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1000-5420  CN 11-1476/C

过刊目录

  • 全选
    |
    本期专稿
  • 本期专稿
    陈璇
    2020, 34(2): 1-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新中国刑法学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高铭暄教授为我国刑法学理论和刑事法治的发展作出了彪炳史册的巨大贡献。其刑法学思想极具中国气派,又富有国际视野,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刑事立法思想。他强调立法应当立足中国本土的国情和实践,积极吸收现代法治文明的成果,并且不断推动刑事立法的民主化与科学化。第二,刑法理论思想。他倡导坚持和完善四要件的犯罪构成理论,建立相对独立的刑事责任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犯罪理论,实现刑罚理论的现代化。第三,国际刑法思想。他主张在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措施、反腐败刑事规制以及刑事诉讼法的完善等方面,应当积极借鉴国际刑法的成果、回应国际人权法的要求。
  • 主持人语
  • 主持人语
    特邀主持人叶裕民
    2020, 34(2): 13-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将市民化作为推进我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务。但是学术界有关推进市民化进程的系统性研究长期比较薄弱。针对此种情况,本专题立足以人为核心,以满足非户籍人口住房、就业、社会融合与社区融入、制度与政策保障等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构非户籍人口市民化路径的系统分析框架,在促进非户籍人口“住下来”“融进来”“落下来”“保起来”四个方面建构跨学科的非户籍人口市民化总体解决方案。
    叶裕民等在《破解城中村更新和新市民住房“孪生难题”的联动机制研究》一文中,将非户籍人口称为新市民,重新审视形成新市民住房难题的根源,创建破解城中村更新和新市民住房“孪生难题”的联动机制,提出新市民“住下来”的解决方案。论文首次解析了城中村与新市民住房的“孪生”性质,提出要尊重历史逻辑,利用城中村更新的历史机遇,变非正规住房为合法正规住房,同步解决城中村蔓延再生和新市民可支付住房供给两大历史性“孪生难题”;建构新市民住房供给的具体路径,即利用城中村更新过程中补偿给村民的合法住房,扣除村民自住后的富余面积,规划为新市民20~60m2可支付租赁住房;建构“二二四二”的新市民可支付住房供给框架,以广州市为例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当广州50%的城中村按此方案实现更新时,即可基本满足全市所有新市民的可支付住房需求。
    唐杰等在《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的多维测度及影响因素》一文中,基于2019年中国农村居民综合调查数据,从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的视角讨论市民化问题,提出非户籍人口“融进来”的解决方案。论文将流动人口身份认同分解为认同意愿、认同预期和认同结果三个维度进行测量,基于理论和大样本数据分析,系统讨论了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问题;论证了当前流动人口身份认同意愿、认同预期与认同结果之间的落差,刻画了当前市民化的进展;解析了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强度,对非户籍人口社会融入的政策方向与重点提出政策建议。
    王凯等的论文《基于非户籍人口市民化意愿的社区公共空间营造研究》,探究了社区公共空间营造对非户籍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机制,提出通过社区公共空间营造促进非户籍人口在微观空间“落下来”的解决方案。论文作者拓宽了市民化空间研究的深度,从社会交往空间和公共服务空间两个方面实现非户籍人口的微观空间融入;考察了社区公共空间对心理市民化、行为市民化和制度市民化三个维度的不同影响;通过建立分层线性模型,将非户籍人口市民化的需求和社区公共空间的供给结合起来,提出社区公共空间营造和规划管理的政策建议。
    孙玉栋等在《财政分权视角下市民化政策执行的类型研究》一文中,将市民化政策执行置于“模糊—冲突”模型中,分析了在不同类型城市执行市民化政策存在差异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提出保障市民化政策实施的建议,创建了市民化在政策执行层面“保起来”的解决方案。作者在国内首次针对不同类型城市,采用“模糊—冲突”模型,解析我国市民化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政策模糊性与政策冲突性及其差异,找寻差异形成的原因和机制,从政策过程角度梳理和总结不同类型城市执行市民化政策的关键要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执行解决方案。
  • 学术前沿
  • 学术前沿
    叶裕民1,张理政1,孙玥2,王洁晶1
    2020, 34(2): 14-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中村更新是我国城市空间治理难题,新市民住房是我国城市社会治理难题,这两大难题在我国独特的城市化进程中相生相伴,是城市治理的“孪生难题”。囿于学科边界的局限性以及部门化的管理制度,我国学术界和地方政府长期把这对“孪生难题”割裂看待,分别研究并找寻解决方案,迄今未果。鉴于此,需要利用城中村更新的历史机遇,变非正规住房为合法正规住房,同步解决城中村蔓延再生和新市民可支付住房供给两大历史性“孪生难题”,同时构建城中村更新与新市民可支付租赁住房供给的联动解决机制,采用“二二四二”的新市民可支付住房供给框架。以广州市为例进行测算的结果表明,当广州50%的城中村实现更新时,即可基本满足全市所有新市民的可支付住房需求,并同步防止城中村蔓延再生。
  • 学术前沿
    唐杰1,聂炜烨2,秦波1
    2020, 34(2): 29-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身份认同是衡量流动人口在心理层面融入城市社会、真正实现市民化的重要指标。对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村居民综合调查(2019)问卷数据的研究发现,我国只有不到一半的流动人口实现身份认同,且认同预期得分远低于认同意愿得分;政策制度、社会资本、城市体验等因素对于流动人口身份认同三个维度的影响各有不同,而厘清影响身份认同意愿、预期与结果的原因有助于精准制定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建议。
  • 学术前沿
    王凯1,2,李凯1,杨胜慧3
    2020, 34(2): 38-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建立分层线性模型,研究发现:社区公共空间的营造对非户籍人口市民化意愿产生了明显的提升作用;以体育健身场所为代表的社会交往空间对心理市民化意愿和行为市民化意愿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以卫生室、幼儿园和图书室为代表的公共服务空间的营造显著提升了非户籍人口的制度市民化意愿;社区治理水平是影响非户籍人口市民化意愿的社区软性力量。要建设包容性共享社区、提升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需要营造社区公共空间和优化规划管理,通过建立更加多元、精细和富有弹性的营造体系,实现社区公共空间由“排斥性粗放增长”向“包容性共享发展”的转型。
  • 学术前沿
    孙玉栋,庞伟
    2020, 34(2): 48-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于不同规模、不同财政自主度水平的城市,市民化政策的模糊性与冲突性存在差异。“模糊—冲突”模型显示,不同城市对应着不同的政策执行类型。通过分析可知,虽然财政资源是影响非户籍人口市民化政策的共性要素,但是并不能唯一决定所有类型政策执行的结果。由于Ⅰ类城市在行政性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加剧政府竞争,上级政府应加大监察审计。对于Ⅱ类城市则要通过完善均衡性转移支付管理制度,加大对转移支付资金绩效考核的方式进行约束。在进一步提升Ⅲ类城市治理能力的同时,加大Ⅳ类城市社会评价对政府绩效的影响。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田鹏颖,綦玮
    2020, 34(2): 58-6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马克思唯物史观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把“历史”不仅视为一个理论研究范畴,更作为一种根本的解释原则——“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始终秉承马克思唯物史观解释框架,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发展图式下,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基点,创造性发展唯物史观,创新人民中心论、政党决定论、双重革命论、命运共同论等叙事结构,对于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杨海
    2020, 34(2): 67-7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重大风险有其独特的表现形态、发生机理,我们要采取相应的防范化解对策。习近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要论述的方法论特点主要表现在:直面重大问题,勇于闯关夺隘;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完善防控机制,提高化解能力;创新治理体系,破解涟漪效应。这些方法论要素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一个高度关联的统一体。习近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要论述,为当下防控新冠肺炎重大疫情公共卫生风险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提供了重要方法论启迪。
  • 哲学
  • 哲学
    刘松青
    2020, 34(2): 78-8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规范性是人类的特征。当人们分属不同共同体的时候,人们受着某些特定规范的约束,其推理的模式较之别的共同体也体现出不同的形式,呈现出规范性的局部性特征,因而很容易被误解为规范性的相对主义。局部规范性或规范性的相对主义对于更广泛的人类共识的达成表示怀疑,对规范性的理解也存在偏差。实际上,规范性根植于人的本质规定性,是人所具有的创生、改造和运用规范的能力,它蕴含在人所特有的理性或推理实践之中。因而,要理解规范性,就是要理解人及其实践活动本身;要克服和超越局部规范性并达成规范性的统一或共识,就是要超出个体、自身或某种特定身份的束缚,根据不同的情境和需要对“我们”的边界进行调适,在一种整体的视域中构造我们“理由的规范空间”,在一种元规范的意义上进行更广泛的对话与合作,从而为规范性共识的构建提供可能性条件。
  • 哲学
    白彤东
    2020, 34(2): 87-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美国通过同性婚姻法案的多数意见中,肯尼迪法官引用孔子对家庭与婚姻的重视来支持这个判决。张祥龙教授从所认定的儒家立场出发,论证了儒家为什么可以接受同性恋甚至民事结合,但是不能接受同性婚姻。他给出了四个理由:同性婚姻会导致群婚制甚至婚姻解体;同性婚姻有违孝道;同性婚姻伤害这类婚姻下的孩子;同性婚姻的许可会鼓励更多的同性婚姻出现。从张祥龙教授和其他儒者可能可以接受的儒家立场出发,孝道问题可以通过收养来解决。儒家更应该担心的是离婚、夫妻不和、丁克家庭、某些宗教实践对儒家原则的伤害,而同性婚姻对儒家所关心的价值的影响都更可控。同性婚姻确实可能会导致婚姻形式的多元化,但这并不是儒家所必然要反对的,而是对支持同性婚姻的自由主义者的重大挑战。
  • 管理学
  • 管理学
    赵晶1,李林鹏1,祝丽敏2
    2020, 34(2): 97-1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是国家创新系统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迅速,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但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不足,对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支撑效应不显著。成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建立企业、大学与科研院所之间的交互协同网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研究发现: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作为企业创新的中间网络,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相比于国有企业,产学研合作对于民营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产学研合作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就越强;拥有学术背景的高管数量越少,产学研合作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就越强;政策环境能够调节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发明创新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表明政策支持有助于产学研合作,优化企业创新结构,提升企业真实创新能力。
  • 管理学
    章凯,仝嫦哲
    2020, 34(2): 114-1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组织—员工目标融合作为一项基本的管理原则,目前尚缺乏合适的理论解释。基于相关文献和动机的自组织目标理论,将组织—员工目标融合界定为:企业努力协同组织目标与员工目标,使员工在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也能够促进个人目标的实现。通过实证研究,开发了组织—员工目标融合的量表,包括利益共享、发展共生、命运共荣三个维度,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组织认同和离职意向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研究结果为组织—员工目标融合开发了新的理论和测量工具,并对管理者如何践行目标融合原则提供了新的启示。
  • 法学
  • 法学
    杜磊
    2020, 34(2): 125-1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反思死刑冤假错案的形成,除了侦查程序不规范、审判程序不公正导致的救济失灵等原因外,死刑执行前的死刑执行令签发程序设置不科学也是死刑冤案产生的重要原因。在我国,死刑执行令签发程序未受到足够重视,实践中未区分死刑执行令签发程序,理论上也有待澄清认识。对此,应明确:死刑执行令签发权属于行政权;死刑执行令签发程序不同于死刑复核程序,两者不能合二为一;独立的死刑执行令签发程序具有实质性,有权进行实质审核并可以作出实质性决定。在此基础上,我国应从死刑执行令签发的审核机制、救济途径、审核内容、处理方式、审核期限以及被告人一方权利保障等方面完善或重构死刑执行令签发程序。
  • 法学
    刘计划,段君尚
    2020, 34(2): 138-1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重大冤错案件不断曝出,公安机关侦查中存在的沉疴积弊得以暴露,凸显出检察机关派驻公安机关的必要性。一方面,非法取证、不规范取证与不完全取证等侦查乱象难以由公安机关自我净化与解决;另一方面,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及公诉职能在侦、诉分离脱节的困局中无法有效发挥。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机制,检察机关派驻公安机关并非“挑刺”“添乱”,该模式能够融合检察官的法律素养与警察的实操能力,提升指控质量,从而适应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要求。在具体形式上,检察机关既可以在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设立“一站式”派驻检察办案组织,也可以结合地区特点和发案情况对公安机关派出所实行“常驻式”或“巡回式”派驻形式。应明确派驻检察官的工作职责,注重改革的统一安排与推进,落实相关配套机制建设。
  • 文学
  • 文学
    谷曙光
    2020, 34(2): 152-1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宋代文学大家曾巩的诗名久为文名所掩,对其诗向来缺乏深入研讨,曾巩诗的主要艺术渊源为韩愈诗,曾诗的散文化特征明显,精整凝练为其突出表现。曾巩诗的风神,可概括为一种优柔的韵度,如风中莲花,摇曳生姿。曾巩诗在宋诗中常被忽视,实则在北宋诗文革新中,曾巩羽翼欧、王,接力苏、黄,乃宋诗之重要一环。曾巩其诗可称为宋诗的一个典型标本,其人亦是后世大众化文学偶像,过去对其诗之影响力有所低估。
  • 文学
    王嘉军
    2020, 34(2): 162-17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西方当代文论尤其是法国理论、北美批评、精神分析、创伤理论等领域迎来了一场“伦理转向”。法国理论的伦理转向深受哲学家列维纳斯的影响,他的他异性伦理学促成了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的转变。以布斯和努斯鲍姆为代表的北美批评,则强调文学在塑造良好生活上的不可取代性。精神分析以齐泽克为代表,完成了一种结合拉康欲望伦理学和激进政治诉求的行动伦理学转向。创伤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盛,尤为关注创伤的治疗、见证和叙述,共同体创伤的文化建构等议题。“伦理转向”既与历史现实相关,也是对于形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功利主义等思潮的反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