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1000-5420  CN 11-1476/C

过刊目录

  • 全选
    |
    学术前沿
  • 学术前沿
    郑功成
    2012, 26(2): 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东亚地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日本、韩国、中国先后以持续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成就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世界。然而,与经济发展并行的东亚地区独特的社会保障实践却并未引起西方主导的国际社会保障学界的重视,在欧美社会保障学者的著作中很难找到东亚地区的影子,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学者的著作则多是在遵从欧美主导的西方社会保障学说条件下解析着本国或本地区的社会保障实践。这种只见欧美不见东亚、只有当代无视历史的奇特现象,是对占世界人口总量约四分之一、占世界经济总量四分之一以上的东亚地区社会保障历史与实践的忽略,是西方主导的国际社会保障学说的重大缺陷。对此,中(含台湾地区)、日、韩三国的部分知名社会保障专家学者于2009年组成一个跨国研究组,对东亚社会保障模式问题展开研究。本专栏刊载的四篇论文,即是这一研究组的部分研究成果,它相对集中地展示了中国学者对东亚社会保障模式的初步理解。
    郑功成教授的《东亚地区社会保障模式论》一文,主要阐述了研究东亚社会保障模式的本土意义与世界价值,强调了当代社会保障研究要有历史观与全球视野,提出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研究不能从“去商品化”等单一维度出发,而要遵循建制理念与福利文化、需求满足与责任承担、制度结构与发展路径等多个维度。该文以广义社会保障体系为分析框架,初步总结了中国、日本、韩国三个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共性与差异,认为东亚国家的社会保障实践确实存在着较为稳定的、区别于世界其他地区的特色,这种特色正是作者肯定东亚地区社会保障模式存在的基本依据。
    林义教授的《关于东亚社会保障模式的理论思考》一文,对东亚社会保障模式及其重要制度化特征进行了梳理,提出了东亚社会保障模式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强调东亚国家和地区应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发展中,扬长避短地探索东亚社会保障模式及其可持续发展道路。文章认为,如果是基于历史比较制度分析框架和文化发展的思路,则东亚社会保障模式与欧美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和特色。尤其是当关注的焦点不是仅仅局限于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技术机制和技术参数,而是深入到制度安排的内核并从文化发展维度进行分析时,则不难梳理出东亚社会保障制度中迥异于欧美国家的重要制度化特征。这种看法较当前国际社会保障学界的主流观点更为理性与客观。
    何文炯教授的《东亚社会保障与欧洲社会保障的差异》一文,从风险管理的视角,将东亚与欧洲分别视为一个整体,在更宏大的范围内进行比较,揭示了东亚国家与欧洲国家在风险管理主体结构、政府目标和风险处理方法三个方面的差异性。文章指出,在人类文明早期,东亚与欧洲社会保障差异不大;进入封建社会之后,两地社会保障差异较大;而到近代,与全球化趋势相适应,东亚与欧洲社会保障又呈现某些趋同的迹象,但差异依然存在。谢琼博士的《从东西方比较看东亚国家社会保障的同质性》一文,着重从东亚地区与欧美国家社会保障的宏观比较出发,寻求东亚国家和地区社会保障的同质性。文章指出,受历史传统、文化、价值取向以及现实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和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影响的东亚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在制度形成目的、建立原则、覆盖对象、提供主体以及发展动力等方面与欧美国家存在着明显不同,这些不同体现了东亚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的同质性。
    总之,包括中、日、韩三国在内的东亚地区是影响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板块,中国的影响力还会持续上升,其社会保障实践不应长期被西方主导的国际社会保障学界忽略。本组论文只是开始,我们期望有更多的学者加入进来,共同探讨东亚国家社会保障的发展路径与独特价值,为弥补当今社会保障研究的先天不足作出应有的贡献。
  • 学术前沿
    郑功成
    2012, 26(2): 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东亚地区社会保障模式具有本土意义与世界价值。看待东亚国家的社会保障,应当具有历史观与全球视野,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研究要遵循建制理念与福利文化、需求满足与责任承担、制度结构与发展路径等多个维度。以广义社会保障体系为分析框架的比较研究发现,中、日、韩三个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较为稳定的地区特色,东亚地区社会保障模式有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 学术前沿
    林义
    2012, 26(2): 10-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有关东亚社会保障模式的研究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但对东亚社会保障模式内涵的理解及是否存在这样一种社会保障模式,仍存在较大分歧。对东亚社会保障模式的研究,应基于历史比较制度分析的框架和文化发展的思路,深入到制度安排的内核并从文化发展维度展开分析,而不是仅仅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技术机制和技术参数的比较研究上。与东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文化传承等直接相关,东亚社会保障模式有着独特的制度化特征,因此,东亚国家和地区应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发展过程中,扬长避短地探索东亚社会保障模式及其可持续发展道路。
  • 学术前沿
    何文炯
    2012, 26(2): 18-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保障是关于社会成员基本风险管理的一项制度安排,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相似性,但也因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有差异。从风险管理主体结构、政府目标和风险处理方法三个方面分析,东亚社会保障与欧洲社会保障之间的差异具有“两头小、中间大”的特征,即在人类文明早期,东亚社会保障与欧洲社会保障差异不大;在封建社会时期,东亚社会保障与欧洲社会保障差异较大;而到近代,与全球化趋势相适应,东亚社会保障与欧洲社会保障又呈现趋同的迹象,但差异依然存在。
  • 学术前沿
    谢琼
    2012, 26(2): 25-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生面临的风险以及影响人生风险的因素在整体上具有相似性,但人类化解风险的机制却会因相关影响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与欧美国家相比,受历史传统、文化、价值取向以及现实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和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深刻影响的东亚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在制度形成目的、建立原则、覆盖对象、提供主体以及发展动力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些不同恰恰体现了东亚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同质性。
  • 经济学
  • 经济学
    吴晓求
    2012, 26(2): 32-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在规模、结构、功能和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力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值的市场,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与日俱增的重要作用。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面临的市场结构因素和经济金融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未来10年(2011—2020)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以上海—深圳资本市场为轴心的中国资本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金融市场增长极,并将上海建设成为全球新的国际金融中心,以此为基础全面推动中国金融体系的现代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为了实现上述战略目标,中国资本市场的政策重心会发生重大调整,将从以需求政策为主向供需协调发展的政策组合转变。
  • 经济学
    黄卫平, 刘一姣
    2012, 26(2): 41-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竞合”是指处于同一产业而又相互独立的企业之间所形成的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是一种可以实现“双赢”的非零和博弈。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贸易是经济合作的初级形式和竞争的直接形式,温特尔主义和全球生产网络成为“竞合”运行的中观平台,各区域、跨区域优惠贸易协定及世界贸易组织则成为“竞合”运行的宏观平台,各经济体之间在展开竞争中合作的同时,合作中的竞争也在不断深化。随着“竞合”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新趋势,中国必须通过加强与其他经济体的分工互补与经济合作,在更深的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通过“竞合”充分利用世界的各种资源,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
  • 经济学
    黄卫伟, 侯艳良
    2012, 26(2): 48-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市场可竞争性对市场竞争性、所有权结构以及市场绩效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但由于其难以度量限制了这一重要概念的应用。运用从资本流动视角发展出的市场可竞争性度量方法,以及基于中国市场实际提出的外部可竞争性和内部可竞争性概念,对2001—2008年期间中国工业总体、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这三种可竞争性指标变化特征的分析表明,中国工业市场可竞争性总体上呈上升态势;可竞争性是比所有权结构更主要的影响行业市场竞争性的因素。内部可竞争性的快速增长正在成为推动工业总体可竞争性提高的主要因素。
  • 哲学
  • 哲学
    欧阳谦
    2012, 26(2): 57-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阶级和国家为核心的宏观政治概念遭到质疑,一种围绕日常权力关系形成的“微观政治”构想脱颖而出。这种微观政治回应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种新社会运动的政治诉求,表达了一种“日常生活的政治”或者“后现代的政治”。福柯的新政治观就是这样一种典型的微观政治构想。他以权力谱系学为基础,着力揭示了微观权力的种种形式,由此重新定义了“权力”和“政治”,提出了微观政治的基本构想。在分析以“圆形监狱”为模型的权力运作机制的过程中,福柯探讨了作为一种自由实践活动的“抵抗政治”的可能性条件,从而建构了一种反本质主义的和多元主义的新政治观。这种新政治观集中体现了西方后现代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倾向。
  • 哲学
    冷成金
    2012, 26(2): 65-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孔子、庄子为代表的先秦儒道哲学的立论方式是“向死而生”,即面对鬼神的不可靠、不可知,在实用理性的观照下,以彻底的悲剧意识为动力,建立起超越生死的哲学体系。“未知生,焉知死”,将鬼神、死亡等只能在理论上悬置的问题在践行中加以解决,斩断了鬼神、死亡与人的价值建立之间的联系;“朝闻道,夕死可矣”将人的全部价值限定于“闻道”,从而超越了死亡;“不怨天,不尤人”,剪除了外在因素,建立起人的自足性;“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把人的目的最终着落在虚灵的“天命”上;“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面对人的有限性建立起的审美人生。这些都是在“哲学突破”时期先秦思想面对理性的限度时做出的“向死而生”的转向,与海德格尔的“为死而在”形成鲜明的对比。
  • 哲学
    邱吉
    2012, 26(2): 75-8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职业规范既是保证职业生活正常运行的前提,也是个体谋取社会利益、追求幸福生活的保证。职业规范蕴含着职业精神的基本内容,而职业精神是职业规范的集中体现,二者紧密相连。用职业规范中隐含的纪律精神引导从业者有效履行职业责任、为职业精神的培育打下良好基础;用职业规范与物质利益的密切关联性引导从业者深刻理解规范背后的合作内涵,自觉践履合作精神;用奉献与幸福的关系引导从业者全面内化并服膺于规范中隐含的职业信念,并在自觉践履职业义务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推动职业活动朝着人类的理想目标前进。
  • 政治学
  • 政治学
    任剑涛
    2012, 26(2): 83-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儒家的理想政治形态是王道政治。王道政治一般被理解为仁政德治。这是一种治道意义上的王道政治。王道政治具有政道含义:它由天道提供正当性来源、由王道保证合法性基础、由王权供给实体化建构,从而将现实政治权力置于严格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审查之下。王道政治是一体三维的立体化政治理论,不是一种平面化的治道设计。王道政治的道德资源丰厚。霸道政治是儒家所轻视的政治形态,但霸道政治的政治建构能力似乎高于王道政治。在王道政治与霸道政治之间,不同文明形态相互之间的矫正功能得以浮现,王道政治应当为人们所重视。
  • 政治学
    张成福, 李丹婷
    2012, 26(2): 95-1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公共治理是实现公共利益的核心途径。公共利益在公共治理中具有的重大功能可以从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和文化四个方面得以体现。公共利益所反映的是,在多元社会的治理过程中,政府与利益相关者在利益和利益分配问题上所达成的共识。在公共治理的过程中,如何体现和实现公共利益,以下几个方面是重要的:公共治理是否尊重了人的尊严和保护了公民的权利;公共治理是否体现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弱势群体利益优先;公共治理是否超越了特殊利益集团、部门、地方和短期的利益;公共治理是否尊重了科学与理性;公共治理的过程是否开放和尊重了民意、遵循了正当程序和社会公认的伦理和道德标准。
  • 法学
  • 法学
    姚辉, 段睿
    2012, 26(2): 104-1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侵权责任法》延续了《民法通则》的规定,将赔礼道歉作为侵权责任承担方式之一种。从赔礼道歉责任承担方式在我国的产生来看,其有一定的历史时代原因;但在现代法的背景之下,该种责任承担方式不仅在理论上争议颇多,而且造成了司法实践中问题重重,其作为一种责任承担方式的合理性值得怀疑,将其从法律责任还原为道德责任实属必要。
  • 法学
    熊丙万
    2012, 26(2): 113-1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产业跨区域转移过程中,支柱企业的非破产性关闭行为很可能给劳动者及社区带来难以逆转的负外部效应,使广大劳动者丧失通过市场交换自由获取维持体面生活所需物质财富的机会,使社区政府丧失消除该负外部效应的能力。围绕“支柱企业关闭行为应否予以管制”这一论题,支柱企业关闭自由论与限制论之间的论争陷入了僵局。对此,可以尝试从社会政治基础的视角,运用民主式私法价值判断新方法来化解该僵局。
  • 科技与社会
  • 科技与社会
    郝苑, 孟建伟
    2012, 26(2): 124-1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方科学文化有两个重要的根源: 一是古希腊文化中蕴含的逻各斯;二是古罗马文化中蕴含的努斯。前者对科学文化的影响主要在形而上层面:它孕育了信奉自然世界理性秩序和规律的本体信念,肯定了人类凭借知识和智慧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的人生理想,为人类运用语言进行自由开放的思想交流做出了本体论的辩护,从而给科学文化以“仰望天空”的精神品格;后者对科学文化的影响主要在形而下层面:它肯定了知觉经验在人类心灵和精神生活中的地位,凸显了改造世界的实践理性,确立了理性合作的社会责任感和共同体意识,从而给科学文化以“脚踏实地”的精神品格。正是这两种精神品格的交融,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西方科学文化。逻各斯与努斯是理解西方科学文化的两个原点。
  • 科技与社会
    王伯鲁
    2012, 26(2): 132-1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马克思在探究资本形态、构成及其运动的过程中,从多个层面剖析了资本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了技术的科学化、科学与技术的资本化、资本的技术化运作等发展趋势。从狭义技术观念走向广义技术观念,是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演变的基本脉络。我们不仅要看马克思说了什么,更要看他试图表达什么,众多论述背后的基本理论是什么。尽管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和论述过广义技术观念,但他晚年的确在广义技术视野下讨论了资本的技术化运作等重大问题。
  • 文学
  • 文学
    陈世丹, 张东昌
    2012, 26(2): 140-1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戴维·洛奇集文论家与小说家于一身,在其重要作品《小世界》中,用后现代主义元小说叙事建构了一个后现代主义浪漫传奇文本。小说文本由“谈这部小说如何成为小说的小说”和“类文本元小说”构成,使关于传统人文批评、解构主义、读者接受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文学本体论等的批评理论探讨转变成小说叙事艺术。同时,作者使用互文手法将高雅的专业知识阐释与表现当代学术界荒诞景观的通俗故事情节并置,讽刺性地质疑文学研究的目的和公共学术批评机构的性质。   
  • 文学
    黄念然
    2012, 26(2): 148-1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建构是中国几代学人不断寻求其实践形式和理论形态相统一、政治方向和文化模式相融合的动态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分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发生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发展与变异、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多元建构实践三个基本阶段。总结这一历史进程的经验得失,将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当代形态的建构提供有益的借鉴。
  • 学术动态
  • 学术动态
    卞桂平
    2012, 26(2): 155-156.
    2011年11月13日,“当代中国认识论与人学的走向——《夏甄陶文集》出版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贺耀敏教授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到会致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清华大学、国防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60余位学者汇聚一堂,围绕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
    一、当代中国认识论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当代中国认识论研究在基本范畴、命题、原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对提升当代中国人思维方式起了重要作用。然而,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当代中国认识论亟须妥善处理学科定位、范式转换以及功能实现等一系列问题。有学者指出,以前人们对认识问题的研究缺少追根溯源的学术功力,对认识发生问题缺乏深入系统的探索。对皮亚杰发生认识论著作的译介,引发了人们对中国认识论研究的反思:不仅要研究认识的现有结果,更要探讨认识的发生本源;不仅要研究人类个体认识的发生与发展,更要研究人类系统认识的发生与发展。
    学者们指出,夏甄陶教授主编的《认识发生论》正是基于这种特殊的学术背景与历史境遇而产生的。这一研究弥补了当时哲学教科书中“认识的历史发生”问题的欠缺,克服和纠正了当时在认识论上的“预成论”和“外来说”等错误论调,从而廓清了认识论研究领域中的形而上学和神秘主义的迷误,使认识论真正成为客观的、论证的科学。夏教授的认识论思想具有开放性,其“思想年龄”远远超越了“生理年龄”,蕴涵着极强的理论生命力。主体性哲学、社会认识论等都是认识论研究的延续。
    关于中国认识论的未来发展,学者们指出,如何在当前哲学研究中凸显认识论,培植新的认识论研究生长点,是当前发展认识论的重要课题。有学者认为,当前中国认识论研究要实现与价值论研究的互动。认识始终离不开评价,二者的研究必须有机结合。以往单一主体的抽象主—客体关系研究偏离现实太远,当下的研究要回归现实的多元主体,深入社会,与知识社会学、知识传播等理论相结合。只有形成二者良性互动的研究生态,才能进一步推动认识论的研究。
    二、人学理论的时代主题与当代阐释
    人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研究人?这是古今中外哲学家致力于破解的问题。基于这一“自我缠绕”的时代主题,有学者指出,夏甄陶教授开辟了人学研究的若干重要领域,撰写了包括《人是什么?》、《人:关系 活动 发展》等以实践唯物主义为主导的人学著作。夏教授突出对“关系域”的研究,用“关系”思维和实践观点把握现实的人与世界关系,提升了人学研究的境界。
    有学者谈到,从主客体关系、认识发生、思维世界到中国认识论思想史的梳理与研究,夏甄陶教授始终把“人”作为研究的起点与归宿,使之成为相关学科深入、广泛研究的基础理论。也有学者指出,夏教授的人学思想别具一格,如指出认识能力是人与动物区分的界线,人的局限乃至人类的灾难都可以归结为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等,为现有研究困境的破解指明了路径,在解决“人是否主体、在何种意义上是主体”以及超越主客体关系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从认识论转向人学,充分彰显了夏教授思维的时代感与前瞻性。还有学者指出,与现象学中的“人是经验的存在”、萨特的“人是自我的规定物”以及结构主义的“人都是被规定的”等理论不同,夏教授提出“人是待规定的”,把存在主义的自我规定和结构主义的社会规定统一起来,超越了原有研究的思维框架。
    夏甄陶教授指出,认识是人的认识,实践是人的实践。没有人就没有认识,没有人也就没有实践。认识和实践都是围绕人在进行。因此,人的研究与认识论研究必须结合起来。他用“克己复礼归仁”这句智慧的话语说明认识论与人学的关系,认为克己就是克服自我不断膨胀的欲望,复理就是恢复人之为人的理性,为进一步“认识人、研究人”提供了独具匠心的理论启示。
    三、《夏甄陶文集》的学术价值与理论启迪
    对认识论与人学的研究凝结着夏甄陶教授多年来的心血。与会学者就《夏甄陶文集》(6卷本)的学术价值进行了总体评价,对这些论著在当代中国哲学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有学者认为,文集中有关认识的主-客体相关律、人的“两个尺度”等理论已成为学术研究的“一把钥匙”,成为人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指针。有学者指出,夏教授对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深化体现在三个重大问题上。到现在为止,这些研究依然是以实践唯物主义探讨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峰。
    具体而言,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体系。夏甄陶教授的认识论研究范式具有创新意义,由此成为很多人用来探讨认识论的模板。二是中国认识论思想史研究。以往的研究依然在传统经学主义里兜圈子,夏教授克服了这个难题,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整理中国哲学思想史,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人达到或超越这个高度。三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夏教授以实践唯物主义理解人,从本体论、存在论出发,解决了如何理解人、观察人的问题。这些研究突出体现了夏教授哲学研究的超越性、前瞻性和创新性,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学者们认为,《夏甄陶文集》涵容着深刻的“内省”精神,使这个知识体系具有开放性,凸显出旺盛的生命力。有学者畅谈《夏甄陶文集》的文本魅力,认为从中既能感受到该书的宏大气势,也能体会到理论的细致入微,彰显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精湛的理论水平和深厚的学术功力。有学者进而指出,对夏甄陶以及其他老一辈知名教授的思想,乃至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发展史的系统梳理已成当务之急,如此才能真正传承与发扬老一辈学者的思想和精神。
    四、夏甄陶教授的治学精神与学术使命
    治学精神和学术使命体现了学者的文化风格。与会学者认为,夏甄陶教授的治学精神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低调做人,踏实做事。夏教授做事低调,作风谦和,为人亲近,与同事、朋友相处融洽。无论生活多么艰辛,遭遇什么挫折,夏教授都无怨无悔,兢兢业业,潜心治学。在视力不佳、身体不好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著书立说,“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种甘守清贫、抵制浮躁的治学精神,尤其值得当下立志于做学问的青年学者学习。二是独立思考,开拓进取。与会学者以夏教授的认识论、人学理论以及实践唯物主义等为例,阐释了他在学术研究上不拘一格、独立思考、坚持创新的学术品格。包括实践的要素、结构、主客体关系、认识发生问题以及中国认识论思想史的梳理等,无不蕴涵着夏教授独到的见解,对本领域的研究均具有开拓意义。有学者指出,夏教授坚持“心中有信念”、“脑中有概念”,做研究不应时而变,坚守学术良心,既有现实性,又有超越性,真正做到在尊重哲学的同时也尊重自我。三是循循善诱,师表情怀。不少学者怀着激动的心情谈到了夏教授的师表风范,认为他既是“严师”,又如“慈父”,不仅在学业上循循善诱,而且在生活上关心体贴。与会学者表示,要传承夏甄陶教授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的精神,为中国哲学发展与中国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与会学者还就如何传承夏甄陶教授的治学精神,推动认识论与人学发展各抒己见。郭湛教授在会议总结中指出,对于中国社会来说,现实和未来需要相应的哲学。中国能不能真正强大,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中国的哲学与文化繁荣的程度。当今的哲学研究者要传承夏甄陶教授等老一辈哲学家的治学精神,心怀使命,以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的哲学发展与文化繁荣尽一份责任,产生无愧于我们民族和历史的哲学思想。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的使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