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1000-5420  CN 11-1476/C

过刊目录

  • 全选
    |
    学术前沿
  • 学术前沿
    肖建国
    2012, 26(4): 1-1.
    民事诉讼法是以保护实体权利为依归、以追求程序正义为最高价值的程序法,因此,一部“好”的民事诉讼法典,应当是公正与效率兼顾、程序与实体并举、理论与实践融贯的法律,只有这样的法典,才能流芳百世、历久弥新。然而,在民事诉讼法立法史上,这样的民事诉讼法典寥若晨星,仅有德国、奥地利、日本等国的民事诉讼法才具有历经百年而不衰的独特魅力。如何在世纪之交制定一部影响21世纪的“模范民事诉讼法典”?如何在中国民事诉讼法典中注入永恒的生命力?这些都是民事诉讼法修法过程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当前,我国民事诉讼法典的修改已进入关键时期,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对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做了二次审议。从总体上看,草案吸收了大量民事诉讼法理论研究的新近成果,反映了现代民事诉讼法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对实践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作出了有针对性的制度设计。但也应看到,草案在一些方面仍具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许多立法中遇到的重大理论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民事诉讼法修改的进程,我们邀请几位学者就我国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理论定位和修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探讨。肖建国教授的论文探讨了民事诉讼程序建构与立法的方法论。他认为,目前,我国的民事司法模式正面临着从政策实施型司法向回应型司法的转型,这种转型呼唤着程序自治性、程序主体性的制度建构,呼唤程序规则的独立性和经由程序的正当化机制的回归。因此,我国民事诉讼法应当从程序主义的视角和程序利用者的视角建构价值取向和技术特征迥异的“程序群”,以激活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肖建华教授的文章讨论了恶意诉讼及其法律规制。在他看来,对于当事人一方恶意实施的损害对方利益,或者双方恶意串通实施的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恶意诉讼行为,除了采用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制裁外,立法上还应当课以恶意诉讼人的侵权责任,并且将第三人撤销诉讼制度入法,以充分保障被侵害的当事人或第三人的利益。段厚省教授的文章讨论了民事诉讼构造观的重塑。他主张以哈贝马斯的商谈法哲学作为建构民事诉讼构造观的方法论,建构一种能够促进诉审之间商谈的民事诉讼程序,以商谈来促成裁判的共识性基础。为此,我国民事诉讼法修改应当增加规定法官的心证随时公开义务和法律观点充分阐明义务,以此来促进诉审之间的商谈。邵明副教授的论文探讨了我国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完善。他主张,应当在维护国家公共政策的同时,合理借鉴现代国际社会的普遍做法,以期公正迅速地处理涉外民事案件,促进国际民事交往的发展。为此,他提出了我国涉外民事诉讼程序在基本原则、外国人的诉讼地位、管辖、涉外民事司法协助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的对策性建言。
  • 学术前沿
    肖建国
    2012, 26(4): 2-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政策实施型司法向回应型司法的转型过程中。民事司法结构和模式的转型呼唤程序自治性、程序主体性的制度建构,呼唤程序规则的独立性和经由程序的正当化机制的回归。价值取向和技术特征迥异的各类程序,如审判程序与执行程序、争讼程序与非讼程序、私益诉讼程序与公益诉讼程序、财产诉讼程序与家事诉讼程序等,分类入法,可以满足当事人不同层次的实体权利和程序利益之保护的需要,以程序主义视角和程序利用者视角为导向的程序选择权由此获得新生。
  • 学术前沿
    肖建华
    2012, 26(4): 13-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恶意诉讼是指一方当事人恶意实施诉讼或双方恶意串通进行诉讼,利用司法程序获得法院裁判,以达到占有他人财产或损害公共利益的目的。国外关于恶意诉讼的规制多是针对当事人一方损害对方利益的情形,而我国则侧重于防范当事人双方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我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通过对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规定来惩罚恶意诉讼,但由于缺乏相关制度的配合,特别是缺乏对案外人的程序救济途径,其适用效果会比较有限。因此,立法有必要规定恶意诉讼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或第三人撤销诉讼制度,以保障被侵害的当事人或第三人的利益。
  • 学术前沿
    段厚省
    2012, 26(4): 22-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民事诉讼法正处在新一轮修订过程中,民事诉讼构造观应当引领民事诉讼、凝聚裁判共识、修补社会裂痕。基于此,可以考虑以哈贝马斯的商谈法哲学作为建构民事诉讼构造观的方法论,从而建构一种能够促进诉审之间商谈的民事诉讼程序,且以商谈来促成裁判的共识性基础。就我国目前的民事诉讼程序来看,亟须采取的修改与完善的措施,是增加规定法官的心证随时公开义务和法律观点充分阐明义务,以此来促进诉审之间的商谈,使裁判能够在诉审共识的基础上达成。
  • 学术前沿
    邵明
    2012, 26(4): 31-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完善应当在维护国家公共政策的同时,充分采用现代国际社会的普遍做法,以期公正迅速地处理涉外民事案件,促进国际民事交往的发展。据此,我国涉外民事诉讼程序应当在基本原则、外国人的诉讼地位、管辖、涉外民事司法协助等方面予以完善。
  • 政治哲学
  • 政治哲学
    林进平
    2012, 26(4): 40-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代中国的正义问题涉及三个子问题:(1)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正义?(2)对于分配正义,我们最需要关注什么?(3)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正义批判?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看,中国所要追求的正义应是崇尚契约精神与人的内在价值的正义;与其关注分配正义本身,不如关注制约分配正义的权力和市场等背景因素,因为正是这些因素制约着分配正义的产生及其实现;正义批判虽然属于意识形态批判,但它对于当代中国的制度完善与社会进步有着独特的价值。
  • 政治哲学
    王玉鹏, 冯颜利
    2012, 26(4): 47-5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马克思与正义的关系是国外学者长期争论的论题之一。争论的焦点在于,马克思是否拒斥正义,马克思是否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非正义,共产主义社会能否超越正义,马克思是否反对分配正义。要厘清这些问题,只有在重读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深入把握国外学者争论的实质,才能澄清马克思与正义的关系,从而厘定马克思正义思想的本质内涵。
  • 经济学
  • 经济学
    周业安, 程栩, 赵文哲, 李涛
    2012, 26(4): 53-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已有的研究主要关注政府总体上的教育和科技投入水平及其经济后果,却忽视了政府层级结构可能起到的激励作用。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教育和科技支出竞争会影响社会的人力资本水平和知识创新激励,从而影响到各地区的技术进步和创新水平。特别是,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负的溢出效应,即一个地区增加自身的教育和科技支出会降低邻区的创新,这就可能导致各地区之间的恶性创新竞争,可能会影响总体创新和未来的经济增长。
  • 经济学
    孙久文, 彭薇
    2012, 26(4): 63-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劳动成本快速上涨是不是引发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对中国制造业不同行业的劳动力成本在三大地带之间的优势比较和产业转移基本情况的分析发现,已经发生转移的主要是资源依赖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并未发生相对转移。同时,大部分行业的劳动报酬涨幅和产业规模变动在地区间的分布不具有空间相关性,也就是说,劳动报酬上涨尚未成为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
  • 经济学
    王珏, 胡赟, 张迎新
    2012, 26(4): 72-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于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学界有不同的观点。在资产价格时间序列中寻找突变点的BLS方法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历史的新视角和新工具,在历史研究方法论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一方面可以解除先验主义的束缚更逼近“真实历史”,使历史研究更加客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资产价格承载的信息“经验到过去”,更好地把握当时创造历史的人们内在的生命、欲望、情感、意志和思维。
  • 社会学
  • 社会学
    李路路, 唐丽娜, 秦广强
    2012, 26(4): 80-9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转型期中国民众的社会不平等认知与评价状况进行分析,可以从“收入分配的公平性认知”与“社会冲突意识”两个方面展开,既关注“公平感”与“冲突感”的总体状况及二者间关系,亦分析历时性演变趋势及阶层/群体间所体现出的差异性。基于历次“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受访群体普遍反映当前的收入不平等持续拉大,收入分配欠缺公平性与合理性;一些群体间的矛盾与冲突被认为达到了较为严重的程度,并有持续恶化的趋势;对收入及生活机会分配的公平性认知与社会冲突意识之间被证实有着紧密的关联,不公平感越高,群体的社会冲突意识就越强。转型期社会的公平正义及其社会政治后果问题应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
  • 社会学
    邢朝国, 郭星华
    2012, 26(4): 91-9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建设具有何种关联,这是中国现代法治建设的一个核心议题。在“现代/传统”二元对立范畴中,“传统”逐渐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化了的话语,与传统相关的文化要素基本上被归入旧世界、旧秩序的符号谱系中。在此分类范畴中,西方文化代表着现代、全新、开放、活力,中国传统文化则被认为是滞后的、沉重的、狭隘的,因而是需要变革的。作为这种认知方式的实践,中国近现代以来的法律改革总体上走的是西化的路子,大规模移植西方社会的法律制度,深嵌了东方主义逻辑。在法律移植的路径中,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被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事项,并且传统文化会阻碍现代法治建设,需要被批判、摒弃。当法律制度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冲突时,东方主义的思维方式使我们习惯于从中国文化的价值理念层面来寻找原因,如中国人的观念、习惯等。但司法实践一再证明,不受道德和价值观支持的法律系统容易失效,因此,法治建设需要观照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是一味地无视它、摧毁它。
  • 公共管理
  • 公共管理
    杨宏山
    2012, 26(4): 100-1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内学界对政府绩效评估适用性的研究存在着认识偏差。作为政府评价的一种形式,绩效评估难以覆盖政府职能的所有领域,它主要适用于对政府执行公共项目的结果进行测量和评价。政府绩效评估无法制定普适性的综合指标体系,它只能根据公共项目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建立可量化、可测量的评估指标和科学的评估机制。从价值导向看,政府绩效评估可分为两种模式,即内部控制模式和外部责任模式。由于行政系统和公众分别具有不同的价值偏好和绩效标准,任何单一的绩效评估模式都有其局限性。构建复合型绩效评估模式,可以兼顾内部效率和公众满意度,实现政府执行力与公信力的统一。
  • 公共管理
    艾志强, 沈元军
    2012, 26(4): 107-1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科技风险与公众认知的关系,有助于解决科技专家与公众对科技风险态度的矛盾、科技专家与其他专家对公众认知科技风险的态度的矛盾、公众的科技风险认知与信任之间的矛盾等问题。科技风险与公众认知的关系,可分为公众对科技风险的主观认知和科技风险对公众认知的客观影响两个方面,这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个过程。对科技风险与公众认知关系的全面研究应在综合上述两个过程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由此得出现实启示。
  • 文学
  • 文学
    周启超
    2012, 26(4): 115-1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埃科的文学作品/文本理论,从艺术作品的“开放性”到文学“文本的权利”,从文学“文本意图”的提出,到文学文本之“使用”与文学文本之“诠释”的区分,已进入文学文本生命机制的探究。这一理论,引领着文学文本之“开放性”的探索与 “文本意图”之控制力的考量,在当代文学理论的跨文化旅行中留下鲜明印迹。
  • 文学
    肖鹰
    2012, 26(4): 121-1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明代诗学的发展,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前七子为代表的复古主义;第二阶段,后七子及其同时代的唐宋派等文学流派对复古主义的批评性转换;第三阶段,李贽、公安三袁的诗学为代表的激进情感主义。在既往学者论述中,一般忽视了第二阶段文学家所做的重要转换工作。而梳理第二阶段的转换过程的关键思想运动,对于探讨“性情”本体化概念所起的枢纽作用大有裨益。
  • 文学
    洪迎华, 尚永亮
    2012, 26(4): 128-1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明清时期,受尊古思想和辨体意识的影响,韦应物、柳宗元五古的体裁意义和艺术价值在读者接受视野中得以凸显。因诗学主张及价值观的不同,此期诗家对韦、柳在五古发展史上的“正”与“变”及历史地位存在多样化的解读:或谓其变而不失正,可作为追陶及尚古的门径;或谓其乃六朝余韵,虽不足尽法,然实有妙诣。视角不一的批评和接受,一方面深入阐释了“韦柳体”的丰富内涵,另一方面也确立了韦应物、柳宗元在五言古诗及整个诗歌史上的意义和地位。
  • 人文社会科学评论
  • 人文社会科学评论
    王星, 袁卫
    2012, 26(4): 134-1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学术成果的跨界影响力评价在基金立项、科研管理、学科建设和学术评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不同于学术深度评价,它是对学术广度交叉规律的认识。其中跨界关系强度矩阵是跨界影响力研究的关键。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的跨界影响力数据模型为切入点,基于读者、作者通过文献搜索所建立的学术跨界联系,本文探讨了几种跨界关系矩阵模式发现算法,比较了三种前沿统计网络估计方法在跨界影响力上的应用。实证研究表明,这些算法具有稳定和快速的特点,在人文社会科学跨机构和跨学科关系研究方面得到了有益的结果。
  • 人文社会科学评论
    杜鹏, 杨燕萍, 关晓斌
    2012, 26(4): 144-1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者对于学术道德与诚信状况的评价为研究视角,基于对全国42所高校3 805名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者进行的问卷调查,以及对专家学者的专题访谈,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针对学术道德与诚信状况的判断、违背学术道德与诚信的行为及其危害、对科研工作者自身和外部因素的分析以及改善学术道德与诚信状况的措施等问题进行研究的结果显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者对目前的学术道德与诚信状况大体满意,但认为如果不采取进一步的防范措施,会有一定下滑趋势;违背学术道德与诚信的主要表现形式体现于学术成果产生和学术资源与荣誉获取过程中,影响学术道德与诚信状况的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主要是自身学术道德意识薄弱与学术道德与诚信监督管理措施不足。针对上述问题,应从学术道德培养、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执行与监督等方面加强对学术道德的规范和监督,推进学术诚信建设。
  • 书评
  • 书评
    周泉根
    2012, 26(4): 153-1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