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1000-5420  CN 11-1476/C

过刊目录

  • 全选
    |
    主持人语
  • 主持人语
    张康之
    2014, 28(2): 1-1.
    社会治理创新研究的目的是要建构新型的社会体制。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和探索,我们已经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但相应的社会体制却没有同步建立起来。事实上,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社会体制的研究和探讨受到了某种程度的忽视,尽管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社会体制得到了一些调整,也主要表现为一些凭着直觉和经验的调整,主要反映在一些微观领域和具体事项方面,至于宏观的社会体制规划则一直是缺位的。近年来,社会体制发展的滞后状况日益显现出来,甚至对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形成制约。因此,通过社会治理创新的研究去寻找和发现新型的社会体制并实现良好的社会治理,是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又一主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包含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要求。
    在新时期去谋划新的社会体制,首先需要认识到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的现实及其发展趋势。张康之教授的《论主体多元化条件下的社会治理》一文分析了全球化、后工业化对社会治理提出的挑战,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基于政府垄断社会管理局面的逐渐消解,认为新型的社会治理体系正在生成。在新型的社会治理体系中,多元主体共同担负着社会治理的职责,政府成了多元治理主体所构成的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一个部分。这对政府的角色以及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提出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要求。服务型政府与以往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都不同,它将从根本上抛弃政府本位主义观念,并从根本上根除“行政傲慢”,代之以“他在性”的原则,在他在性的原则下服务于社会和服务于社会治理活动的开展。
    郑家昊博士的《政府引导社会管理:复杂性条件下的社会治理》一文通过对社会治理生态的考察,对政府职能进行了重新认识和理论界定。当前我国的社会治理是发生在复杂性条件下的,因而需要确立起“复杂性思维”。这种复杂性思维反映在行动上就是终结政府的控制导向,用引导型政府职能替代简单化的政府社会控制。作者对政府引导职能的实现做了积极构想,认为在复杂性日益增长的社会中,只有在增强“行为的主动性”、“战略规划性”、“智慧监管性”和“灵活适应性”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良好治理。
    李慧凤博士的《公共治理视域下的社会管理行为优化》一文在公共治理的视域中去观察社会管理,对社会管理的性质进行了解读,从政府行动与社会自治间的关系出发,对社会治理创新的路径提出新的构想,认为社会治理中的影响因素既有政府的偏好、对利益的追逐、主观的价值判断等源自政府本身的因素,也有诸如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网络的普及、发达的社会组织等源自政府环境的因素,从而描绘了社会治理中政府行为的动态形成和优化过程,指出社会治理创新的着力点在于政府根据社会治理环境变动提出的新要求而开展治理活动。
    孔繁斌教授的《服务型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知识扩散》一文从知识学的角度探讨了社会治理创新的问题。文章认为,在后工业化的背景下,社会治理面临着知识学转向的机遇和挑战。而这场知识学的转向需要建立在现代性反思基础上,如果我国的社会治理创新承担起了知识学转向的任务,也就能够实现从传统的社会管理向新型社会治理的转型。其中,从管理型政府的知识谱系向服务型政府的知识谱系的转变则是这种转型的重心所在。只有实现服务型政府的规则、功能、场域、角色的知识化,才能在知识扩散中真正地影响社会治理并获得合作秩序。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 学术前沿
  • 学术前沿
    张康之
    2014, 28(2): 2-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治理创新服务于建设新型社会体制的目标,一是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提出了社会体制改革的要求;二是由于后工业化的压力使原先的社会体制不适应新的时代,提出了探索新的社会体制的要求。在新型社会体制建立的过程中,社会治理创新是重心和突破口,需要适应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的现实要求,从政府垄断社会管理转变为与其他社会治理力量合作治理。最为重要的是打破政府本位主义,确立起“他在性”的原则,根除行政傲慢。社会治理创新是与服务型政府建设联系在一起的,既要通过服务型政府建设创新社会治理,也要在社会治理创新中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 学术前沿
    郑家昊
    2014, 28(2): 14-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后期以来,复杂性成为社会治理生态的基本特征,由此产生的社会的开放性和社会治理格局的多元化对传统的控制导向的政府社会管理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了走出控制失灵的困境,政府必须扬弃社会管理的简单性思维,确立一种复杂性思维,来指导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由控制到引导的转变。区别于传统的控制导向型职能,引导型职能在应对社会复杂性方面具有行动主动性、战略规划性、智慧监管性和灵活适应性等属性。对于当前的社会治理实践,中国政府在履行引导职能的过程中应当抓住核心环节,把重心放在抓好规划和培育等方面。
  • 学术前沿
    李慧凤
    2014, 28(2): 22-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长期以来由政府主导进行社会建设,这是我国社会管理的基本特征。从公共治理视域去解读社会管理,要突出社会管理的“公共性”特征。为实现形式公共性与实质公共性的统一,政府需要与其他主体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不同于“中心—边缘”结构下的主从互动模式,公共治理中各主体间的互动取决于各方地位平等下的互动认知以及对彼此间行为协同和利益互惠的预期。由于政府行为会受到政策问题、工具选择和组织间关系的影响,因此,政府需要修正原有的偏好,优化行为方式,促进公共治理的实现。
  • 学术前沿
    孔繁斌
    2014, 28(2): 31-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治理实践的操作场域是共同体类型及由其决定的政府类型塑造的结果。在后工业社会的情境下,出现了公共服务意识形态化的趋势,社会治理实践的操作场域也体现出一种旨在获得合作秩序的知识扩散,并展现了取代工业社会以理性官僚秩序为中轴知识的社会治理规训之迹象。这将是一场脱离工业社会思维框架的运动,也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语境,其必然趋势是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实现知识积聚与知识扩散,进而创造社会治理的新局面。
  • 哲学
  • 哲学
    温海明
    2014, 28(2): 39-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如何把握“亲亲互隐”的核心脉络,虽然切入的角度可以多种多样,但家与国的冲突是“亲亲相隐”和“窃负而逃”这类伦理困境的根本问题。儒家认为,“国”建构在“家”之上,所以孔子让父子相“隐”,孟子要舜逃“国”护“家”。如果要求人们不顾“家”去检举和举证告发家人,那么这样的“国”法不值得尊敬和遵守。“国”法不当破坏以父子为根基的人伦秩序,所以即使假设舜父杀人,孟子还会提出让舜逃离可能以公正和正义的名义杀死其父亲的“国”。可见,在儒家的家国关系中,家庭意识是立国之本。今天反思这种伦理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家国之间的紧张中寻找一个中道的平衡点。
  • 哲学
    彭新武
    2014, 28(2): 46-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先秦法家之崛起,是欲谋变法图强、以法治秩序替代传统礼治秩序的一次积极努力。如果抛开其中的专制主义、“除阴奸”等不良成分,其与时俱进的变革精神、按规则办事的理性精神和“大公无私”的正义主张在当下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尽管如此,由于法家的富强之路是建立在国富民穷、国强民弱的“零和博弈”之上的,因此,只有冲破这一怪圈,充分发扬民众的能动性和自我觉醒意识,才有可能真正走向富强之路。同时,法家“崇公抑私”的观念在后世的演化中,不仅表现出“假公济私”的欺骗性质,更导致“公”对“私”的肆意侵吞和民众权益的极度萎缩。为此,需要妥善处理“公”与“私”的冲突和矛盾,真正实现二者的统一和相得益彰。
  • 哲学
    陈继红
    2014, 28(2): 54-6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儒家“仁”德为当下“道德冷漠”问题的救治提供了有益的资源,具言之,“仁者爱人”确证了“己”对他者的责任,并基于一种“道德主体间关系”指明了此种责任与自我价值实现的一体关联性,由此而激发“旁观者”的责任自觉;“为仁由己”喻示了“以德性指引规则”的律令,引导人们重新返回到人本身去思考行为之目的,由此而克服“以规则取代良知”的道德冷漠现象;“三达德”之德性构成昭示了人己两利的实现之途,引导人们在承担对他者责任的同时充分尊重“己”之合理的外部利益需求,由此而消解抑制主体施救于人之意愿的致因。上述资源唯有在“仁”德的现代转化中才能以恰当的方式得以应用。
  • 经济学
  • 经济学
    陈享光, 孙科
    2014, 28(2): 64-7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我国行业中国有或国有控股投资所占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行业的所有制性质及垄断竞争程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只有将这种变化纳入对行业垄断的理解和对行业间工资差距的动态研究中,才能准确把握行业间工资差距的变化及其趋势。对2004—2011年我国行业间工资差距的实证分析表明,行政性垄断对于行业间工资差距的形成有不小的贡献率,但动态地看,这一期间呈现出倒U形曲线的特点。缩小和消除不合理的行业间工资差距,需要破除行业的行政性垄断,特别是取消对不同要素所有者采取差别性国民待遇的政策,对企业和个人都实行统一的国民待遇制度,促进部门和行业间的竞争和要素的合理流动。同时需要根据由生产技术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具有垄断属性的特殊行业以及实现社会共同利益所需要政府直接介入的特殊领域的实际情况,建立垄断利益分享制度,以调节行业间的收入差距。
  • 经济学
    郑子青
    2014, 28(2): 73-8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现阶段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动是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产生的。农村土地制度变革与农村人口流动之间具有正相关性,土地制度的变迁构成了我国农村人口流动的前提条件和决定性因素。现行土地制度仍然对农村人口流动有着不小的束缚与限制,深化改革是必由之路。
  • 经济学
    王莉丽
    2014, 28(2): 83-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智库思想市场是指从事公共政策思想生产的知识分子与其需求方通过各种媒介进行的思想商品交换活动。市场存在政治、分配、社会化、伦理等方面的局限与失灵,而智库思想产品所具有的公共性、社会性、政治性、超前性、全球性、扩散性和其以追求影响力而不是利润为目标的特点,使得智库思想市场与其他商品市场相比更易出现市场失灵,从而也更需要政府的规制。目前中国处于思想市场的培育期,一方面要逐步培育和形成中国特色的智库思想市场,另一方面要对其建设与发展实施有效规制,形成智库思想市场培育与规制相辅相成的有序发展环境。
  • 法学
  • 法学
    李艳芳, 曹炜
    2014, 28(2): 89-9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低排放发展战略是指将经济社会发展和减少碳排放有机结合的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低排放发展战略随着气候变化谈判进程的不断深入逐渐获得承认,其推动力来自于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议题理解的不断深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之间的激烈博弈。低排放发展战略的基本要素一般包括中长期减排目标、现状评估、减缓行动的成本和潜力分析、适应行动的脆弱性以及成本分析、确定重点项目和政策以及组织和资金保障。低排放发展战略具有综合性、长期性及自愿性的特点,对于政府部门、私营部门、普通大众以及国际社会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从低排放发展战略与国家的适当的减缓行动、“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制度以及国际资金援助之间的紧密关系来看,其在未来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框架中必然扮演主导性的角色。
  • 法学
    付立庆
    2014, 28(2): 100-1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静态刑法典所能提供的规范体系难免会无法满足动态的社会现实所期待的刑法需求,因此,厘定相应事案是否具有刑事可罚性、相应的规范需求是否理性就显得非常必要。对于实质性的刑法规范供给不足,只能期待立法的变动本身,而提高立法的类型化水平则有助于批量性改善刑法规范的供给不足。对于表面性的刑法规范供给不足,则既可以通过理论调整予以填充,也可以通过刑法适用解释加以弥补,其中后者更为典型和经常。要尽量通过各种解释方法增加刑法规范的有效供给,同时,不利于行为人的当然解释最终必须还原为扩大解释才能获得认可。
  • 国外马克思主义
  • 国外马克思主义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
    2014, 28(2): 109-1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润挤压论是一种解释20世纪70年代衰退及美国经济长期变化轨迹的理论。利润挤压论一方面与经验趋势并不吻合,另一方面与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也相矛盾。通过考察马克思和卡莱茨基针对利润挤压论的批判可以发现,利润挤压论不仅在经济学上是错误的,而且在政治上倾向于削弱工人在阶级斗争中的远大抱负。在马克思和卡莱茨基看来,工人在适当的经济条件下为更高的工资和充分就业而开展的斗争,是削弱资本家阶级的社会权力的前提条件,并构成了向社会主义民主计划制度过渡的现实基础。
  • 国外马克思主义
    刘磊
    2014, 28(2): 117-1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大失败:资本主义生产大衰退的根本原因》一书中,安德鲁·克莱曼以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为理论基础,对2007—2008年金融危机的成因进行了一个经验研究。克莱曼认为,此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公司历史成本利润率的持续下降,危机的现实根源是20世纪70年代危机以来美国为缓解经济相对停滞而采取的人为刺激经济的措施。此次危机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制度被最终证明为一个失败的制度。
  • 文学
  • 文学
    陆贵山
    2014, 28(2): 125-1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西方现当代文论对话是发展自身的重要理路。对话的重要话题包括:文学的自然生态研究、社会历史研究和人文研究的关系;文学的客体性研究和主体性研究的关系;文学的内部规律研究和外部规律研究的关系;文学的科学研究和诗学研究的关系等。西方现当代文论具有高度的内向化和自我化、极度的语言崇拜、沉迷于审美学幻想、带有明显的非理性主义倾向、缺乏震撼人心的力量等基本特性。通过对话,应运用宏观、辩证、综合、创新的思维方式,批判继承西方现当代文论中那些先进的有价值的思想理论资源,创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 文学
    陈倩
    2014, 28(2): 135-1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重写文学史”的话语背景下,怎样写作文学史以及写作怎样的文学史成为新历史主义在深化期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从培根起,文学史撰述便已向“学术史”靠近,倾向于以历史的方法处理文学和文化事件,从而“文学”成为“史”的定语。格林布拉特从“文化诗学”出发,在澄清人们对培根文学史观的误读基础上,结合雷蒙·威廉斯、海登·怀特、蒙特洛斯、格尔兹等人的相关论说,提出“文学”与“历史”形成一个平等的、共时性的“商讨”场域。他试图证明文学史并非只是对文学现象的概括和评判,其写作本身就是一种文学现象。由此,“文化诗学”不仅强调“历史的文本化”,且进一步关注“文学史写作方式的文本化”。国内外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讨论新历史主义对传统历史观的颠覆、它的诸种文本策略以及跨学科视角,却忽略了它对“文学史”本身的述说及其动因。深入考察该问题对于全面理解文学史观的当代转型有重要意义,它亦为“重写文学史”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维度。
  • 文学
    张冰
    2014, 28(2): 142-1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30年来,艺术终结命题引起知识界热烈讨论,作为最早提出此命题的黑格尔便进入了当代视野。客观而言,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观是其哲学体系的自然推衍,但从对这一命题的解读伊始,就存在争议。这种争议主要围绕着它的含义是否是指艺术的死亡来展开。克罗齐是目前主张从死亡的角度来解释黑格尔这一观点的代表,而黑格尔主义者鲍桑葵则持异议,从而成为倡导非死亡论的代表。鲍桑葵的意义在于,他转变了在黑格尔那里这一命题仅仅是其哲学体系的逻辑推衍的状态,将它变成了对艺术命运的预测。这恰与当下艺术终结命题的讨论遇合,为黑格尔的这一思想进入当下提供契机和依据。在当代视野中,学者们的争论与交锋,也丰富和拓宽了黑格尔的这一命题,加入了当代意义指向。
  • 学术纵横
  • 学术纵横
    吴汉洪, 孟剑
    2014, 28(2): 149-1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网络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前沿领域的双边市场理论近年来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在理论层面,关于双边市场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平台企业的定价策略、平台竞争下的单归属与多归属以及双边市场的反垄断审查等问题上。而在实践层面,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产业大量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如银行卡产业、互联网产业、传媒产业等。在未来的研究中,双边市场的反垄断问题以及动态优化模型在双边市场相关产业中的运用问题都不容忽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