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1000-5420 CN 11-1476/C
导航切换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首页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投稿指南
期刊荣誉
期刊订阅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2023年, 3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3-11-16
本期专稿
中国之理
专题研究: 新材料与商周史
社科研究
人文研究
经师· 人师
封面文件
全选
|
本期专稿
Select
本期专稿
大国小农何去何从?——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对马恩经典农户理论的拓展和创新
孔祥智, 谢东东
2023, 37(6): 1-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深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体现。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小农消亡的命题,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对经典农户理论作出了重要创新。基于历史背景和实践脉络审视经典理论的起源和时代化发展,可以看出,以技术进步与政策转向为代表的实践变化突破了理论的分析背景,改变了原有发展趋势,小农消亡论断未能成为现实。基于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制度安排,中国共产党探索出激活农村土地和劳动力要素市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外包市场这样一套“三位一体”的小农改造模式,不断在市场化进程中推动生产要素组合优化和配置效率提升。
中国之理
Select
中国之理
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基本建构
戴木才
2023, 37(6): 13-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现代以来,西方式现代化造就了资本主义现代文明,形成了当今世界的现代化理论体系和现代文明知识体系。在批判借鉴西方式现代化和西方现代文明的基础上,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初步建构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深入分析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尤其是近代以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渊源关系和内在关系,科学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研究的基本问题、理论谱系和路径谱系的重大创新、具有世界现代化的普遍共性,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和原创性贡献,对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Select
中国之理
中国现代化模式的国外学术认知缘起及话语建构
杨帆
2023, 37(6): 28-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外学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努力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迫切渴望以及有力行动表现出浓厚学术兴趣及强烈学术关切。在从西方话语视角对中国现代化模式展开学术分析后,生成一系列具有学术逻辑传承性与延续性的学术认知谱系,包括“移植论”“特色论”以及“超越论”等不同认知流派。这些不同学术认知流派既大致遵循中国现代化模式自身建构历程,又在观点的发展演进过程之中形成对应的学术交叉与论点交锋。如此一种学术观点表达的话语内容迥异而又能够形成具有内在发展逻辑的学术认知谱系,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国外对此领域学术认知的历时性与共生性。国外学界对这一研究主题的学术认知,一方面表现了相关话语进展,另一方面又展现了其囿于西方现代化模式“万能论”“优势论”等学术与政治羁绊而对中国现代化模式造成的学术误读。要采用客观科学态度,理性分析和正确评价国外相关学术成果,并对其合理成分进行一定的学术借鉴。
专题研究: 新材料与商周史
Select
专题研究: 新材料与商周史
虎人卣中的商代长江流域青铜技术与艺术渊源
苏荣誉1, 段西洋2
2023, 37(6): 42-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出于湖南省的两件虎人卣分别收藏在京都泉屋博古馆和巴黎色努齐博物馆,是商代青铜艺术中的代表性杰作。本文根据最新考察,特别是结合CT扫描结果,深入辨析虎人卣的结构、装饰、工艺和母题,分析其风格特征、艺术表达和技术特征,确定它们是一对南方风格浓厚之器,出自同一(组)铸工之手,铸造于长江流域青铜作坊,时代早于殷墟。本文由虎人卣延伸讨论商代长江流域与安阳之间的交流互通,及其在青铜器的器形、纹饰等中的体现,以便更好地诠释器形和纹饰极为复杂的器物设计、风格与工艺等等。
Select
专题研究: 新材料与商周史
欲望、谋杀与复仇:发掘一段可能的先商史
张瀚墨
2023, 37(6): 56-7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史记·殷本纪》所记先商殷祖十四世只有名字而没有事迹。先商史的研究也因材料缺乏而难以展开。传世文献关于王亥、河伯、上甲微、有易氏等的零星记载与甲骨卜辞和新出清华简相关简文相结合,让我们进一步弄清楚以上人物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有效探讨这一时期的先商史成为可能。研究发现,甲骨卜辞中的“汅”应该与清华简《保训》中的“河”和传世文献中的“河伯”同属一人,他先是联合有易氏和王恒设计害死王亥,之后又贿赂王恒获得了殷主地位,直到王亥之子上甲微以武力为父报仇之后才交出权力,而上甲微也因为能够重正并继承殷人统绪而享受殷人报祭。河伯、王恒虽然手上沾有王亥的鲜血,但由于他们在殷人建立的祖先祭祀的链条中不可或缺,也仍然作为殷人先祖而享受后代的祭祀。这一建构是对先商史的重要补充。
Select
专题研究: 新材料与商周史
墓葬情境下铭文所见两周青铜礼器的分类与器用
杨博
2023, 37(6): 74-8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贵族墓葬的随葬青铜礼器器用是了解商周礼制的重要途径。随葬的青铜礼器,在广义上均属遣器,但其在入圹之前仍具有此前情境下的器用功能。单纯的遣器功能之外,由铜器铭文可见,同墓所出整套器物组合原可以有自作器、赗赙物、媵器和分器等多种器用功能。分清同墓所出组合器物各自的来源与不同的器用功能,墓主自作器作为核心组合的器用功能就会凸显。无论是拼凑还是自作,墓葬随葬铜礼器的整体组合体现的是墓主人的身份等级,而核心组合所带有的礼制内涵才是墓主人族群认同的具体表现。
社科研究
Select
社科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间的税收互动:竞争与趋同
姚东旻, 赵江威, 崔孟奇
2023, 37(6): 87-1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方政府税收互动是理解中国税收治理的重要视角。本文综合使用理论模型和实证方法验证我国地方政府使用有限税收征管权进行税收互动的特有模式。基于“城市对”面板数据和全国企业税收调查数据,使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基于PSM的匹配筛选法发现:第一,我国地方实际税率表现出显著的趋同效应,并且具有局部空间性。第二,税收互动存在动态机制,地方实际税率低于毗邻地区时,地方政府会提高实际税率;反之会降低实际税率。第三,税收互动在微观层面主要作用于企业所得税,而非增值税。第四,税收互动在不同样本中具有异质效应。相较于国有企业,在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样本中更显著;相较于第三产业,在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样本中更显著。
Select
社科研究
增长引擎转换与经济波动
黄彪1, 2, 赵晓楷3
2023, 37(6): 102-1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本文通过构建结构化超级乘数模型,并基于矩阵谱分解方法分析内需能否替代外需成为新的增长引擎,以及增长引擎转换带来的经济波动问题。理论研究表明:内需能否替代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取决于生产技术、分配关系、消费行为等;增长引擎转换产生的需求结构与增长率变化会通过生产体系导致净产出结构出现波动。经验研究显示:2020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大于出口的拉动效应,内需能够替代外需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增长引擎转换导致整体经济产生的波动程度在上升,但一旦增长引擎转换完成后,内需增长率的变化不会导致我国经济出现较大波动。
Select
社科研究
《个人信息保护法》下网络平台的地位和责任构造
孙靖洲
2023, 37(6): 117-1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平台在内容收集和传播环节上的自主性决定了它属于《个人信息保护法》下的信息处理者,而相应的合规义务不仅会侵害内容发布者的合法权益,减损信息自由传播效率和公众言论自由,还有可能颠覆平台的商业模式。应当正确认识平台信息处理者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双重身份,避免采取任何一种全无或全有的责任适用方式。在由典型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典型的信息处理者作为两端的类型光谱上,根据平台对内容收集和传播的自主性,将其分为信息处理受托者、类信息处理者和非典型信息处理者,分别配置责任范围,并以过错推定责任作为激发其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的动力,兑现我国高水平保护个人信息的承诺。
Select
社科研究
交叉学科的学科特征分析与评价
索传军, 肖玥
2023, 37(6): 132-1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交叉学科建设已成为我国学界关注的热点,但目前我国交叉学科相关制度的制定还处于起步阶段,加之对交叉学科的内涵并未形成较为统一的科学认识,相关概念仍然混乱。交叉学科的识别、判断与评价面临着诸多挑战。本研究从界定交叉学科的内涵以及分析其与相关概念间的关系入手,形成对交叉学科的科学认识。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和《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等学科建设标准的分析,梳理概括出学科设置应具备的内外特征和价值属性,以及交叉学科判断与评价的四维依据:创生模式、外在特征、内在属性、社会价值。结合交叉学科的发展演变规律,提出“历时与共时相统一”的评价理念,以及依据交叉学科的不同创生模式分类评价和依据交叉学科发展过程分阶段评价的评价原则。
人文研究
Select
人文研究
“百代皆秦政”的历史逻辑辨析
彭新武
2023, 37(6): 144-1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周秦之变”虽然实现了从“周制”到“秦制”的转换,但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分野。事实上,秦制也继承了周制中的王权世袭、家天下、大一统等内涵。不仅如此,秦汉以降的政治实践并非“秦制”对“周制”的完全替代,而呈现出二者相“混融”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就治理规范而言,自汉代儒法合流,先秦礼法制度又重新焕发生机,这一礼法一体化进程至隋唐基本定型,最终形成独特的“礼法之治”;在官僚体制上,秦代三公九卿制虽然成为汉代以降的基本模式,但其间在制度设计上多有变革,这种制度变迁所体现的一个总的发展态势是君主权力和威势的不断加强;从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结构上看,虽然秦汉以降郡县制日益占据主导地位,但分封制始终与郡县制相伴随;从政权基础来看,经过宗法与政治的重新整合,先秦时代的“家国一体”模式在秦汉之后得以重构,实现了皇权政治与地域性宗族组织的有效结合。秦汉之后的中国政治是“周制”和“秦制”的相互渗透和复杂融合,将此简单称为“百代皆秦政”的说法是与历史事实不相吻合的。
Select
人文研究
虚荣:解决亚当·斯密问题的一种新进路
曹帅
2023, 37(6): 155-16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德国历史学派提出的“亚当·斯密问题”争论至今,推动了学界对斯密体系准确和深入的认识。关于自爱与同情的关系以及它们在《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中扮演的角色,已经达成较为明确的共识。但各种新的斯密问题仍不断从新的角度和层次提出,其中近期引起较多关注的是《道德情操论》第一版和第六版之间的关系问题。从虚荣出发的解释进路,为新旧斯密问题的解答展现了新的前景。作为自爱与同情的辩证运动的结果,虚荣不仅连接着《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中改善自身境遇的动机,还是《道德情操论》第一版至第六版的神奇跳跃的起点。
Select
人文研究
自主性与脆弱性的纠缠——生命伦理学的视角
王福玲
2023, 37(6): 166-17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命伦理学发展的动力源自对弱者或脆弱性的关注。主流生命伦理学主张在自主性的框架下理解脆弱性,将其解释为自主性的缺失或减少,强调对特殊脆弱群体的保护。批评者们质疑这一传统模式的合理性,指出生命伦理学以自主性为参照来阐释脆弱性,不仅忽视了人类普遍存在的脆弱性,而且也容易淡化社会责任。事实上,在人类真实的生活图景中,自主性与脆弱性总是相互纠缠在一起,在正确理解自主性的基础上,生命伦理学依然可以在自主性的语境下诠释脆弱性。生命伦理学需要一种整全的脆弱性理论,在接纳广义上的、人类普遍存在的脆弱性的同时,关注对特殊脆弱人群的保护。
经师· 人师
Select
经师· 人师
实践是检验统计科学的唯一标准
戴世光
2023, 37(6): 173-17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经师· 人师
谈郑成功和李定国的关系
郭影秋
2023, 37(6): 178-1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