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1000-5420 CN 11-1476/C
导航切换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首页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投稿指南
期刊荣誉
期刊订阅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2024年, 3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4-05-16
本期专稿
中国之理
专题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如何走入历史
社科研究
人文研究
经师· 人师
全选
|
本期专稿
Select
本期专稿
“大一统”观的演化过程及其现代性意义
杨念群
2024, 38(3): 1-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拟从“大一统”与“正统论”之关系,清朝如何通过“大一统”观重建对“中国”的理解,以及“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与“大一统”之关联等三个方面,集中阐释“大一统”在中国历史上的流变过程及其现代性意义。为避免只聚焦于“大一统”观在中国古代疆域扩展方面的作用,或者把“大一统”仅仅视为与现代民族国家制度对立的负面思想资源,本文亦尝试对现代中国民族观的形成与“大一统”之间的继承关系做出新解释。
中国之理
Select
中国之理
构建三级财政资源统筹体系研究
岳树民, 王庆
2024, 38(3): 15-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财政资源统筹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统筹管理理念,遵循“以目标为抓手、以纵向带横向、以规模求效率”的运行逻辑,提出构建“中央层面战略统筹、省级层面功能统筹、县级层面事项统筹”的三级财政资源统筹体系,据此以收支管理、规划和效率为切入点,提升层级政府财政资源统筹能力。
Select
中国之理
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关系
李晔
2024, 38(3): 25-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民族主义是中国近代以来现代化发展与民族复兴的驱动力,也构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接受及中国共产党产生、发展的思想观念背景。民族主义在中国近现代的演化,为外来思想观念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接受提供了必要条件,也影响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表现形态和实质内容。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及“中华民族”观念的演化不仅同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这一根本问题紧密关联,而且阐释了具体社会历史语境中二者相互激荡、相互影响的实践意义。中国近现代以来民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历史考察和理论反思,对于深入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理念以及在当今世界正确看待和处理马克思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专题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如何走入历史
Select
专题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如何走入历史
社会科学研究的转向:以历史发展理论
陈明明
2024, 38(3): 39-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科学研究转向历史有几种含义,其一是方法论上转向历史学方法,其二是研究议题上转向历史领域,其三是研究理念和取向上转向以探寻历史进程的方式来寻求对事件和行为的解释,它们分别代表了学者对社会科学主流方法的反思和挑战;反映了把历史重新带入社会科学来克服社会科学研究“工具性”和“单面性”的努力;意味着通过引入时间要素和利用历史材料来重新发现历史,从而实现对社会变迁过程及其规律的完整和深刻的认知与理解。其中,以探寻历史进程的方式来寻求对事件和行为的解释,有助于全面反省社会科学尤其是政治学理论、模式和方法的建构,是社会科学研究得以走进政治和历史深处的重要路径。
Select
专题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如何走入历史
社会科学研究走入历史的理论基础与本土实践
郭忠华
2024, 38(3): 52-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明显趋势是“走入历史”。从理论上看,社会科学研究走入历史,既与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性有关,也与重大时代变迁有关,走入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建构现实;社会科学研究走入历史,以对现实的合法性辩护、对现实的批判性审视和以长历史周期为基础的理论建构作为基本内容。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在走入历史的过程中,经历了从对外来学术思潮的引介向以历史政治学为代表的本土意识的觉醒的转变,其中既取得了诸多重要成就,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展望未来,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必须以建构符合本土实际的知识体系作为目标,在历史唯物主义精神的指导下,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符合学术规律的要求走入历史。
Select
专题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如何走入历史
历史社会学:如何兼得历史学与社会学的优势?
任剑涛
2024, 38(3): 62-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历史社会学是历史学与社会学的综合性学科。要达到这样的学科建构目的,需要对历史社会学的学科属性、知识趣味与实践指向进行辨析。在学科属性上,它既然不是历史学或社会学的子学科,便是两个素有自身学科传统的综合性学科;在知识兴趣上,它需要整合历史学与社会学的知识优势,并促使人们关注它的知识聚焦点,也就是工业社会与民族国家的建构问题;在实践指向上,它需要明确其促进现代健全发展的目标。与此类似,历史人类学等学科也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尝试,才足以自证学科存在的理由。这些跨学科的研究尝试,都必须避免学科的琐碎化倾向,注重科际的学术资源整合。仅就历史社会学而言,需要高度重视社会理论的规范传统,建构起学科规范理论,从而将它兼得历史学与社会学学科优势的理论企图实际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Select
专题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如何走入历史
从对象的“历史”到方法的“历史”:社会科学研究“历史转向”的实践思考
王续添
2024, 38(3): 71-8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历史转向”作为当下社会科学的一种发展取向,实际是社会科学研究重新走入历史,既有现实需要又面临实践挑战。从以“历史”为对象到以“历史”为方法是必由之路。以历史为对象即所谓“对象”的“历史”,具有“借助”和“研究”两重内涵,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转向实践显现了不同程度、不同层次和不同成果品相的意义。以历史为方法即所谓“方法”的“历史”,具有操作方法和思维方法的两重内涵,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转向实践则显现了操作技术和思考技术统一的方法论意义。“历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第一层次的方法,是人类自我思考和认识的一种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作为对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历史性存在的系统性认识,社会科学的知识生产必须历史地思考、历史地理解和解释。以历史为方法才能真正实现历史和理论的结合,建构科学性和历史性相统一的社会科学。
社科研究
Select
社科研究
大模型创业:范式演进与理论建构
刘志阳, 张宇擎
2024, 38(3): 87-9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前沿,大模型具有涌现性、可编辑性与生成性,在创新创业活动中扮演着广泛且重要的角色。本文全面阐释了大模型对创业过程的系统性冲击,据此提出了大模型创业范式新概念。大模型创业是指创业者与大模型协同完成机会利用与开发的过程。在大模型的支持下,海量创业新机会将快速涌现,不依赖于创业者的发现或创造。系统资源将依据实时需要高效编辑,进而取代即兴化资源拼凑活动。人机协同混合创业者将取代单一人类创业者,创业认知与行动能力将获得全方位增强。与传统创业范式相比,大模型创业范式更具迅捷性、数智性、低成本性与易迁移性,从根本上改变价值创造进程,将极大推动大模型经济新时代的到来。
Select
社科研究
协同创新网络与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
李泽鑫1, 刘青2, 赵忠秀3
2024, 38(3): 100-1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分析协同创新网络结构特征与演进趋势的基础上,研究协同创新赋能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我国协同创新网络规模扩张迅速,产业链领先企业、理工类高等院校和政府科研机构在网络中占据核心位置,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其次,协同创新有助于提升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其影响机制主要通过提高市场势力和承接高技术生产环节实现;最后,协同创新网络的全球价值链攀升效应在具有较高生产和技术吸收能力、较低价值链位置和贸易壁垒风险的企业中更为突出。
Select
社科研究
论智能传播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
匡文波, 姜泽玮
2024, 38(3): 115-1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智能传播研究尚缺乏稳定、系统且连续的知识生产,厘定智能传播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至关重要。文章基于智能传播研究的基本对象、核心内容、理论基础、学科关系与应用目标五大层面,辨析智能传播的概念界定,梳理智能传播研究的不同理论视角、目标层次与问题取向,阐述智能传播研究与传播学、新媒体研究、计算传播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回答构建智能传播研究自主知识体系以及推动“智能传播学”产生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提出智能传播研究的应用目标在于对媒体融合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数字化生存三大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智能传播研究的总体发展趋势正沿着“语境—领域—学科”的方向前进,“智能传播学”的产生将成为传播学发展历史上的又一次重大转折点。
人文研究
Select
人文研究
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发生与形成(1919—1949)
李金花
2024, 38(3): 127-1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19年到1949年是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发生与形成阶段,其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基本理论形态和问题空间。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哲学基础经历了三次变更,即从“唯物史观”到“唯物辩证法”再到“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哲学基础的变更反映在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意涵和形态。研究者从创造性地提出“文学艺术是对现实的反映”,到批判“两种反映论”并确立了文学反映论的“列宁主义”方向,再到着重探索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特性。其中,毛泽东在这一阶段对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阐释,使该理论在中国第一次实现了综合性创新——不仅是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升华,更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最新阐释与中国社会现实、文艺现实相结合的结果,也促进了新媒体时代和市场经济语境下对文学与现实关系的新思考。
Select
人文研究
语文学与思想史的交互阐释——以《论语·微子》“逸民”篇“放言”之训诂为例
钟融冰
2024, 38(3): 138-1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语·微子》“逸民”篇中“放言”一词,在历代注家和《论语》翻译者中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阐释。从“放”的训诂地位和“放言”在不同语境下的接受和使用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书写者对这一语词的不同理解。借助文本语文学的分析方法,并将语词置于思想史脉络中考察可知,先秦“放言”的确诂应是“放废言论”而非“纵言高论”。语文学和思想史的交互阐释,在中国古典哲学领域实践了施莱尔马赫联合语言才能和个人认识才能的阐释艺术。
Select
人文研究
从“消灭哲学”“哲学的终结”到科学世界观的转换——马克思恩格斯对思辨哲学的批判逻辑
沈江平, 丁耀鹏
2024, 38(3): 146-1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马克思“消灭哲学”论断和恩格斯“哲学的终结”论断共同彰显针对德国思辨哲学的批判态度。马克思基于西方哲学实践论转向的理论倾向、青年时代对哲学功能的认知变化以及对哲学和革命关系深入思索的三重意蕴提出“消灭哲学”命题,反映其源于对德国盛行的观念论哲学的批判立场。恩格斯延展了马克思的批判理路,以“哲学的终结”论断为核心,批判对象和批判旨趣与“消灭哲学”一脉相承。以集中表述费尔巴哈理论定位为特征的批判结构的扩展,标识批判逻辑的具体推进,旨在重申和创新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理论批判的深化是其逻辑完成和理论升华。科学世界观的形成立足于哲学批判的思想基础,哲学批判逻辑转化为科学世界观则是其终极理论归宿。从“消灭哲学”到“哲学的终结”的批判逻辑同科学世界观创立路径的同质演进则映现二者是同一问题的两面。质言之,“批判意识”是推动批判逻辑向科学世界观转化的理论先导,“体系批判”是关键载体,哲学批判和阶级革命相衔接的结构则牵涉到理论和实践互动中向科学世界观转化的内在路径。
Select
人文研究
自律与目的王国:康德自由观念的规范性阐释
卞绍斌
2024, 38(3): 158-1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规范论视域探究康德自由意志学说的内涵取向,不仅能够避免诸多疑难,进而阐明自由意志与道德法则的融贯一致,而且有助于充分彰显其中蕴含的人性尊严和价值诉求,伦理和法权义务也可以得到有效辩护。通过自由意志或纯粹实践理性确立普遍道德法则,康德意在表达平等尊重的人格理想和彼此担责的道德旨趣,自由意志所具有的社会理由空间或共同体向度由此可以得到充分展现。基于人类不断改善和趋向和平的理想图景,理性的事实和向善的道德禀赋在社会历史境遇中逐渐生成。在此意义上,合法则的自由及其不断实现构成未来人类文明形态的主要标识,也是自然和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目的。
经师· 人师
Select
经师· 人师
桃李满天下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宋涛学术成就及影响述评
李琼
2024, 38(3): 172-1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经师· 人师
贯通文理,面向世界——忆我国信息管理学科的创建者陈余年
陈禹, 方美琪
2024, 38(3): 176-1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