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特邀主持人叶裕民
2020, 34(2): 13-1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将市民化作为推进我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务。但是学术界有关推进市民化进程的系统性研究长期比较薄弱。针对此种情况,本专题立足以人为核心,以满足非户籍人口住房、就业、社会融合与社区融入、制度与政策保障等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构非户籍人口市民化路径的系统分析框架,在促进非户籍人口“住下来”“融进来”“落下来”“保起来”四个方面建构跨学科的非户籍人口市民化总体解决方案。
叶裕民等在《破解城中村更新和新市民住房“孪生难题”的联动机制研究》一文中,将非户籍人口称为新市民,重新审视形成新市民住房难题的根源,创建破解城中村更新和新市民住房“孪生难题”的联动机制,提出新市民“住下来”的解决方案。论文首次解析了城中村与新市民住房的“孪生”性质,提出要尊重历史逻辑,利用城中村更新的历史机遇,变非正规住房为合法正规住房,同步解决城中村蔓延再生和新市民可支付住房供给两大历史性“孪生难题”;建构新市民住房供给的具体路径,即利用城中村更新过程中补偿给村民的合法住房,扣除村民自住后的富余面积,规划为新市民20~60m2可支付租赁住房;建构“二二四二”的新市民可支付住房供给框架,以广州市为例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当广州50%的城中村按此方案实现更新时,即可基本满足全市所有新市民的可支付住房需求。
唐杰等在《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的多维测度及影响因素》一文中,基于2019年中国农村居民综合调查数据,从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的视角讨论市民化问题,提出非户籍人口“融进来”的解决方案。论文将流动人口身份认同分解为认同意愿、认同预期和认同结果三个维度进行测量,基于理论和大样本数据分析,系统讨论了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问题;论证了当前流动人口身份认同意愿、认同预期与认同结果之间的落差,刻画了当前市民化的进展;解析了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强度,对非户籍人口社会融入的政策方向与重点提出政策建议。
王凯等的论文《基于非户籍人口市民化意愿的社区公共空间营造研究》,探究了社区公共空间营造对非户籍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机制,提出通过社区公共空间营造促进非户籍人口在微观空间“落下来”的解决方案。论文作者拓宽了市民化空间研究的深度,从社会交往空间和公共服务空间两个方面实现非户籍人口的微观空间融入;考察了社区公共空间对心理市民化、行为市民化和制度市民化三个维度的不同影响;通过建立分层线性模型,将非户籍人口市民化的需求和社区公共空间的供给结合起来,提出社区公共空间营造和规划管理的政策建议。
孙玉栋等在《财政分权视角下市民化政策执行的类型研究》一文中,将市民化政策执行置于“模糊—冲突”模型中,分析了在不同类型城市执行市民化政策存在差异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提出保障市民化政策实施的建议,创建了市民化在政策执行层面“保起来”的解决方案。作者在国内首次针对不同类型城市,采用“模糊—冲突”模型,解析我国市民化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政策模糊性与政策冲突性及其差异,找寻差异形成的原因和机制,从政策过程角度梳理和总结不同类型城市执行市民化政策的关键要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执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