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朱万曙
2016, 30(6): 1-1.
[主持人语]文学史既然是“史”,自然要按照时间的线索叙述其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进程,截至目前的绝大部分文学史也是依照此模式叙述的。这种叙述模式的局限性在于:过于强调“时间维度”,“空间维度”虽然也包含在叙述之中,例如某位作家出生于何地、其文学活动在何地展开,甚至会注意到其作品和特定物理空间的关联性等,但是由于“时间维度”的主导性,“空间维度”难以得到强调和凸显,文学史所呈现的面貌只是各种历史事实的时间缀合,文学史的丰富性和立体感难免被遮蔽,文学史的本来面貌也难以得到真正的呈现。
注重从“空间维度”研究文学史,或许可以弥补“时间维度”描述的不足。这里所谓的“空间”,不是指文学作品中的虚构空间,而是文学史上真实存在的地理空间。文学史上的任何事实,都不仅仅在特定的时间发生,而且也都是在特定的空间中发生的。每一个作家都生活在一定的空间之中,他们的创作,哪怕是简单的一首绝句,都是在一定的空间之中完成的。文学史上还有诸多的文学活动、文学流派和集群活动等,它们同样也是在特定的空间之中展开的。空间有大有小,大到一个行政区域,中到一处山水景观,小到一方斗室。有的空间催生了文学名篇,有的空间发生过影响或大或小的文学活动。伴随着文学家生活道路的变化、家国政治格局的转换,文学的空间还经常发生位移。“空间维度”甚至再次提醒我们,中国文学不仅仅是汉民族的文学,还应该包括生活于不同地域空间的各个民族在内的“中华文学”。凡此种种都说明,注重从“空间维度”开展研究,能够回归到更为丰富和立体化的文学史现场,重现更为具体的文学史原貌,甚至能够促使文学史研究和思想史、心灵史、生活史、情感史更好地衔接,生发出诸多富有文化意味和生命趣味的学术命题,从而使文学史研究更加富有学术张力和学术生气。
毫无疑问,21世纪以来,古代文学的研究在不断向前迈进,新的成果不断问世。但是,“时间维度”的惯性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支配着诸多的研究,因而强调“空间维度”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基于此,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和《文学遗产》编辑部于2015年11月主办了“空间维度的中华文学史研究”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位学者就“空间维度”与“中华文学”的视野和方法展开了深入讨论。这里选取三篇与会学者的论文,与学界同仁分享。
王兆鹏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文学史的量化分析,其《唐宋诗歌版图的空间分布与位移》通过对唐宋诗人籍贯的统计,分析了唐、宋两代诗歌版图在空间上由北向南位移的轨迹,于中见出诸多有趣的文学现象,文章提出的空间位移现象背后隐藏的几个有待揭示的“历史真相”问题,更富有启发意义。
罗时进教授的《湖畔水滨:清代江南文学社团的创作现场》围绕江南“水环境”的自然地理特征,回归到清代江南文人的群体活动以及文学创作的现场,挖掘了以湖畔水滨为空间的自然、文化、审美的种种内涵和趣味。文中的“湖畔水滨”,既是文学空间,也是审美意象,甚至可以成为江南文化的符号。
朱万曙教授的《小玲珑山馆:一个“有意味”的文学空间》集中分析了清代“扬州二马”的园林小玲珑山馆作为文学空间的“意味”之所在,揭示了其作为公共文学活动空间和私人空间的不同特点和功能,以及所蕴含的生命体验,其中的“意味”可以延展到清代前、中期的社会、文化、经济诸多方面。
三篇论文所讨论的对象各有不同,但因为都是立足于“空间维度”,力求回归文学史“现场”,从而揭示出了一定时期文学史的立体化样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文学史所应有的丰富性和生命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