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1000-5420  CN 11-1476/C

过刊目录

  • 2003年, 1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3-05-16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江泽民
    2003, (3): 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在这春花竞艳、芳草凝绿的季节,我和岚清同志有机会来到中国人民大学,与师生们座谈,心情十分愉快。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中国人民大学的全体师生员工,向全国高等院校的师生员工和广大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中国人民大学是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前身是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有着光荣的传统和优良的校风。从创办至今,中国人民大学一直受到党的高度重视和热情关怀。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前对中国人民大学寄予厚望。
  • 论文
    纪宝成
    2003, (3): 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创新是人文社会科学与时俱进的一个基本特征、基本品质、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不强调创新,不进行创新,人文社会科学就不能与时俱进。2002年4月28日,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保持蓬勃活力的重要保证。"他希望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增强创新意识,在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绩"。近年来,江泽民同志还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不断在实践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也是发展和繁荣人文社会科学的必由之路。
  • 论文
    程天权
    2003, (3): 9-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2年4月28日,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党治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巨大作用,并特别强调"是否体现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性质、方向和水平的根本尺度"。这是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导原则和衡量尺度的最新认识和论断,不仅会极大地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而且必将极大地促进我们党治党治国水平的提高,从而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 论文
    李君如
    2003, (3): 12-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今年4月28日,是江泽民同志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工作并就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问题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纪念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正式全文发表这一重要讲话,对于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繁荣人文社会科学,是一个极大的推动。江泽民同志这一重要讲话和其他几次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文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也为我们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繁荣人文社会科学提供了极好时机。
  • 论文
    顾海良
    2003, (3): 17-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江泽民同志2002年4月2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4·28讲话"),同这之前2001年8月7日在北戴河会见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时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8·7讲话"),同这之后2002年7月16日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7·16讲话")一起,构成关于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为什么要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怎样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系统思想。
  • 论文
    陈先达
    2003, (3): 22-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继北戴河的"8·7讲话"之后,我又有幸亲自聆听了江泽民同志在中国人民大学的"4·28讲话"。这两个讲话是一个整体,它是繁荣和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伟大纲领。其中,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的科学论述,尤为鉴往知来,高瞻远瞩,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自己的责任、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
  • 论文
    刘大椿
    2003, (3): 28-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知识与技术的进步,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迅速发展并走向科学前沿,是当代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作为人类知识体系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人文社会科学既具有一般科学的共性,又具有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特殊性和重要的社会功能。当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呈现出特殊的发展态势,需要学界做出有力的现实回应。
  • 论文
    何芳川
    2003, (3): 36-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繁荣人文学科,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21世纪,人类处于知识经济时代,或称新经济时代。与此前的自然经济和产业经济时代相比,这个新的经济时代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即以人才资源的拥有、特别是高级人才的拥有,作为衡量先进与落后的标准。在知识经济时代,哪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拥有的人才多、特别是高级人才、高级头脑多,哪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就能够高擎人类文明的火炬,走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
  • 论文
    任继愈
    2003, (3): 39-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长期从事哲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在北大度过了近30年。在综合性多学科并存的大学教书,我发现文科人才成长、发展的道路比理工科更艰难。同一届毕业的学生,十年后返校时,理工科毕业生成才较快,多半成为研究和教学的骨干。文科毕业生成才相对来说要慢一些,而且有时不但不能正常发展,甚至还要遭遇学术夭折。
  • 论文
    郑杭生
    2003, (3): 41-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2年4月28日,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发表了重要讲话,至今已经整整一年了。我个人感到,一年来,这个讲话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促进,对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推动是十分显著的。就全国来说,为了全面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在政策和制度层面上加以贯彻,这是高校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盼望已久的事情,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十分重要。
  • 论文
    杨瑞龙
    2003, (3): 47-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2年4月28日,江泽民同志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并就如何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表了重要讲话。江泽民同志殷切希望理论工作者"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努力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作出科学的理论回答"。为了回答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就"急需进行创造性的理论探索"。经济学是研究一个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进而探索资源配置背后的经济关系的科学。
  • 论文
    洪银兴
    2003, (3): 52-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学能够成为我国现阶段改革和发展的理论指导,基本原因也在于此。
  • 论文
    刘家和
    2003, (3): 58-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2年4月28日,江泽民同志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说:"去年八月,我在北戴河与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座谈时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指出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对这'四个同样重要',大家都很认同,现在的关键在于落实。"
  • 论文
    李强
    2003, (3): 62-6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改变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滞后的局面,纠正人们对于社会科学的误解改革以来,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了长足发展,但是,相对于经济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看,社会科学研究还是明显滞后的,不少人对于社会科学还有误解。比如,高中学生的文理分班,教师常常引导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去选文科,这样就会造成社会科学队伍人才滞后的结果。又如,在中学课程中,自然科学的课程设置比较齐全,而社会科学的课程明显空缺,没有经济学、法学、管理科学基础知识的课程。当然,最近,我们正在参与这方面的改革。
  • 论文
    李德顺
    2003, (3): 64-6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江泽民同志关于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两次重要讲话,体现了当今时代的要求,贵在落实。在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思想文化冲击面前,如何从制度层面解决好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针,既是我国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迫切任务之一,从长远的角度看,也是通过改善精神生产领域的社会关系,以推动先进文化建设的战略关键之一,总之,是关系我国未来文化发展和历史地位的一个大问题。
  • 论文
    袁行霈
    2003, (3): 66-6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1年8月7日,江泽民同志在北戴河与部分国防科技和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座谈时,发表了重要的讲话。他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
  • 论文
    郑功成
    2003, (3): 69-7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学习江泽民同志自2001年以来有关哲学社会科学的三次讲话精神,我感受最为深切的是他对理论创新的一再强调。在北戴河接见部分国防科技与社会科学专家时,他不仅明确提出了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四个同样重要",而且明确指出: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没有创新的理论思维。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给人们的一个重要启示。2002年4月2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他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的五点希望中,第一点便是:"希望大家增强创新意识,在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 论文
    陈志良
    2003, (3): 73-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1世纪,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当代中国哲学走出了原先的框架和视野,在思维方式上实现了三个方面的转向:一是人类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向;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转向;三是对中国传统哲学认识的转向。哲学界要紧密关注数字化、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科技革命、人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应用哲学以及原有哲学问题在新框架中的新阐释,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哲学得到真正的发展。
  • 论文
    宋志明
    2003, (3): 80-8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曾出现过三次高潮:五四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大革命失败以后。在传播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逐步同中国哲学相会通,同中国社会革命实践相结合,推动中国哲学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形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这一思潮的历史发展轨迹,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唯物史观的传播、规范化和通俗化进程、中国化进程三个阶段。
  • 论文
    朱兰芝
    2003, (3): 87-9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对此,它提出了两个证明,即本体论证明和认识论证明。传统唯物主义的本体论证明从逻辑上说是犯了偷换概念和"推不出"的错误;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说则陷于了把物质与意识看做是各自独立的、孤立的存在的二元对立的窠臼。当今中国哲学的发展出路在于冲破传统唯物主义哲学的樊篱。
  • 论文
    潘锦棠
    2003, (3): 94-1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舒尔茨和贝克尔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难以解释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性别差异,比如:人力资本投资为什么向男性倾斜?人力资本投资额相同(比如学历相同)的劳动者,为什么男性的工薪收入一般高于女性?为什么在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中男女两性的投资回报有所不同?从传统工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男女两性的就业率和工薪收入为什么在不断接近?究其原因,是因为传统人力资本理论缺乏对人力资本"投资对象"和"投资环境"的研究。性别人力资本理论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人力资本投资之所以向男性倾斜,是因为在目前"人力环境"中男性比女性更有投资价值;男性工薪收入高于教育投资相同(学历相同)的女性是因为存在"性别租金";男女两性相对投资价值的变化是因为"人力环境"的变化。
  • 论文
    程愚
    2003, (3): 105-1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经济存在开放部门与垄断部门并存的二元结构。垄断部门开放步调缓慢压缩了开放部门的行业宽度,使开放部门投资过于拥挤,增长率趋于下降,对今后二十年保持整体经济的高速增长十分不利。加速开放垄断部门,将有力促进经济增长。开放垄断部门必须从转变政府主权机制入手。
  • 论文
    李焰
    2003, (3): 111-1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企业债券信用风险的认识关乎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速度。企业债券有信用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投资人不知道风险程度。因此,企业债券市场建设的核心内容在于建立高信息透明度的制度保障环境。为此,需要政府强化监督信息披露职能,弱化质量把关职能,通过调整角色,形成由投资者承担风险而非政府承担风险的制度环境。
  • 论文
    杨光斌
    2003, (3): 117-1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中国政治变迁和国家权力,可用以制度为中心的研究范式。新制度经济学主要关心在既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下的制度安排问题,而在中国,制度变迁与其说是制度安排,不如说是制度环境的变迁,制度环境的变迁决定着制度安排的创新并产生相应的制度绩效即制度竞争力。通过对以制度为中心的研究范式的发展和运用,宏观地考察二十多年来中国政治—经济变迁中的一般关系及变迁困境中的制度主义原因,提出制度竞争力作为国家权力基础的命题,并基于中国经验论证产权和制度安排与制度竞争力的关系。
  • 论文
    景跃进
    2003, (3): 124-1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两票制是农村基层民主实践的一种制度创新。起先,它是应对农村党支部权威危机的偶发产物,是党支部建设的一种组织技术,随后在解决两委关系的脉络内发展成为一种组合选举模式。文章较为系统地叙述了两票制的形成背景、发展脉络,以及从组织技术到选举模式的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讨论两票制对于解决两委关系以及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所具有的意义。
  • 论文
    卫灵
    2003, (3): 131-1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亚太大国安全战略的调整成为影响我国安全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在这种变化中可以看出,美国在亚太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我国安全环境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安全战略和亚太战略调整的影响。因此,增强对美国战略调整的应变能力,把握中美关系走向,在合作与竞争中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亚太大国关系复杂,相互交错、相互牵制,我国在对外关系中,要善于利用多边、双边关系做有利于我们的工作;在倡导树立新的安全理念的同时,要增强现代国防意识,实现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争取一个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周边安全环境。
  • 论文
    张骐
    2003, (3): 138-1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验的研究方法和规范的研究方法是法学研究中比较有特色并且重要的方法论。形式主义、理念主义和现实主义是另一组法学研究方法。把它们应用在法治研究中,有助于我们厘清法治概念的含义。法治概念具有双重性:它既是一个描述性概念,也是一个规范性概念。从法治理想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国进行法治建设的主要目的以及对通行的学术话语所反映出的国民共识看,当代中国正在努力建设的是一种实质意义或实质主义的法治。
  • 论文
    邓峰
    2003, (3): 146-1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政府企业化"、"第三部门"和"公用事业市场化"运动。这种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融合,带来了法律理念上的"公私融合"、"纵横统一"的变化,这与20世纪以来国家参与经济活动中的"责任"日益成为法律规范核心概念是相吻合的。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融合导致国家对经济生活的调整,表现在法律上,就是行政上的公共责任和会计上的受托责任的融合。这种结合主要表现在经济法领域中,是与经济法的"责权利相统一"原则,以及"组织关系与财产关系相融合"的特点完全一致的,这种新的责任模式,可以被界定为经济法上的责任。
  • 论文
    宋立道
    2003, (3): 154-1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佛教的哲学首先是宗教哲学。宗教哲学所关心的第一位问题是"什么是真实"或者"什么是实在",其所以如此,因为它更关心的是"如何契合这个实在"。就宗教而言,前者关系到"什么是宗教的真实论或实在论"的问题,后者则是"如何是宗教的解脱论或者修行论"的问题。解脱是目的,修行则是手段。在为求解脱而付诸修行之先的是对于宗教目标的认识,认清方向才能修道。因此,宗教如果有哲学,是为了宗教的修行实践。在此意义上,宗教思想先天地就是服务于实践的。实践性是宗教哲学的应有之义,这也是佛教哲学与后来从西方传来的理性哲学有所不同的地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