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1000-5420  CN 11-1476/C

过刊目录

  • 全选
    |
    主持人语
  • 主持人语
    夏明方
    2013, 27(3): 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数十年来,以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为中心问题的生态史或环境史日渐成熟与繁荣,并在历史学领域产生重大影响,但与此同时,也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和反思:其一是固守人与自然之间僵硬的界限,两者尽管可以相互作用,但通常被视为独立、封闭的物自体,几乎看不见两者的渗透、交融与转换;其二是研究对象被限定在人与自然互动的界面上,所谓纯粹的自然界变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被排除在生态史视野之外,环境史也因之更多地被当成历史学的一个分支,而非对整个历史的重新解释;其三是对环境决定论和生物决定论存有过度的戒心,对人与自然多样化的复杂互动关系认识不够,尤其是在后现代解构思潮冲击之下,自然的独立作用往往被文化的建构所取代,环境史变成了跛脚巨人。本专栏的四篇论文,从变动中的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入手,分别从史学、身体、城市和土地等方面展开讨论,试图为生态史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夏明方教授的《生态史观发凡——从沟口雄三〈中国的冲击〉看史学的生态化》一文,针对近代科学史观与后现代史学对历史真相问题截然相反的认识,以日本学者沟口雄三提出的“建构的事实”为基础,将历史学家与其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视为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历史认知生态系统,视为人类生态系统信息代谢过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继而结合沟口的研究理念及其与实证研究之间的内在紧张,将美国生态学家巴里·康芒纳总结的生态学法则与历史认知活动联系起来,并从过程哲学入手对其进行修正,明确提出“史学生态化”的主张。
    南茜·兰斯顿教授的《变迁世界中的环境史学:进化、环境健康与气候变化》一文,以现代人体内分泌扰乱物和有毒化合物的产生与变化为例,阐明了人类与非人类自然之间持续的对话与相互塑造的过程。她指出,人体与环境并非相互分离的封闭性物质,无从假定人类可以污染土壤、水源或者空气,而丝毫不会影响自身;人类身体与人类社会一样,都是由物质和文化交织在一起的变动着的生态系统。因此,将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从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中抽离出来,即将人视为完全孤立的个体,始终是一种假象。她还从气候变化与文化变迁的复杂互动入手,对环境决定论和文化决定论这两个极端提出批评。
    侯深博士的《没有边界的城市:从美国城市史到城市环境史》一文,勾勒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城市史研究兴盛、衰落及其于八九十年代走向城市环境史的历程。文章着力强调了威廉·克罗农《自然的大都市》一书在城市环境史研究中的开疆拓土之功,同时也提出了后克罗农时代城市环境史研究的不足:多数学者忽视了克罗农研究模式的核心趋向——即打破城市的边界,将城市有机体的新陈代谢与其赖以生存的周边广阔腹地、乡村和荒野结合起来,以书写更具多样性的城市历史。
    王建革教授的《小农、士绅与小生境——9—17世纪嘉湖地区的桑基景观与社会分野》一文凝练了作者近年来对公元9至17世纪江南农业生态系统动态演变的深度思考。与长期以来学界有关江南小农经济的刻板印象不同,该文不仅描绘了江南水乡从六朝士大夫的田园别墅到明代小农的桑基鱼塘这一小生境的转换过程,更将生活于其间的各色人等的审美意识和对自然环境的着意经营融于其中,展示了复杂多变的物质流、能量流、景观流和审美流,将生态史研究和文学史、艺术史结合起来,给生态学以更广阔的学术空间。
  • 学术前沿
  • 学术前沿
    夏明方
    2013, 27(3): 2-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几十年来,以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史或环境史已经取得巨大发展,并为重新思考诸多重大历史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是历史研究活动本身,即历史学家与其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实际上也构成了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且不断演化的生态系统——历史认知生态系统。由此出发,可以对近代科学史观与当前的后现代思潮围绕历史认识客观性的问题展开的争论予以重新审视,进而有可能在逻辑上走出主观建构与历史事实两者之间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困境。
  • 学术前沿
    南茜·兰斯顿
    2013, 27(3): 13-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环境史发展成熟为一个学科,环境史学家们严肃地对待自然便显得愈发重要。人类与非人类的自然世界在不断地相互让步中塑造着彼此的历史。研究这一相互关系的三个角度可以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坚实基础:进化环境史、环境健康与社会的历史、气候变迁及其历史的研究。非决定性和改变一直以来都是这个仍在形成中的世界的核心特征。我们的知识并不是建立在与生俱来的既定事实之上,也从没有绝对的道德将人类置于静止世界的中心。我们生存在一个由关系、连接和无序组成的世界中。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在各个方面都根植于环境。人类历史的出现并不是孤立于其他物种之外,而是存在于至今仍在进行中的人类与自然的其余部分的不断妥协中。
  • 学术前沿
    侯深
    2013, 27(3): 20-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学术前沿
    王建革
    2013, 27(3): 30-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嘉湖地区桑基农业在六朝时期就已经形成,环境为沼泽地与山水景观。随着农业开发的进行,先形成大围,后分化成小圩。河道亦细化,加上植桑的推广,南宋以后形成桑基农业小生境。小生境中有小水湮和圩田,以此可以形成桑基稻田和桑基鱼塘,明代著名的生态农业正是建立在这一生境基础之上的。在小生境分化的历史过程中,田野景观中的乡绅园林比重越来越小,大片积的柳、松、竹越来越少,小池塘与桑竹景观越来越成为乡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境。
  • 哲学
  • 哲学
    张再林
    2013, 27(3): 39-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们自身的“身体”视野的开显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一个全新而又极其重要的维度。这种身体新视野在中国哲学中的开显,不仅最终决定了中国传统哲学是一种有别于西方意识性哲学的身体性哲学,同时也意味着中国传统辩证法作为一种生命辩证法而与西方的思维辩证法迥然异趣。这种迥然异趣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西方式的思维的辩证法未脱思辨的原罪而具有纯思性,而中国式的生命的辩证法则立足于切身的生命关怀而具有涉身性;(2)西方式的思维的辩证法以正题、反题的正反型为其逻辑原型,而中国式的生命的辩证法则以阴性、阳性的阴阳型为其生理原型;(3)西方式的思维的辩证法最终为我们指向了一种坚持整体取代个体、预成取代生成的总体论,而中国式的生命的辩证法则最终为我们指向了一种坚持个体即整体、坚持生命不断生生的全子论。无疑,在人类正在从知识型文明步向生态型文明的今天,对有别于西方式的思维的辩证法的中国式的生命的辩证法的理论实质的重新揭示,显然具有积极的理论和时代意义。
  • 哲学
    谭清华
    2013, 27(3): 47-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阿伦特、哈贝马斯和罗尔斯使得“公共性”成为重要的哲学范畴。哈贝马斯的公共舆论和罗尔斯的公共理性,是马克思曾经主张过而后又扬弃的一种思想,而阿伦特的公共性主张与马克思的思想因为都关涉人的生存危机,因而具有更多的“亲近性”。但是,马克思寻求的是人的解放以及由此所要求的社会解放,即把社会从资本的支配下解放出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人与人之间、个人与联合体之间共享自由发展的社会。这种主体间的相互共享性即公共性。马克思所主张的公共性,从根本上说指的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相互自由和共享发展的公共的社会关系。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一方面取决于社会历史发展本身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广大无产者形成公共的阶级意识,从而组织成为无产阶级来意识和行动。无产阶级政治的前提就是无产者通过公共的阶级意识形成政治的无产阶级。
  • 经济学
  • 经济学
    黄阳华,吕铁
    2013, 27(3): 54-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户创新对于新兴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由用户创新引发的产业组织变迁不同于由生产者主导的产业组织演进的经典模式。新兴产业的创新过程在创新的动机、创新的决策模式、创新的商业化过程、创新对产业组织演进的影响等方面均不同于成熟产业。在以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范式下,用户在产业创新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为了更好地适应用户创新对产业政策提出的新需求,未来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应当针对用户创新的特点,更有效地激发用户在新兴技术创新中的“参与”和“诱发”作用。
  • 经济学
    顾海兵,翟敏
    2013, 27(3): 63-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现阶段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程度进行准确的量化估计,不仅有助于对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做出较为清晰和直观的判断,还将为下一步改革起到导向作用。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科学的方法论。对利率市场化程度进行测定的方法论分析可以从四个角度展开:一是生产者角度,细分为构成要素分析、行业利润推算、市场结构分析、行政区域加总四个途径;二是消费者角度,细分为金融结构研究、消费群体调查两个途径;三是政府角度,细分为利率政策施行、行政级别改革两个途径;四是国外部门角度,细分为发达国家类比、发展中国家近似推断两个途径。在上述方法的综合运用与调整中,还应注意理论与实践、一维与多维、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如此才能使研究更加深入。
  • 管理学
  • 管理学
    秦志华,王永海
    2013, 27(3): 70-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回顾商业模式概念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商业模式的研究热潮与网络企业投资需求密切相关。原因在于,商业模式对于企业价值来源和实现机理的分析范式,可以作为网络企业的价值评估依据,弥补企业估值传统方法的不足,具有企业价值测评功能。与这一功能相适应,商业模式形成了特有的内容结构,即以企业的价值主张为中心,关注产品服务生产经营方式中目标客户与合作伙伴的价值传递功能。对于初创的网络企业而言,从商业模式角度测评企业价值的关注重点,是为实现特定商业创意而努力的工作团队状况。案例分析也对商业模式的估值功能与内容结构作了相应说明。
  • 管理学
    宋建波,李丹妮
    2013, 27(3): 80-8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关于企业环境责任与环境绩效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存在缺欠,如概念模糊、缺乏权威环境绩效评价和信息披露规范以及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激励不足等问题,制约了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我国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标准和信息披露制度尚待完善。应通过设置环境绩效和环境信息披露的激励机制,使环境保护上升为企业战略层面的自觉行动,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
  •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
    张康之,张乾友
    2013, 27(3): 87-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一些信奉新自由主义的学者开始借助于经济学的语言对政府及其行政发起了猛烈攻击,使公共行政陷入严重的合法性危机之中。然而,这也促使一些坚守公共行政理念的学者从合法性的角度去思考公共行政问题,从而形成了公共行政发展史上的一个独特视角。在对公共行政的合法性辩护中,“黑堡学派”是最重要的代表,他们证明了公共行政在美国宪法与民主中的合法性。除了黑堡学派,其他学者也对公共行政的合法性问题发表了不同的意见。这些意见从合法性的角度为公共行政的概念注入了许多新的内涵,推进了公共行政概念的发展。
  •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
    刘鹏
    2013, 27(3): 98-1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行政学在经历了重建、引进和反思阶段之后,即将迈入本土化的新阶段。从中国行政学本土化进程看, 中国行政学本土化既可以克服西方行政学的局限,又可以为中国行政改革提供智力支持。三十多年来中国行政学本土化经历了一个趋强的发展过程,也积累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学概念,如压力型体制、锦标赛模式与行政逐级发包制、行政吸纳社会、分级制政策实验、公推公选与准行政竞争等。未来中国行政学本土化应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条路径同时展开,遵循自微观而宏观、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处理好与国际化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中国行政学研究从知识消费领域向知识生产领域的转变。
  •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
    吕志奎
    2013, 27(3): 108-1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改革开放,其实是中国政府转型从萌芽到成型、从实践到理论的建构过程。政府转型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力图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政府转型是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改革,通过发展目标、政府职能、政策工具、政府机构和财政结构的改革,政府引领经济社会实现转型;另一方面,这种转型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使得政府治理体系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性力量。
  • 法学
  • 法学
    杨东
    2013, 27(3): 118-1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金融创新不断发展和金融自由化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呼声日益高涨。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金融立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由投资者保护扩展为金融消费者保护,并将其作为金融法制改革和金融监管的基本思路。我国应紧跟当前国际立法的潮流和趋势,将一般投资者作为金融消费者加以保护,在实现横向统合规制的同时,构建双重叠加保护体系,对不同层次的投资者和金融消费者提供多层次的灵活保护体系。具体说来,应从金融商品(服务)、保护机构、纠纷解决机制三个方面构建动态立体、有机统一的以金融消费者为核心的金融服务统合法体系。
  • 法学
    张世明
    2013, 27(3): 128-1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些年来,关于清末变法修律的“肇端于废除领事裁判权说”遭到挑战。颠覆这种传统主流观点的学者认为,《马凯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902年9月5日,但慈禧在庚子事变后结束流亡生活还京途中就发布了“变法诏书”,清廷的修律决策不是《马凯条约》第十二款影响的结果。历史考据的方法要求我们全面考镜源流,传统的关于废除领事裁判权作为迫使中国法律近代化的诱因的观点并不能由此遽尔否定,必须将视野放得更宽一些,否则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会在纠谬过程中矫枉过正,以至于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修律与取消领事裁判权两者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赫德等人对此曾经予以详细讨论。
  • 文学
  • 文学
    吴琼
    2013, 27(3): 138-1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萨拉辛》是巴尔扎克的一部中篇小说,罗兰·巴尔特在《S/Z》中对其做了一种生产性的阅读,这一阅读充满了拉康主义的基调,它一方面利用拉康的幻象公式“$◇a”重述了幻象的构成,另一方面又运用拉康的阉割理论讨论了幻象的阉割后果及其传染性,“S/Z”就是对这一阉割效果的形式化表达。从“$◇a”到“S/Z”,既是对《萨拉辛》的拉康式阅读,也是对巴尔特《S/Z》的拉康式回读。
  • 学术纵横
  • 学术纵横
    刘永谋
    2013, 27(3): 148-1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视角看,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STPP)是继科学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之后出现的研究热点和主流。STPP研究已经显露出自身的特点。在基本立场上,坚持对科学技术持审度的立场,对公共政策持平衡的立场,在“科学技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下融合科学与人文。在方法论上,主张实践导向、方法集成、地方特色和反身张力。STPP已经形成了特有的研究内容、问题和文献,但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成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