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1000-5420  CN 11-1476/C

过刊目录

  • 2005年, 19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5-03-16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郑杭生
    2005, (2): 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共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确定为战略机遇期中国社会的主调。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又进一步把"社会和谐"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一起确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构建和谐社会"目标和任务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对新型现代化的日益自觉,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已经开始由以控制自然资源、争夺自然资源为中心的旧式现代性,向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把自然代价和社会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的新型现代性转变。
  • 论文
    郑杭生, 李路路
    2005, (2): 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和谐是当代中国在从旧式现代性转向新型现代性的过程中凸显出来、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性课题。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和体制改革导致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变革,而社会结构的状况又直接体现了社会关系的状况,构成社会稳定、社会和谐与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结构与社会和谐具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构建合理的社会结构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社会和谐源于社会结构,特别是社会阶层结构的协调和整合;另一方面,社会更加和谐目标的实现,又会进一步促进合理的社会结构的形成,二者良性循环。
  • 论文
    李路路
    2005, (2): 9-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阶层结构是社会利益、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利用2003年度GSS调查数据,对中国城镇社会阶层的分化和阶层间关系的分析表明,在资源与机会、社会交往、社会评价、阶层认同和职业流动上,阶层间的分化日益明显。一个和谐的社会并非一个不存在社会阶层,不存在阶层间不平等、阶层间冲突或矛盾的社会,而是一个能够整合不同阶层的利益、控制阶层矛盾和冲突的社会。
  • 论文
    奂平清
    2005, (2): 19-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在职业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社会分化,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这种分化表现出不彻底性等特点。当前分化的主要趋势和问题包括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分化与阶层边界固定化并存、各阶层间矛盾冲突增多和分化中不公正性严重等。在促进农村社会整合的政策选择上,当前应突出几个重点:建立公正、合理、开放的社会流动机制和社会阶层结构,以城市化拓展农村居民的生存、发展空间,将发展教育作为促进农村社会整合的策略,保障社会分化过程中出现的农村弱势群体。
  • 论文
    杨敏
    2005, (2): 26-3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区域统筹和协调发展是促进社会结构更为合理、社会生活更加和谐的重要机制之一。但统计数据及相关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发展在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和发展能力、现代化水平、城市化程度、人力和智力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和财富占有等方面仍存在很大差距,并有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和谐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目前,我们应注重发展战略上的一些调整,缩小区域差距,形成区域整合发展的态势,改进国家宏观调控的绩效,大力推进和深化区域合作。
  • 论文
    张立文
    2005, (2): 33-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既使社会的物质财富极大增长,也加剧了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心理、文明间的冲突,使人类面对一个病态的自然、社会、心理、人际、文明环境。治疗、化解这些严重病态,使自然、社会、人际、心理、文明获得健康,是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诉求。"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君子和而不同"、"中和"、"乐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泛爱众"、"兼相爱"等中华民族哲学资源,有助于治疗化解病态危机,获得全面健康的智慧理念,从而通达健康和乐之境。
  • 论文
    顾肃
    2005, (2): 41-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传统公共哲学以"立公去私"的伦理论述为基本出发点和主要内容,忽视了对于统治者合法性的道义和制度制约。重建中国社会的公共哲学,需要在继承传统哲学合理因素、进行规范性论述的同时,全面阐述诸如权力、权威、国家、主权、法律、正义、平等、权利、财产权、自由、民主、公共利益等最基本的政治和社会范畴,在此基础上论述公共哲学的基本原则和结论,在理论前提上则提倡多元竞争而不必定于一尊;在方法论上应以理性主义的逻辑阐明和公开讨论取代非理性思维、盲从权威和单纯意识形态式的论述。
  • 论文
    吴学琴
    2005, (2): 48-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詹姆逊建构的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元批评理论,以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为双重视角,揭示出了文本中的政治无意识,也阐释了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这一理论的内在根源是经过他符码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詹姆逊一方面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不可逾越的理论视域,另一方面又仅在叙事和文本中理解马克思,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 论文
    孙中原
    2005, (2): 56-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今中国逻辑元研究的主题,是用现代语言和逻辑工具诠释中国逻辑文本,揭示中国逻辑的体系、内容、本质和规律,比较中外逻辑异同。中国逻辑元研究的研究价值是继承弘扬中国逻辑精华。中国逻辑元研究期待兼容博采,促进中国逻辑的发展和中外逻辑融合。
  • 论文
    杨武金
    2005, (2): 63-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弗协调逻辑是非经典逻辑中最具有革命性的逻辑学分支。它限制了经典逻辑中矛盾律作用的范围,能够容纳有意义的真矛盾,能够作为一切不协调理论的基础逻辑,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以及法律等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论文
    郭庆旺, 张旭明, 贾俊雪, 肖建明
    2005, (2): 70-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借助物质、财务和生产率三类经济指标,以国有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为例,对我国公共基础设施行业近十年的经济表现的分析表明:(1)以国有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为代表的我国公共基础设施行业的生产能力在近十年尤其是1998年以来得到显著提高,但赢利能力和管理水平存在着明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恶化现象。这表明,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在促进公共基础设施行业的生产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没有明显提高其营利能力和成本费用控制能力。(2)以国有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为代表的我国公共基础设施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显著改善,技术进步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也在2001年之后有所上升,但效率趋于下降。
  • 论文
    王晋斌, 刘元春
    2005, (2): 76-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IS-LM/AS模型是宏观经济学中的基准模型之一。从传统凯恩斯主义到理性预期革命,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到新凯恩斯主义,该模型经历了兴起、沉寂和再兴起的过程。IS-LM/AS模型能够在图解形式上包容各流派,但各流派在构建AS/AD的基础上存在明显差异。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凯恩斯主义IS-MP/IA模型的突出特点在于能够拟合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行为,但这一模型能否作为新的IS-LM/AS仍存有争议。
  • 论文
    陈劲松, 黄凤文
    2005, (2): 84-9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化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社会主义的观念及其运动是全球化演进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全球化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矛盾、竞争的结果。正如资本主义具有"全球性"一样,社会主义也同样具有"全球性"。在全球化过程中,如果说资本主义依靠的是"看不见的手",那么社会主义更加自觉,更加富有主动性,更加积极地追求"全人类性"。
  • 论文
    志君
    2005, (2): 92-1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加拿大著名政治学家潘尼奇和根定把国家理论引入资本主义全球化研究,论证了当今资本主义全球化并非简单的由资本内在扩张性自发形成,它实际上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家政权有计划地创建的非正式的美利坚帝国所催生、扶植、保护、调节之下得以成长和维系的。在此过程中,古典帝国主义理论所依据的历史前提发生了实质性变化,有些一般性结论已不再符合今日资本主义的现实。当代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不再是古典理论所描述的帝国主义之间的对抗,而是美国为维系国际资本主义秩序而侵犯他国主权。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推进对国际环境中的资本主义国家功能的认识,提出美国在"维护世界秩序"名义下实际上推行着双重国家目标和国家功能--全球资本积累的普遍性目标与美国军事主宰的特殊性目标,并初步探索了这种二重性所导致的矛盾。
  • 论文
    程延园
    2005, (2): 101-1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劳动法律发展的重要标志是重视对集体劳动关系的规范和调整。以团结权、集体谈判权和争议权为基础的集体劳动权利体系,构成了现代劳动法律的基础。"劳动三权"的核心是集体谈判权,团结权和争议权的目的均是为了集体谈判。团结权是集体谈判权的前提和基础,是进行集体谈判的"先行行为"。争议权则是实现集体谈判权的辅助性权利,是保障集体谈判得以开展的压力手段。
  • 论文
    刘竹梅
    2005, (2): 108-1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确立了人身损害赔偿金以一次性给付为主、定期金给付为补充的给付原则,从而确立了定期金给付制度。定期金给付的范围限于将来的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残疾辅助器具费。定期金给付的标准,残疾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标准,被扶养人生活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或者农村居民平均生活费标准,残疾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费用标准。采用定期金方式给付相关费用,应当提供相应的担保。定期金给付与一次性给付并不互相排斥。
  • 论文
    李小树
    2005, (2): 115-1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俗史学是中国史学的真正源头,它在讲述内容、讲述主体、讲述对象、历史观念上都具有明显的民众性特征。中国史学雅俗分流的格局正式形成于夏王朝建立之后。雅史学在内容上和形式上与俗史学有很大的不同。虽然雅史学的长足进展对中国史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俗史学长期被排挤于主流史学之外,对民众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精神的塑造都十分不利。两宋时期,俗史学开始复兴。近代以来,俗史学更加受到重视。雅、俗共同繁荣的史学新局面的出现,必将把中国史学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 论文
    刘凤云
    2005, (2): 122-1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清代是北京会馆迅速发展的时期,既有众多的士人会馆,也有不可小视的工商会馆。北京士人会馆的出现与发展始终都与官僚政治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属性。而无论是士人会馆还是工商会馆,其作为以地域为纽带联络同乡同籍的公益机构,在修睦、敦谊、敬神庥的过程中,也为士商两个阶层、两种文化提供了一个相互交融的空间环境。
  • 论文
    郑保卫
    2005, (2): 129-1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闻学有自己的理论内涵和科学品质,也有自己的学术积累和发展基础,其学科地位应得到充分肯定。新闻学不仅要研究新闻事业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也应研究媒介经济、传媒业经营与管理。为适应新世纪新闻事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应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
  • 论文
    刘大椿, 赵辉, 李韬
    2005, (2): 137-1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们着眼于对"百年学术精品调查"活动进行深入的反思。调查表明,入选的"学术精品"中,以西方的特别是美国的居多;中国部分的精品书目呈马鞍型分布;中国部分的精品书目中属于人文学科的较多,社会科学的较少。对什么是学术、什么是精品、怎样品评精品等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更加深入地认识自由多元的学术环境、平等包容的学术氛围、求真务实的学术品质对创造精品、繁荣学术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 论文
    蔡登谷
    2005, (2): 148-1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自然界的森林里,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就能成片地生长出蘑菇。人文生态现象与自然生态现象具有相似性,社会环境对科技进步与人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在当今社会,构建和谐协调的科学人文生态环境,对于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尤为重要而紧迫。我们通过对"蘑菇现象"的科学分析和理论研究,以及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之间的统一性、依存性和互动性的认识,探索并构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文生态系统理论--"蘑菇"理论,提出营造有利于创新和人才成长的人文生态环境。
  • 论文
    洪琼
    2005, (2): 155-1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日,人民出版社相继推出了著名学者郑功成的两部力作:《关注民生:郑功成教授访谈录》和《构建和谐社会:郑功成教授演讲录》。这两部书积淀了郑功成教授近20年来对民生问题与和谐社会深入思考之成果,极富理论价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