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1000-5420  CN 11-1476/C

过刊目录

  • 2005年, 19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5-11-16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2005, (6): 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一战略决策的提出标志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理念。全力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既是中国共产党在开阔的政治视野下充满政治智慧与勇气的理性选择,更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
  • 论文
    张康之, 程倩
    2005, (6): 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体性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在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和改造中形成的,在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哲学包括个体的总体性、社会的总体性和历史的总体性三个理论层面。这三个理论层面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以人的全面发展、构建"自由人的联合体"以及和谐社会作为其实现目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总体性哲学为理论指导,并根据这一哲学精神去设计行动方案。
  • 论文
    欧阳志远
    2005, (6): 9-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和谐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与人的和谐,这两种关系是相互制约的。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但现实的社会主义又不能不先通过市场竞争来完成人的个体发展第二阶段的任务。在这个发展阶段,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形势要求的紧迫性和现实可能的渐进性之间的矛盾,加剧了市场经济带来的固有冲突,解决泛腐败问题成为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关键。民主法制的建设和精神境界的提升都是必要的,但从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实际操作可能来看,精神境界的提升应当更加得到重视。目前,各种社会矛盾最终都在资源环境的利用上聚焦,一种可称为生态寄托的社会心理也正在萌发滋长。因势利导,把培养生态寄托情感作为提升精神境界的核心,可以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一个共同的领域,从而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找到一个现实的交点。
  • 论文
    苗东升
    2005, (6): 17-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系统观点对构建和谐社会作概念诠释。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贯彻系统思维:以整体思维取代片断思维,以非线性思维取代线性思维,以动态思维取代静态思维,以开放思维取代封闭思维,把自组织与他组织结合起来。
  • 论文
    2005, (6): 23-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汉唐历史的研究积累到今天,已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但也面临着如何进一步深化的问题。由于长期以来史学研究中存在着断代分割的倾向,局限在传世史料中按朝代分别进行研究,实际上使得汉唐时期历史研究的问题空间在萎缩。在国外,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在西方国家从事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学者中间,明显地存在着"重两头轻中间"的倾向,即研究主要集中在先秦和明清时期,而对汉唐时期的研究很不充分,或者说涉及的问题有很大局限。这种格局使他们很难将中国历史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加以研究,并由此带来对中国历史文化片面的理解,消解了对中国文化复杂性的认识。
  • 论文
    黄朴民
    2005, (6): 24-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汉武帝逝世后,西汉政治进入一个十分微妙的新阶段。原因在于,汉武帝的统治既造就了赫赫功业,同时也导致了社会危机的潜流汹涌。作为汉武帝事业的继承者,如何调整国策,克服危机,乃是其所面临执政上的重大考验。不同于贤良文学对武帝功业的全盘否定,也区别于桑弘羊等人对武帝路线的一味肯定,霍光等主流派以杰出的政治智慧,适时对武帝后期弊政进行必要扬弃,从而为西汉中叶的政治发展方向作出理性的战略抉择,开创了"昭宣中兴"的历史新局面。
  • 论文
    孙家洲
    2005, (6): 29-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不奉诏"乃至于"奉诏不谨"是汉代的政治罪名,但在政治运作中,"不奉诏"却有着实际上的生存空间。"不奉诏"可以划分为"军中权宜"、"拒绝任命与赐予"、"为国持正"、"政令失御"等四种类型。它们各有其特定的内涵与社会意义,特别是其中的"为国持正"型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关键的问题在于:当皇帝的意旨明显有失误的时候,朝臣的异议能否得到事实上的合法存在权。古代"开明政治"的标志之一,就是当政者对"异议"有较高的宽容度。
  • 论文
    刘后滨
    2005, (6): 35-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唐代至贞元、元和时期,在中央政务的实际运作中,已经确立了使职行政体制,而不再是以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和九寺五监为依托的部司寺监体制。晚唐五代至北宋时期,是使职行政体制不断完善的时期。中央行政体制向使职体制的过渡,是在不断反复中完成的。以郎官出使为例,这种转变在法令中有了体现。但是,整个唐后期六部寺监的框架都还在发挥作用。唐后期使职行政体制的确立,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体制变化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对唐宋间政治形态和官僚形态的变化产生了影响。
  • 论文
    李全德
    2005, (6): 42-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唐代中后期的中书门下体制历经晚唐、五代的演变,至宋代前期形成了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分掌民政、军政的二府体制。其中五代是体制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正是在五代后唐时期,始于唐代中期的枢密院一职,从原先的掌文书通进发展成为最高军政机构,与中书门下对掌文武,形成"二府"。此后历晋、汉、周、宋,经过不断的调整发展,二府体制逐渐严密完备。枢密院地位的这一变化并非完全是唐代枢密院自然演变的结果,而是更多的与后唐封内的中门使一职有关。
  • 论文
    雷达, 谢静
    2005, (6): 48-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美国学者大卫·雷克在比较美英霸权体系差异的基础上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全球政治经济体系中,美国霸权的存在有利于形成和维持稳定的全球自由主义的市场秩序。但是在"新经济"结束之后,全球政治经济并没有出现稳定发展的局面,相反,经济摩擦、政治冲突事件却在"后新经济"时代频频发生。美国"后新经济"时期的经济特征主要表现在美国经济增长周期与劳动生产率周期的差异、外部不均衡所导致的全球经济结构的失衡、纳斯达克市场效应的下降三个方面,这些特征会进一步导致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加剧。
  • 论文
    彭金荣, 陈利
    2005, (6): 57-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快速上升,2004年高达70%。由此引发的风险主要有贸易摩擦频发、贸易市场高度集中、能源和战略资源进口加大、关键技术核心设备进口增多等。为此,需要在营造公平贸易环境、推进市场多元化、重视能源安全等诸多方面作出努力。
  • 论文
    关伟, 范祚军
    2005, (6): 63-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实施,区域内投资和贸易一体化继续发展的结果必将需要各成员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统一。因此,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施过程中,如何满足这些需求,如何深化区域内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金融政策的协调与合作的问题就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以最优货币区理论为基础进行分析,无论是CAFTA经济体的开放性、成员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一致性、外部冲击的对称性,还是金融一体化程度,都表明在CAFTA框架下构建区域内宏观金融政策协调机制具有可行性。CAFTA成员国的货币政策协调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进程中实现宏观金融政策协调的策略,应从加大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实际操作、实行CAFTA内部生产要素自由流通以及金融政策协调一致三个方面着手进行。
  • 论文
    杨雪冬
    2005, (6): 71-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秩序是一种特殊的公共品,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秩序是可扩展的,但扩展的维持需要依靠信任的连续生产。在现代社会,秩序是国家、公民社会和市场互动的结果,并因为三者的不同组合关系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但国家始终是秩序生产的核心。随着公共的扩展,任何单个的治理机制都无法应对全球化时代的风险,因此需要通过复合治理来实现秩序的重建。
  • 论文
    晏辉
    2005, (6): 80-8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资本的运行内在地包含着消费,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消费。资本增殖的根本途径即在于将"庞大堆积的商品"快速地消费掉。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完成一种复杂的社会设置:货币的普遍化,制定刺激消费的公共政策,打造用于形成时髦和时尚的消费文化,形成借助物的使用显示其地位与权力的消费观。资本之世界范围内的运行逻辑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消费、奢侈甚至浪费,由此引致了代内与代际之间的公正问题,而人们的幸福感也并未随着奢侈与浪费提升至相应的程度。理性地反思与批判资本与消费的内在逻辑是经济伦理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 论文
    陶文昭
    2005, (6): 87-9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政党体制、政党组织、执政方略是把握当代政党的三个关键方面。当代世界政党体制纷繁复杂,而且处在变动之中。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党体制,最根本的是要适合国情和时情。在科技革命和社会变迁的推动之下,各国各种类型的政党都在寻求变革,致力于扩大阶级基础、调整意识形态、改革组织原则。执政的主流政党则探索和完善执政方略,努力适应民意、发展经济和有效管理国家,以寻求和保持执政地位。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要比较和借鉴其他政党的经验教训,坚持适合国情的政党体制,在党的建设方面与时俱进,提高执政能力,以实现长期执政和执政为民。
  • 论文
    卫灵
    2005, (6): 93-9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印关系是中国周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国内建设需要睦邻、安邻,稳定周边。印度作为南亚大国和我国的重要邻国,其安全战略对中国西部安全环境和中印关系会产生重要影响。从关注中国周边安全的角度出发分析印度安全战略中对华关系部分,其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既有不利的方面,也有有利的一面。中印双方在安全利益上体现出相互依存性,具有共同的需求。和平友好、对话协商应该成为21世纪中印两国关系的主旋律,这不仅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也符合中印两国的安全战略和发展目标。
  • 论文
    邵明
    2005, (6): 100-1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举证责任"这一术语实际上包含了两个不同的概念:行为举证责任和结果举证责任,两者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谁主张谁证明"作为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有其合理性,但是在特殊情形中须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并且在出现法律漏洞时往往需要法官自由裁量举证责任的分配。
  • 论文
    曾咏梅
    2005, (6): 107-1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劳动合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确立的基础,也是劳动法律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劳动法应确认口头劳动合同形式的有效性;应正确处理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的关系,把合同解除作为合同终止的情形之一;改革用人单位支付补偿金的条件,对因劳动者方面的原因导致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实行过错责任原则;建立一种以期待利益损失补偿为主,劳动贡献积累、伤病补贴和惩罚性补偿为辅的辞退补偿制度;规定用人单位不愿续订定期劳动合同时,应向劳动者支付不稳定就业补偿金。
  • 论文
    范方俊
    2005, (6): 114-1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意境论批评是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出现最早、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种,同时也是20世纪得以最早重塑且持续时间最长的一种现代文学批评。在意境论文学批评由传统转向现代的过程中,王国维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于王国维的意境论文学批评存在着一定的误解,特别是对其意境论文学批评的现代性特征认识不够。有必要以王国维意境论文学批评为个案,对其文学批评的理论重心、批评模式和批评特色进行剖析。
  • 论文
    袁济喜
    2005, (6): 121-1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列子》是东晋人假托的一部极具表演特色的书籍,典型地展现了六朝文士的演生心态。书中意欲消泯魏晋以来的有无之辨,将人生视为生死等量齐观的过程。这与六朝文士对于生死大化的挽歌情结十分相似。《列子》作者进一步对命运进行重新解释,用人力与命运交争的主题来反映当时人的命运观。这些与六朝文士咏叹命运的文学主题十分切近。《列子》一书反映了作者与注解者在生死无法预料的情形下,从狂欢走向悲歌的必然历程,从而展现了六朝文士独特的演生历程。
  • 论文
    单少杰
    2005, (6): 129-1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几乎所有文明的核心价值,都涵有"公正"理念和"永恒"理念。至于如何阐释这些理念,不同的文明采取不同的方式,中国文明主要采取刻诸青史的方式。中国文明这一阐释方式,最经典地体现在《史记》中,特别是体现在其间的《伯夷列传》中:司马迁一是问难苍天("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问出了人间有无"公正"的问题;二是引言孔子("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引出了人生能否"永恒"的问题。"公正"使得"永恒"成为必要,而"永恒"又使得"公正"成为可能。司马迁所彰显的这种坚守"公正"理念和"永恒"理念的历史观,不仅仅是一种专业思想,而且已泛化为一种体现着中国文明传统价值取向的文化精神。
  • 论文
    萧延中
    2005, (6): 138-1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政治认知"的视角入手,讨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之内在框架的基础要素。首先对"身体政治"作了较明确的界定,在此基础上阐述中国传统思想中"身体认知"的三个主要方面,最后讨论这种思维方式的认知效果和政治后果。"身体政治"的认知路径,一方面具有简化和直观的基本特征,以"身体"为基础,通过"感性移情"(empathy)方式去推论和说明那些抽象、宏观和复杂的问题,实际上缩短了思考的时间,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另一方面又具有强烈的"经验论"倾向,形成明显的"具体性思维方式"的特质。此种"中国思维"的思想脉络,与建基于契约论基础之上的现代政治理论相比,具有本质的差别。
  • 论文
    李宪堂
    2005, (6): 145-1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于儒家来说,身体既是展示真理的感性符号,又是示敬作则的礼仪之具;既是沟通天人的媒介,又是承续族类之永恒的结点。通过对身体的修饰与打磨,儒家塑造了文质彬彬的君子形象,构筑了通向王道理想的荡荡坦途。修身构成了儒家人生实践的全部内容:既是展示真理的学问功夫,又是生产人间秩序的政治行为机制。
  • 论文
    郭湛
    2005, (6): 152-1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受有关方面委托,我有机会参与了李瑞环同志的《学哲学用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一书的选编工作,较早接触到书中的内容。在这部凝结着作者和编者大量心血的著作问世呈献给大家时,我想就这部书谈一些认识和感受。这是一部风格独特的哲学著作。作为哲学工作者,我们都读过许多古今中外的哲学著作,自己也写过或参与编写过一些哲学著作。当我们翻开上下两册的《学哲学用哲学》时,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是一部哲学著作,而且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哲学著作。作者由衷地热爱哲学,几十年如一日,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始终坚持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部书就是作者这一认识和实践的漫长过程的历史记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