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卞桂平
2012, 26(2): 155-156.
2011年11月13日,“当代中国认识论与人学的走向——《夏甄陶文集》出版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贺耀敏教授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到会致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清华大学、国防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60余位学者汇聚一堂,围绕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
一、当代中国认识论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当代中国认识论研究在基本范畴、命题、原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对提升当代中国人思维方式起了重要作用。然而,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当代中国认识论亟须妥善处理学科定位、范式转换以及功能实现等一系列问题。有学者指出,以前人们对认识问题的研究缺少追根溯源的学术功力,对认识发生问题缺乏深入系统的探索。对皮亚杰发生认识论著作的译介,引发了人们对中国认识论研究的反思:不仅要研究认识的现有结果,更要探讨认识的发生本源;不仅要研究人类个体认识的发生与发展,更要研究人类系统认识的发生与发展。
学者们指出,夏甄陶教授主编的《认识发生论》正是基于这种特殊的学术背景与历史境遇而产生的。这一研究弥补了当时哲学教科书中“认识的历史发生”问题的欠缺,克服和纠正了当时在认识论上的“预成论”和“外来说”等错误论调,从而廓清了认识论研究领域中的形而上学和神秘主义的迷误,使认识论真正成为客观的、论证的科学。夏教授的认识论思想具有开放性,其“思想年龄”远远超越了“生理年龄”,蕴涵着极强的理论生命力。主体性哲学、社会认识论等都是认识论研究的延续。
关于中国认识论的未来发展,学者们指出,如何在当前哲学研究中凸显认识论,培植新的认识论研究生长点,是当前发展认识论的重要课题。有学者认为,当前中国认识论研究要实现与价值论研究的互动。认识始终离不开评价,二者的研究必须有机结合。以往单一主体的抽象主—客体关系研究偏离现实太远,当下的研究要回归现实的多元主体,深入社会,与知识社会学、知识传播等理论相结合。只有形成二者良性互动的研究生态,才能进一步推动认识论的研究。
二、人学理论的时代主题与当代阐释
人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研究人?这是古今中外哲学家致力于破解的问题。基于这一“自我缠绕”的时代主题,有学者指出,夏甄陶教授开辟了人学研究的若干重要领域,撰写了包括《人是什么?》、《人:关系 活动 发展》等以实践唯物主义为主导的人学著作。夏教授突出对“关系域”的研究,用“关系”思维和实践观点把握现实的人与世界关系,提升了人学研究的境界。
有学者谈到,从主客体关系、认识发生、思维世界到中国认识论思想史的梳理与研究,夏甄陶教授始终把“人”作为研究的起点与归宿,使之成为相关学科深入、广泛研究的基础理论。也有学者指出,夏教授的人学思想别具一格,如指出认识能力是人与动物区分的界线,人的局限乃至人类的灾难都可以归结为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等,为现有研究困境的破解指明了路径,在解决“人是否主体、在何种意义上是主体”以及超越主客体关系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从认识论转向人学,充分彰显了夏教授思维的时代感与前瞻性。还有学者指出,与现象学中的“人是经验的存在”、萨特的“人是自我的规定物”以及结构主义的“人都是被规定的”等理论不同,夏教授提出“人是待规定的”,把存在主义的自我规定和结构主义的社会规定统一起来,超越了原有研究的思维框架。
夏甄陶教授指出,认识是人的认识,实践是人的实践。没有人就没有认识,没有人也就没有实践。认识和实践都是围绕人在进行。因此,人的研究与认识论研究必须结合起来。他用“克己复礼归仁”这句智慧的话语说明认识论与人学的关系,认为克己就是克服自我不断膨胀的欲望,复理就是恢复人之为人的理性,为进一步“认识人、研究人”提供了独具匠心的理论启示。
三、《夏甄陶文集》的学术价值与理论启迪
对认识论与人学的研究凝结着夏甄陶教授多年来的心血。与会学者就《夏甄陶文集》(6卷本)的学术价值进行了总体评价,对这些论著在当代中国哲学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有学者认为,文集中有关认识的主-客体相关律、人的“两个尺度”等理论已成为学术研究的“一把钥匙”,成为人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指针。有学者指出,夏教授对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深化体现在三个重大问题上。到现在为止,这些研究依然是以实践唯物主义探讨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峰。
具体而言,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体系。夏甄陶教授的认识论研究范式具有创新意义,由此成为很多人用来探讨认识论的模板。二是中国认识论思想史研究。以往的研究依然在传统经学主义里兜圈子,夏教授克服了这个难题,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整理中国哲学思想史,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人达到或超越这个高度。三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夏教授以实践唯物主义理解人,从本体论、存在论出发,解决了如何理解人、观察人的问题。这些研究突出体现了夏教授哲学研究的超越性、前瞻性和创新性,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学者们认为,《夏甄陶文集》涵容着深刻的“内省”精神,使这个知识体系具有开放性,凸显出旺盛的生命力。有学者畅谈《夏甄陶文集》的文本魅力,认为从中既能感受到该书的宏大气势,也能体会到理论的细致入微,彰显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精湛的理论水平和深厚的学术功力。有学者进而指出,对夏甄陶以及其他老一辈知名教授的思想,乃至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发展史的系统梳理已成当务之急,如此才能真正传承与发扬老一辈学者的思想和精神。
四、夏甄陶教授的治学精神与学术使命
治学精神和学术使命体现了学者的文化风格。与会学者认为,夏甄陶教授的治学精神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低调做人,踏实做事。夏教授做事低调,作风谦和,为人亲近,与同事、朋友相处融洽。无论生活多么艰辛,遭遇什么挫折,夏教授都无怨无悔,兢兢业业,潜心治学。在视力不佳、身体不好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著书立说,“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种甘守清贫、抵制浮躁的治学精神,尤其值得当下立志于做学问的青年学者学习。二是独立思考,开拓进取。与会学者以夏教授的认识论、人学理论以及实践唯物主义等为例,阐释了他在学术研究上不拘一格、独立思考、坚持创新的学术品格。包括实践的要素、结构、主客体关系、认识发生问题以及中国认识论思想史的梳理等,无不蕴涵着夏教授独到的见解,对本领域的研究均具有开拓意义。有学者指出,夏教授坚持“心中有信念”、“脑中有概念”,做研究不应时而变,坚守学术良心,既有现实性,又有超越性,真正做到在尊重哲学的同时也尊重自我。三是循循善诱,师表情怀。不少学者怀着激动的心情谈到了夏教授的师表风范,认为他既是“严师”,又如“慈父”,不仅在学业上循循善诱,而且在生活上关心体贴。与会学者表示,要传承夏甄陶教授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的精神,为中国哲学发展与中国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与会学者还就如何传承夏甄陶教授的治学精神,推动认识论与人学发展各抒己见。郭湛教授在会议总结中指出,对于中国社会来说,现实和未来需要相应的哲学。中国能不能真正强大,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中国的哲学与文化繁荣的程度。当今的哲学研究者要传承夏甄陶教授等老一辈哲学家的治学精神,心怀使命,以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的哲学发展与文化繁荣尽一份责任,产生无愧于我们民族和历史的哲学思想。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