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李淑英
2014, 28(5): 154-156.
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政治哲学研究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协办的“政治哲学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7月5日—6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推动政治哲学研究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关注,明确政治哲学在我国的发展方向,是此次研讨会的宗旨。
一、政治哲学的时代使命:关注、回应重大现实问题
中国社会已经进入新的转折期和矛盾高发期,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但更需要清醒明晰的政治理念。
对现实生活的正义关怀是政治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针对当前我国社会亟须解决的严重不平等、贫富差距过大问题,吉林大学姚大志教授提出了通过改善弱势群体的状况来解决严重不平等的分配正义观。他通过辨析针对平等主义者的致命反驳——拉平反驳的含义、实质,阐明了平等主义者的真正关切并不是平等本身,而是社会中处境最差者的境遇,应该把改善他们的福利放在优先的位置。在他看来,这样一种优先论的平等主义,不仅能够克服拉平反驳,而且也是一种更合理的平等主义。中国人民大学龚群教授认为,由于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多重共同体,如公民共同体、合作性共同体和团结性共同体等,因此,在分配问题上应坚持一种多元复合平等和多元性的分配正义原则。在复旦大学孙国栋副教授看来,正义应是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结合,它不仅要求适用规则做到“类似的情况类似对待,不同的情况不同对待”,而且要求对规则适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道德上的追问,追问其是否道德上的“应得”。中国人民大学张文喜教授认为,平等观的讨论不能脱离现实,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阐明了私有制、奴役才是导致不平等的根源,因此,只有现实地消除产生不平等的社会基础,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
有的学者从文本与现实的互动中挖掘马克思正义理论的思想资源,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正义关怀。他们认为,与西方自由主义的正义理论相比,马克思以共同体利益和社会性为指向的正义理论,在分配问题上秉持的平等主义立场,更有助于理解和化解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贫富差距过大等问题。武汉大学李佃来教授在阐发马克思正义理论独特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当代意义。他指出,当前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既包括社会公正问题,也包括道德重建等问题。与自由主义正义理论大相殊异,马克思确立的人类社会正义是一个既批判又涵盖市民社会正义的高位概念,它不仅在权利、自由等现代性价值上与市民社会正义相会通,完全可以回应与平等权利的伸张相关联的社会公正问题,而且其将个体与共同体整合起来加以考量的社会性指向,有助于恢复正义的德性维度,建构一种优良政治。中央编译局林近平研究员则试图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勾画社会主义中国的正义图景。在他看来,社会主义中国的正义图景是由社会主义的制度诉求和中国的实际共同规定的,其中,权利、责任和需要是勾画社会主义中国正义图景的三大元素,它们共同规定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正义图景及其特性。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当代阐释与建构
近些年来,关于马克思与正义的研究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新的生长点,它不仅拓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域,而且也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对话提供了契机。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已经突显出来并亟待澄清,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关系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段忠桥教授从文本出发,对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正义观念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新的阐释: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实证性的科学理论,而马克思的正义观念是一种规范性的见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证性特征使其不可能成为马克思正义观念的来源,两者之间并不互相否定,而是各讲各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臧峰宇副教授则认为,鉴于历史必然性和道德规范有效性的双重价值,马克思正义理论的阐释与建构应当是一种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前提、兼容道德规范性论证的综合探索。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超越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决定论维度,深度解读和挖掘马克思思想中的政治哲学维度、规范性维度,建构基于现实的规范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是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面临的最紧迫的挑战,理应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重大课题,否则,马克思主义就很难在当代政治哲学研究中确立自己的话语权。
理论与现实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不容回避的一个问题。当理论解释与社会现实发生冲突时,需要作出改变的应是理论解释,而不是社会现实。应该承认,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已经使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理论处于必须被重新阐释和建构才能获得合法性的历史境遇。在本次会议上,学者们不局限于既定的解释框架,力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性的解释与重构。南开大学王新生教授认为马克思关于政治的阶级解释模式在今天面临着挑战。在他看来,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出现了马克思未曾预料的新情况和新趋势,改变了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模式,在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形成了一个社会中间结构。这种社会中间结构建构起了社会自我整合机制,为避免过度的社会分化和激烈的社会矛盾提供了不同于政治整合的社会整合方式,其结果是当代政治生活中阶级意识的退隐和公共理性、公民文化的勃兴。审视当代社会生活中政治功能不断强化的历史趋势,中国人民大学罗骞副教授在反思消极政治、革命政治和微观政治的基础上提出了建构性政治的概念,强调从革命政治向建构性政治的转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核心与关键,而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及其取得的伟大成就可以看做是建构性政治的实践形态,它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政治道路。
三、西方政治哲学的批判与借鉴
毋庸讳言,在当下我国理论界,有关政治哲学的强势话语显然是来自现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对其予以批判性的考察与反思,借鉴吸收其合理的理论成果,对于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建构来说是一项必要的工作。在本次会议上,自由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理论资源受到了与会者的普遍关注。华东师范大学刘擎教授就如何在当代中国建构一种自由主义的爱国主义论述做了有益的尝试。在他看来,自由主义有可能既坚持自身的道德与政治原则,同时又吸纳和改造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精神,发展出一种自由主义的爱国论述,即爱国不是一种本能,而是一种“批判性的忠诚”。关于哈耶克与罗尔斯正义观念的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周濂副教授指出,虽然哈耶克和罗尔斯都立足于广义的自由主义传统,但由于他们在社会的本质、运气的权重、福利国家以及经济自由和政治自由等论题上均存在重大差异,因此,他们之间的分歧并非只是语义上的,而是存在着实质之争。就实现自由主义的价值理想而言,罗尔斯的理论比哈耶克的理论更有可欲性。香港中文大学周保松副教授对胡适将自由主义建基于容忍、将容忍建基于怀疑论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这种理解削弱了自由主义的道德基础和道德吸引力。
在本次会议上,不少与会学者对西方政治哲学的一些流派和观点提出了批判和质疑。对于卡尔·施密特关于政治就是区分敌我的观点,中国人民大学任剑涛教授认为这是一种缺乏思想史和政治史辨析所导致的褊狭结论:从政治思想史的角度看,现代政治思想是一种妥协性的、旨在达成共识的政治思想,并不寻求从辨认敌我出发构想国家的建构与政治的运行;从政治史的角度看,政治也是一种旨在促使利益冲突各方达成政治妥协的行动,而不是一种辨认敌我、扶友损敌、你死我活的全输全赢行径。这种观点为我们理解现代国家的建构和政治的运行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杨伟清副教授认为,罗尔斯的作为公平的正义与利己主义存在着某种关联,或者说,作为公平的正义从根本上就是一种利己主义理论,根源在于作为其基础的社会契约理论与利己主义脱不了干系。华东师范大学葛四友教授辨析了当代西方四种有代表性的分配正义理论——诺奇克的自由至上的正义论、罗尔斯的公平至上的正义论、科恩的平等至上的正义论和德沃金的责任至上的正义论,认为它们都无法合理地解释正义直觉中的两种核心成分——人道和公平。对于当代自由至上主义者诺奇克对马克思剥削理论的批评,中国人民大学李石博士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予以了回应。
公民共和主义(亦称社群主义)也是与会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中央编译局李义天副研究员认为,与自由主义相比,桑德尔的公民共和主义虽然同样强调自由、权利和美德,但由于它始终以营造一种倡导和推进共同善的政治空间为宗旨,以建立一种让人的潜能得以实现的政治制度为目的,因而它对于政治活动的道德重要性和道德目标有着更自觉、更明确的追求和设定。也正因为如此,公民共和主义面临着道德介入政治领域而产生的相关价值性难题和可行性局限。
复旦大学汪行福教授分析了普遍主义概念的价值和局限性,同时也指出了例外的普遍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和左派思想家的重要性。浙江大学徐向东教授对密尔的功利主义做了再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刘玮博士从五个不同方面阐述了亚里士多德的最佳政体学说。
四、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挖掘
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可能没有西方意义上的规范性的政治哲学,但是从来就不缺乏建构优良社会秩序的政治实践智慧。中国人民大学温海明教授强调,儒家的政治实践智慧是相当现实主义的,其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主”与“民”的关系。“主”与“民”的理论向度能够回应当代儒家政治哲学的主要问题,如儒家与宪政的关系问题、王道问题、社会公正问题等。虽然政治制度的改善仍然是根本问题,但“主”的心意有时可能比基于“民”的机制还重要,主政者应该致力于“善良政治”,这一点不应该被忽略。北京大学干春松教授围绕帝国—王朝体系如何向民族国家转型问题,考察了康有为在构造一个新的国家问题上的基本思路,如通过建立孔教的方式完成建立国家意识和共同价值的基础、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国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等。这一问题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依然是一个难题。龚自珍是我国知识分子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的奠基者,是其所处时代不可忽视的思想家。武汉大学吴根友教授阐发了龚自珍经世致用的社会政治之道和反封建专制的政治改革思想。
总之,本次研讨会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中国传统政治哲学、西方政治哲学之间的对话提供了平台。从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出发,与会学者畅所欲言,或者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文本资源,拓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当代性;或者考察西方政治哲学的源流,辨析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各流派在自由、平等、权利等问题上的理论得失;或者梳理中国政治哲学传统,阐释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特质。所有这些,都为提炼符合时代要求的政治理念、建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提供了思想资源和致思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