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1000-5420  CN 11-1476/C

过刊目录

  • 全选
    |
    本期论坛
  • 本期论坛
    张世英, 陈志良
    2001, (3): 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张世英与陈志良两位教授从不同的侧面对现实、虚拟、创造等问题发表了看法,都强调了研究现实与虚拟的关系的重要意义。为了推进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我们组织了这次哲学对话。陈志良与张世英认为,创造是我们时代的灵魂,而要确立创造这一新的人类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实践方式,必须重新审视现实性范畴和现实性哲学。现实性范畴曾是传统哲学的基础,但仅仅囿于现实性是不能达到创造的目的的。我们应该超越现实性范畴和现实性哲学,对现实与虚拟的关系做出新的哲学思考。虚拟作为一种符号文明、规则文明和数字化构成,它既指向现实性,更指向各种可能性、不可能性和不存在性。科学史、思想史和人的发展史充分证明了虚拟在创造中的作用。在未来的数字时代,虚拟作为一种新的表达方式、中介方式和实践方式,将使创造更显辉煌。有关现实、虚拟、创造及其相互关系是一个极有价值而又亟待开发的哲学研究领域,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学者关注这一领域,并不断提出新问题,建构新理论。
  • 专题研究
  • 专题研究
    郭德宏
    2001, (3): 9-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关于中共党史学的性质、体系、理论与方法等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曾进行过热烈的讨论,进入90年代后就沉寂了,但这个问题有必要继续进行探讨。
  • 专题研究
    齐鹏飞
    2001, (3): 14-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致力于救国拯民、富国强民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而几乎与此同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略事沉淀即产生的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为客观研究对象的中共党史学亦由浅入深、由粗到精、从幼稚走向成熟,在经历了延安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两度辉煌后逐步形成了今日之相对独立、系统、规范的学科体系,成为 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颇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新兴学科之一。
  • 专题研究
    侯且岸
    2001, (3): 17-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 80年代以来,中共党史学理论研究作为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格外引人关注。一方面,它的出现凸现了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性内涵,孕育了执政党历史研究的学术理性,使研究者从学术实践中感受到逻辑和历史的统一;另一方面,它的存在与发展又确实激发了中共党史研究工作者们新的学术反思,促使我们结合学术实践,不断探寻新的取向,丰富和完善中共党史学的理论构建。基于这种理念,在这里我想就中共党史学的历史文化取向问题做一探究,并求教于学术界同行。
  • 专题研究
    杨凤城
    2001, (3): 20-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共党史研究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它是一门党性、政治性很强的学科,担负着“资政育人”的重要功能。也就是说,它必须弘扬和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功绩,借以教育广大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必须深刻地总结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为提高执政党的执政水平服务。这是其不可推卸的任务和责任。但是,另一方面,中共党史作为一个知识领域、学术领域,它自身就有存在的价值和文化学术功能。作为学术研究,它需要客观、严谨的态度,需要将研究对象充分客体化,持某种意义上的价值中立立场,而不能先认同于对象或与对象合一,或先存有某种价值判断或倾向,然后据此去论证。这样做既不利于学术发展,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 哲学·文化
  • 哲学·文化
    张立文
    2001, (3): 24-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哲学是民族化、个性化的,只有民族的语言,才能建构与这种民族的语言形式相适应的哲学形态。和合语言哲学力图在语言结构与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融突而和合的基点上运用并整合言、象、意范畴。语言符号与形象是言与象的关系,言、象与意义、意境是言与意、象与意的关系。言尽象与不尽象、言尽意与不尽意的争论,以及由“得象忘言”、“得意忘象”而推致“得意忘言”,历来见仁见智。在和合语言哲学语境中,尽与不尽、得与忘之间,若就一体圆融的不同层面而言,如形象世界与意境世界、在场世界与不在场世界等,都是融突而和合的,不能“执著”一面而否定另一面的合理性。
  • 哲学·文化
    郭湛
    2001, (3): 32-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对主体性问题研究的深化,这一研究正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转向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展现了与原来意义上的主体性不同的主体间性。人在交往中生存,因而人的世界是一个交往的世界。作为主体的人们在交往中表现出来的主体间性,实际上是一种交互主体性。具有交互主体性的主体和主体共同面对特定的客体或客体世界,成为某种共同主体。与这种共同主体相对而言的是某种共同客体。共同主体所具有的主体性是一种共同主体性,这是一种内含着交互主体性的人的主体性。
  • 哲学·文化
    李秋零
    2001, (3): 39-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与其他宗教一样,基督教一直强调信仰至上与信仰的绝对价值和独立价值。但由于其传播之初独特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基督教在很大程度上采取了理论化的形式。基督教的理论化对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经济·社会
  • 经济·社会
    张永生
    2001, (3): 46-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OECD国家、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和中国的平均企业规模都呈明显的倒U型变化趋势。企业规模同经济增长、城市化及工业化之间并不存在“当且仅当”的正相关关系。因为:分工与专业化是经济增长和递增报酬的源泉,厂商规模同经济增长并没有内在的因果关系。如果分工在企业内部发生,厂商平均规模就扩大;如果分工在企业之间发生,则厂商平均规模就缩小。决定厂商规模的,乃是中间产品和劳动力相对交易效率的变化;决定经济增长的,乃是一般交易效率的高低。因此,厂商规模的变化和经济增长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现象,经济增长可以在厂商平均规模扩大时发生,也可以在厂商平均规模缩小时发生。本文并对中国目前中小企业政策可能会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了分析。
  • 经济·社会
    黄卫平, 程大为
    2001, (3): 54-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尽管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 (SPS)在保证产品质量和保护消费者安全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但这种管制进口产品的措施会增加出口商的成本,从而限制当地的产品竞争,因此它经常被一些国家用作贸易壁垒的一种工具。在全球市场上,SPS措施正愈来愈多地被用作为一种贸易政策工具。回顾WTO最近几起SPS案例,可以看出,WTO的SPS协议中的漏洞导致了SPS措施可以成为贸易壁垒的工具。由SPS引起的贸易壁垒将是中国入世后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 经济·社会
    戴稳胜, 易丹辉
    2001, (3): 61-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欧盟和美国对保险企业偿付能力的监管体系是目前世界上对保险业偿付能力进行监管的两大主要体系,对欧美边际偿付能力监管进行分析,可以大致了解世界各国保险业边际偿付能力监管的主要方法。通过对两种体系进行对比分析,在我国制定偿付能力监管方案时,应认清影响我国保险业偿付能力的风险因素,正确设定各类风险资本的计算基础,充分考虑分保、投资风险、保险公司的规模等因素,利用新技术,加强对关联业务的监管。
  • 经济·社会
    杜鹏, 邬沧萍
    2001, (3): 68-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跨学科交叉研究是老年学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老年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所规定的。老年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老年学要认识人类个体和群体老龄化规律的目的,决定了老年学是一门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和人文科学在内的交叉学科。伴随人口老龄化而日益突出的许多重大问题,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老年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健康老龄化等,只能通过跨学科交叉研究才能解决。
  • 经济·社会
    郭星华
    2001, (3): 71-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居民的相对剥夺感相当强烈,尽管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了,但人们普遍感到自己的相对社会地位和相对经济收入下降了。这种相对剥夺感的强烈程度与被访者的个人生活状况和对社会现实的评价有关。社会利益的调整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是相对剥夺感产生的重要原因。
  • 政治·法律
  • 政治·法律
    张康之
    2001, (3): 79-8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于公共行政来说,近代发展起来的官僚制组织结构和体制,是一个责任中心主义的体系,它在形式合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原则下,片面追求行政责任的制度化设计,忽视了行政人员的信念以及建立在信念基础上的道德责任,以至于官僚制在今天已经成了官僚主义的代名词。其实,任何责任都是建立在信念的基础上的,只是有了某种信念,人们才会产生相应的责任意识。在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理念中,包含着对“德治”的强调,它的现代合理性就在于突出了行政人员的信念因素。公共行政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政府的体制设置和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都必须建立在公共利益至上的信念基础上,只有这样,政府才可能成为一个对人民负责的公共行政体系。
  • 政治·法律
    张竹英
    2001, (3): 86-9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三权分立”是现代公司有效运行的基本标志,监督权的设置和完善是其核心问题。针对当前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过程中监督弱化的现象,应当合理地选择监督者,设定其相应的监督权,以使公司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道德风险降到最低。
  • 政治·法律
    谢彤
    2001, (3): 93-9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诬告陷害罪侵害的客体是公民的名誉权而不是公民的其他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以及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行为人捏造的不需是犯罪事实,向谁告发也不是成立本罪的关键问题。诬告陷害罪属于与行为犯、结果犯并列的情节犯。
  • 政治·法律
    崔永东
    2001, (3): 99-1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殷周时期的法律观念与制度乃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源头,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殷代非道德主义的神权法思想被转化为重刑主义的司法实践,是导致殷帝国垮台的重要原因之一。周初统治者接受了殷亡的教训,提倡“明德慎罚”,使中国早期的法律文化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周代的一些法律观念和制度至今仍有借鉴价值。
  • 文学·历史
  • 文学·历史
    卢铁澎
    2001, (3): 106-1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文学观基本上是从作品、作家即创作范围来界定“文学”的含义的,这种思维定势导致不少人把文学思潮等同于创作潮流。文学艺术事实上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文学思潮属于观念层面,贯穿于整个文学活动系统。文学思潮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学活动系统中受某种文学规范体系所支配的群体性思想趋向。
  • 文学·历史
    刘登阁
    2001, (3): 112-1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小说观存在着功利主义和超功利或反功利主义二元对立的格局。它们不仅是中国小说观念的双重变奏,还构成中国小说观念坐标体系的两根轴,使各种小说观都能纳进这个坐标系中进行定位。偏于前者的有小说救国论、载道论、启蒙论及其改造国民性等,重视小说的社会作用和政治宣传作用;偏于后者的有娱乐消闲说、消遣说、游戏说等,重视小说的审美价值和娱乐作用。
  • 文学·历史
    田崇雪
    2001, (3): 118-1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感伤”指的是艺术家主体所固有的不因其他因素影响而转移的普遍的根本的和必要的情绪质素,是决定着艺术家们能否创作、创作境界高低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情感条件,自然也是判断艺术品境界高下的一个重要标画。感伤起源于艺术家对时间、空间、灵魂和文明的超常的敏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