语文化圈,甚至影响到欧洲。中国人的禀赋是善于智能创造,在世界文明古国中永继不断,独占鳌头。然近代以来,中国落后挨打,丧失了话语权,一切以西方标准为真理,在“打孔家店”的冲动下,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照着西方哲学之谓哲学讲,不能自己讲民族的哲学思想。今天,我们应该自定界说,自立标准,建构具有中华特色、风格、气魄、神韵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根据中国哲学思想实际,自下定义,度越西方哲学定义,发己之声,言己之事,以拥有自己哲学思想的话语权。中华民族哲学思想在与世界各民族哲学思想话语体系融突和合的大视域里,在人文价值的时态、空态纵横碰撞、互动互补中,互相尊重、借鉴,必定能开出新生面、新体系、新话语。
  • 哲学
    唐代兴
    2017, 31(5): 27-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伦理信任的实践形态,表征为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信任和美德信任;伦理信任的社会功能,抽象为统摄制度规训与人文精神、历史情感与生存想望、个性自由与生存担责的社会精神秩序内稳器。伦理信任解构的深层机制是人成为人的神性消解、人性扭曲,其社会运作机制是“财富—权力”社会结构对“平等—公正”分配机制的解除。伦理信任的社会化建构之成为可能,需要人性觉醒与神性守望的有机统一、信仰与哲学的共生性融通、“权利—权力”相博弈的社会结构与“平等—公正”分配的社会机制互为规范。
  • 哲学
    黄晶1,江娅2
    2017, 31(5): 35-4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康德道德哲学论证了人的崇高和伟大,这种崇高和伟大就建基于占据着康德道德哲学核心位置的尊严这一概念之上。然而,马克斯·舍勒通过对康德道德行动的现象学分析,隐约揭示出康德道德哲学中的尊严概念背后可能隐含着某种精巧的伪善。康德尊严概念的一个本质要素在于配得性,而正是借助配得性的运用,伪善才成为可能。沿着舍勒的思路,同时结合对康德配得性概念分析,可以揭示出这一为舍勒所未明言但已经包含在其相关著述中的命题,即康德的尊严概念中隐含着某种精巧的伪善。
  • 哲学
    沈永福,邹柔桑
    2017, 31(5): 43-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当前的社会诚信建设中,传统诚信尤其是儒家的诚信伦理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可供借鉴的历史资源。中国传统诚信孕育于自然经济与乡土社会结构,受制于家国同构的政治伦理模式,内化于礼治为本的社会治理模式,涵养于儒家思想为宗的价值文化系统。传统诚信的维系需要政治与道德一体化的相向而行,需要系统化的道德教化,需要主体的自觉修养,更需要制度化的维护。考察传统诚信的运行机制,不仅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解析传统诚信的特质,而且可以为今天的诚信建设提供历史镜鉴,促进传统诚信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 经济学
  • 经济学
    郑新业1,张阳阳1,黄阳华2
    2017, 31(5): 51-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历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当前面临的经济问题,包括增长动力不足、供需错配、收入差距扩大、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本质上属于结构性问题。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宏观调控两大政策工具进行的比较和分析表明,中央的、反周期的及总量性的宏观调控工具难以解决甚至会加剧这一问题。因此,需要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宏观调控进行分工与互补,即宏观调控侧重“稳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负责“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通过二者的协调互补以确保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 经济学
    郭豫媚1,陈彦斌2
    2017, 31(5): 60-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预期管理已成为发达国家中央银行使用的重要货币政策手段之一,央行引导预期的能力会显著影响货币政策的调控效率。然而,我国央行的预期管理实践还存在诸多问题,引导公众预期的能力较弱。究其原因,一是货币政策目标过多,不利于预期的形成;二是货币政策定位不明确,增加了市场形成预期的难度;三是货币政策信息披露较为滞后,容易误导市场预期;四是央行与市场沟通的信息不够充分。基于此,我国央行应从多方面入手加强对预期的引导,包括:进一步减少并明确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加强央行与市场的沟通;注重提高央行的研究能力;增强央行独立性。
  • 经济学
    刘晓光1,刘元春2
    2017, 31(5): 68-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工作年龄人口出现拐点性变化,“人口红利”加速衰减,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潜在经济增速的下滑。有关两种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方案对劳动力供给和经济增长的潜在影响的研究表明,现行定义下的中老年群体还有很大的供给潜力,可以通过实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提高劳动参与率而释放规模可观的“夕阳红利”。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能够显著提高劳动力供给和经济增长,特别是政策实施的前5期,每期可带来城市劳动力供给增加200万~300万人,拉动GDP增长超过05个百分点。这能够有效缓解工作年龄人口减少对我国劳动力供给和经济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实现从注重数量的一次人口红利向注重质量的二次人口红利转换提供宝贵的窗口期。
  • 法学
  • 法学
    邵明1,曹文华2
    2017, 31(5): 80-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当今国际社会,当事人诉讼程序基本权被看作宪法基本权或基本人权,包括获得正当程序诉讼权和诉讼处分权。法律应当根据正当程序保障原理、安定性原理和比例原则等,对当事人行使程序基本权或诉讼权利设置合法要件。保障程序基本权是主要方面,所以当事人滥用程序基本权的构成要件应当严格。
  • 法学
    韩立余
    2017, 31(5): 89-9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法律解释是争端解决过程中对相关法律规则范围和内容的澄清。在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实践中,专家组特别是上诉机构在遵循一般解释原则的基础上,为实现争端的满意解决,基于争议的特定事实对法律规则进行“实事求是”的解释,建立抽象规则与鲜活事实之间的关联性和参照性。作为一种应用性解释,实事求是解释法以传统的文本解释方法为基础,对传统的文本解释方法予以补充,促进争端的积极和满意解决。国内争端解决实践中实际上也存在这种实事求是解释法,即基于个案事实来寻求三段论推论中的大前提。
  • 传播学
  • 传播学
    贾文山1,江灏锋1,赵立敏2
    2017, 31(5): 100-1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跨文明交流、对话式文明与包容性的世界秩序是一脉相承、循序渐进的。跨文明交流是文明对话形成的具体过程,对话式文明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硕果。对话式文明又是多元包容性世界秩序构建的基础。它们最终指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代跨文明关系的话语体系包含五类不同的子话语系统。从文明冲突话语、一元同化话语、文明的折中式话语、中华文明一体多元话语,再到对话式话语的转变,说明人类日益认识到文明间对话的重要性。中国的三期文化大融合是从跨文明交流中形成对话式文明的典型案例,对于今天世界文明间的对话与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传播学
    刘琛
    2017, 31(5): 112-1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公元前5世纪的波斯帝国到当今的全球化时代,国际传播在研究和处理国际问题中的重要意义一再得到历史验证。国际传播理论发端于西方,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很多理论观点需要进行重新梳理和评价。与大众传播等其他传播形式相比较,国际传播的突出特点是涉及国家核心利益,带有鲜明的战略目的,追求改变效果,是国家间、地区间综合实力的新的展示方式。国际传播理论的发展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既有国际传播理论成果的突出贡献是立足现实需要,提炼了国际传播的若干重要的一般规律且形成了体系;存在的局限性主要是受到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过于强调竞争,对融通与互鉴重视不够。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国际传播理论需要具备更加宽广的视野,才能有所突破和创新。
  • 文化
  • 文化
    范玉刚
    2017, 31(5): 122-1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任何理论都关乎现实,从理论生成性来看,每一种理论都有其生成的语境和发生作用的界域,理论建构的有效性与理论的偏颇显现于以现实为轴心的敞开中,从而彰显了理论话语体系建构的语境意识和反思维度。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体验。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建构中国理论话语体系,需要立足多重视野的中国审美经验及其方法论创新。
  • 文化
    高薪
    2017, 31(5): 132-1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7世纪的法国古典主义画家普桑曾就艺术品的观看提出过一个令人难解的条件:距离。对这一问题的解答使我们走向本雅明的“光晕”概念以及李格尔的“心境”概念。在这一问题谱系中,距离乃是开启审美静观的条件,这种审美静观包含了不同于一般观看的许多特质,它具有使物回看观者的能力、无功利性,以及观看的永不知足性等等。而且,静观是使艺术品产生效能的根本原则。本雅明和李格尔不约而同地将这种特殊观看的培植追溯到其宗教性的起源,借助阿甘本有关宗教的论述,以及宗教与仪式的“隔离”和“禁忌”操作分析,来揭开审美静观的诸种谜题,并理解其在现代社会所遭受的种种批判;与此同时,这一揭示也预示了审美静观在新的个体伦理学视角下所孕育的解放性功能。
  • 文学
  • 文学
    徐正英
    2017, 31(5): 141-1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上博简《孔子诗论》“大雅”论简残严重,学界皆略而不论。根据对残简阙文性质的推测,所缺简文文字当为“《大雅》盛德也,多言\[周\],□□□□□□□□□□”“\[孔子\]曰:诗其犹平门”“\[有怨王者何如?曰:《大雅》\]是也”。简文的诗学意义在于,“盛德”论揭示出“大雅”文本内容实质是对周民族革故鼎新、除旧布新之维新精神的歌颂;“多言\[周\]”“\[有怨王者\]”概括了“大雅”正反两方面内容性质;“□□□□□□□□□□”启示发现《诗经》四大门类的诗乐分家不同步,孔子时代“大雅”、“小雅”、“邦风”诗乐已分家,而尊贵的“颂”类还一直坚守着乐歌诗三位一体的最后领地。简文还透出另一信息:诗乐分家后,“大雅”“小雅”“邦风”仍可能保留着“徒歌”《诗》之文本的遗风。
  • 文学
    王燕
    2017, 31(5): 150-1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23年,胡适在《西游记考证》一文中提出孙悟空形象来自印度神猴哈奴曼,这是20世纪孙悟空形象研究的一大突破,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学术观点。根据1914年出版的德译《中国童话》,最早将孙悟空与哈奴曼联系在一起的并非胡适,而是德国汉学家卫礼贤。同时,胡适认为《西游记》是一部“童话小说”,这一观点与卫礼贤的相关论述也有着惊人的相似。因此,卫礼贤的学术观点在《西游记》研究史上具有开启先河的重要意义。只是由于胡、卫二人“个人才性”的不同,以及当时中西方“文化转向”的差异,致使胡适在发表相关观点时,没有彰显卫礼贤的学术贡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