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1000-5420  CN 11-1476/C

过刊目录

  • 全选
    |
    政治学
  • 政治学
    袁宝华
    1992, (3): 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42年的延安整风,令人终生难忘。2月1日毛主席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了《整顿党的作风》的演说。在这个报告中,毛主席以精辟的论述,深刻的分析,生动的语言,把开展整顿三风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要求,都讲得很清楚。他指出,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是一股逆风,一股歪风,是从防空洞里跑出来的。教条主义不如狗屎!这样大喝一声,使许多人猛醒过来。
  • 文学艺术
  • 文学艺术
    陆贵山
    1992, (3): 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一个光辉的历史文献不仅阐明了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而且解决了“如何为”的根本道路;“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文艺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重要途径,是确保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和方向的指导思想,是照耀社会主义文艺胜利前进的灯塔。
  • 文学艺术
    陈传才
    1992, (3): 10-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集中体现了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文艺新时代的发展。它所形成的实践意识形态论的思想原则,正确地引导文艺工作者,在文艺实践中切实解决创作主体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根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主体自觉的能动的创造性,把坚持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与遵循文艺审美创造的规律融合统一起来,使艺术形象的真实性与倾向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社会价值与审美价值有机结合,充分反映出革命文艺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的艺术特色。既要批判脱离生活、脱离群众、脱离革命文艺实践“为艺术而艺术”的唯心主义倾向;又要杜绝、反对抹煞文艺的审美特性和规律的“标语口号式”等错误倾向。因此,它对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指导意义,正在现实的文艺变革中越来越充分地显示出来。
  • 文学艺术
    周文柏
    1992, (3): 17-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今天,我们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自然会想起前些年当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时候,一些人对《讲话》的诋毁和攻击。有一种散布相当广的论调,就是指责毛泽东的《讲话》“忘了文艺的本性是审美”,它的“政治实用丰义”造成了“文艺自身的失落”、“文艺的审美本质的失落”。我认为,这种指控完全是虚造的。
  • 文学艺术
    潘天强
    1992, (3): 20-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已经发表50周年了。半个世纪以来,《讲话》作为我党领导和发展文艺事业的重要文件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直至今天它仍然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思想指南。然而,在这半个世纪中,《讲话》的精神常常被来自左的和右的两方面的势力所歪曲和利用,造成极其恶劣的后果。
  • 文学艺术
    成凯
    1992, (3): 23-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过二十世纪的碰撞和交融,十九世纪巨人们所预言的“世界文学”时代正在步步临近;经过八十年代的对外开放,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态势已初步形成。但是,中国文学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走向世界,仍然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索的重要理论问题。
  • 文学艺术
    周忠厚
    1992, (3): 26-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刘再复“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历史渊源是杂多的,但康德美学文艺学是其主根。刘再复接受了康德主观唯心主义美学文艺学的影响,也接受了康德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人性论的影响。
  • 文学艺术
    张秉真
    1992, (3): 32-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克罗齐美学思想集中表现为艺术即直觉这一命题。他强调艺术直觉的独立性,目的在于为艺术在人类诸精神活动中划定一个独特的领域,以充分显示艺术创作活动所具有的非逻辑性、意象性、情感性、表现性等基本特征。但艺术直觉又依存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和其他认识活动。评论界对克罗齐重视艺术的依存性一面论及很少,因此难免偏颇。
  • 文学艺术
    蔡钟翔
    1992, (3): 38-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源于道家思想的艺术创作自然论,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在西方文论中也有类似的论述,包括以下几种观点:成功的作品往往是在无意或不经意的状态下完成的,创作是有意和无意的结合,成品看似不思而得实际上是艰辛经营的结果等。艺术创作中的无意识问题既为中西文论家所共同关注,因而是值得研究并需要作出科学解释的。
  • 文学艺术
    郑国铨
    1992, (3): 46-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山水文化内容丰富而历史久远。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论,山水文化从根本上说就是人化的山水,是积淀在山水中的文化。中国山水文化是一个动态系统,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演进而协调发展,显示出中华民族不断探求、适应和创造的历史脉络,构成山水与人文的多种多样的结晶,具有多层面的价值。我们研究和发展中国山水文化是要继往开来,应立足于新的现实高度,把民族性和时代性统一起来。
  • 文学艺术
    杨钢元
    1992, (3): 54-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社会实践所决定的权能感是审美意识产生的主观前提。它是审美发展历史性形态的根据,说明了客观的人类实践活动如何作用于人类自身而成为丰富和发展人类审美活动的终极动力源泉。权能感为人类的审美活动划出了范围,而人类审美意识只是在其范围内形成并发挥作用。权能感也是划分优美与崇高的内在根据。
  • 文学艺术
    赵遐秋
    1992, (3): 60-6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发展,经历了新闻纪事性的不断弱化、淡化,以人物为主体的文学性不断强化、浓化的过程。萧乾的报告文学创作,正是在这样的发展历程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 文学艺术
    马相武
    1992, (3): 66-7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文学在五四时期和新时期经历了类似的历史循环过程。两个时期三大思潮的同一历时运动次序以及这一运动展开的不充分方式,表明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和文化发展的历史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
  • 文学艺术
    朱靖华
    1992, (3): 73-8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促成了当时知识分子各种技艺群集一身的特异现象,李清照便是既工于诗词文赋、书法绘画,又精通音律、金石、博奕、教育乃至医学科学的“金才”人物。同时,具有悠久历史渊源的齐鲁文化和齐鲁地域人民文化的思想精华,哺育、造就了李清照“倜傥有丈夫气”的“山东义士”般的特异文化性格,并赋予她创造文化的极大开拓力量。
  • 文学艺术
    吴小林
    1992, (3): 82-9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苏轼主张功利与审美的统一,一方面注重散文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能够突破视散文为心性义理或治教政令附庸的传统思想,用艺术的、审美的观点来看待散文,强调散文的审美价值和审美特征;重视散文创作中构思、灵感和传达的作用,并主新、尚变、提倡多样化,这些都有利于散文美的创造;进一步发展了由欧阳修开启的宋代散文平易自然的审美风尚,追求散文的自然真率、旷放恣肆之美。他富有开创性的美学思想,使我国散文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 经济学
  • 经济学
    陈秀山
    1992, (3): 91-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市场结构现状的,基本特征是:超经济垄断与经济垄断并存、无序竞争与竞争限制并存、不同经济性质的市场主体倒置。建立合理市场结构应考虑到:各类不同经济性质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结构中的位置、经济发展阶段客观要求的垄断与竞争的程度、产业组织现状所规定的现实基础。据此,我国市场结构的目标模式则应是:建立垄断性市场、垄断性竞争市场和自由竞争市场并存,以垄断性竞争市场为主体的市场结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具体表现为国家对不同类型市场采取不同的计划管理方式。
  • 哲学
  • 哲学
    李毓章
    1992, (3): 95-1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费尔巴哈用“人神论”代替“无神论”主要是出于对当时严峻的斗争形势的考虑。在他看来,革命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解放,因此,理论上有神与无神的争论应当让位于实践上争取人的自由和解放;费尔巴哈的无神论的理论基础是其人本学,他的无神论以人的异化揭示了宗教的本质,从而坚持和发展了无神论,是马克思主义产生前无神论的最主要的代表;但是,由于其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影响,费尔巴哈的无神论也有其历史局限性。
  • 哲学
    毕丽君
    1992, (3): 102-1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宗教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宗教与道德密切结合、相互渗透的产物,其根本目的是服务于神学教义。它与世俗道德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宗教道德的社会功能具有双重性,即:神力制裁功能与自我制裁功能;调节功能与抗争功能;杀戮功能与补偿功能。在人类历史上,宗教道:德也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自身的形式和内容。
  • 政治学
  • 政治学
    史彤彪
    1992, (3): 108-1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17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力量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已越来越不满意自己在政治上无权的地位。他们要进行一场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权。要进行这场革命并保证取得胜利,首先必须大造革命舆论,为革命进行理论上的准备。于是,一场规模空前的遍及欧洲各国的启蒙思想运动发生了。
  • 新闻学
  • 新闻学
    刘保全
    1992, (3): 111-1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开展批评,进行舆论监督,是新闻的重要职能,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行使自己民主权利的一种体现,是沟通党政机关与人民群众的重要渠道,也是提高新闻可读性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新闻媒介上正确地开展批评,对于及时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疏解群众的情绪,保持社会的稳定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都有着十分迫切的重要意义。
  • 编辑学
  • 编辑学
    范长文
    1992, (3): 115-1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什么是学报的学术性呢?下面仅从四个方面予以探讨。 1.研究的专门性和范围的广泛性。从今天科学技术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看,科学技术纵分的大部门应该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这六个大的部门。学术研究涉及以上各个大部门的各个领域,它是对其中的客观现象的具体把握和认识。
  • 编辑学
    刘健
    1992, (3): 117-1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编辑工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在遵循美的规律的同时创造着符合人们审美意识的精神产品,另一方面伴随人们审美观的不断变化,对编辑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编辑之间的审美趣味、审美习惯也会相互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编辑审美是编辑主体追求美和表现美的意识的反映。
  • 编辑学
    周国清
    1992, (3): 119-1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学报作为高等学校对外交流的窗口,是高层次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学报的性质决定了学报编辑与一般的报刊编辑不同,必须独具自己的学术个性、理论思维和信息贮量。具体而言,首先,必须具备合理的多种知识结构,包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中外语文知识、编辑出版知识等;其次、应具有观察力、思考力、辨识力、分析力等心理素质;再次,还必须有审读稿件的理论思维能力,组织活动能力、文字写作能力等。
  • 编辑学
    范军
    1992, (3): 121-1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办好高校文科学报专栏,是涉及到提高刊物质量、突出刊物特点、增强刊物竞争力和生命力的重要问题。近几年来,发挥地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开辟地域性学术专栏可谓学报一热。不少学报挖潜改革、锐意创新,办出了一些有个性、有风格、有影响的专栏。
  • 编辑学
    1992, (3): 123-1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辫证逻辑原理》 赵总宽、苏越、王聘兴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辩证逻辑理论为指导,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思维实际出发,结合认识史具体探讨了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的关系、辩证思想和思维辩证法的关系、思维发展和多值逻辑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中间环节等一系列的逻辑理论和应用问题。
  • 人物
  • 人物
    周传南, 钟吾昌
    1992, (3): 125-1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邬沧萍,1922年生,广东省番禺县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口学培训中心副主任、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全国政协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人口组副组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委副主任委员,兼任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老年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市人口学会会长、北京老年学学会副会长、国际人口学会会员、国际老年学学会会员、经贸部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P.04项目咨询组组长、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高级顾问、老年学杂志总编辑等职。
  • 人物
    宋常
    1992, (3): 127-1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阎金锷,1927年生,天津市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他于1948年就读于天津工商学院,次年转入南开大学。在学习期间,曾在天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市工委主办的青年会计学校任教,并担任过该校校长。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人民大学任助教,并攻读在职研究生课程。1955年被评为讲师,80年代先后晋升为副教授、教授,并曾先后担任过会计教研室和国际会计教研室主任等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