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1000-5420  CN 11-1476/C

过刊目录

  • 全选
    |
    学术前沿
  • 学术前沿
    李鹏
    2000, (6): 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50年来,中国人民大学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奋斗在时代的前列,以代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高质量教育和科研水平,回报了党中央的期望。教师们,同学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纪念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50周年。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向中国人民大学的师生员工和全体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们国家以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为主的全国着名综合性重点大学,从创办到发展,一直受到党中央和中央政府高度的重视和关怀。1950年10月3日,刘少奇同志、朱德同志出席了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大会。
  • 学术前沿
    陈至立
    2000, (6): 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面向新世纪,教育部将高度重视中国人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切实加大对中国人民大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50周年,我代表教育部向人大全体师生员工、校友,特别是老领导、老专家、老干部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刚才李鹏委员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重要讲话,李岚清副总理也发来了贺信。在讲话和贺信中,他们对中国人民大学5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继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进一步发展和繁荣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提出了殷切期望和更高要求。
  • 学术前沿
    刘淇
    2000, (6): 7-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在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5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我代表北京市委、市政府向中国人民大学的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的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 中国人民大学具有光荣的历史和传统。5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扬优良的校风、学风,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纪宝成
    2000, (6): 8-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在的中国人民大学,人心思改,人心思变,人心思进,“解放思想,开拓奋进,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已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心声。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在即将过去的20世纪,我们的前辈取得了辉煌的业绩,现在,我们将豪情满怀地跨入新的世纪。 今天,我们隆重集会,纪念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50周年,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向前来参加纪念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向奋斗在我校各个岗位上的广大师生员工表示亲切的问候。 中国人民大学的50年是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下建设和发展的50年。
  • 学术前沿
  • 学术前沿
    任轩
    2000, (6): 12-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人民大学是由1937年我党在延安亲手创办的第一个高等学府──陕北公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六十多年来,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经过一代代教职员工和广大校友的共同努力,中国人民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成为国家在上述领域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并具有较大国际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六十多年的历史,与党的三代领导人的关怀联系在一起,与众多历史伟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与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联系在一起。
  • 学术前沿
    任达
    2000, (6): 15-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议,做出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成立,是我们党和国家建立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成立5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科学为主,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综合性重点大学。
  • 学术前沿
    焦国成
    2000, (6): 18-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伦理学研究在中国人民大学是从50年代后期开始的。经过多方努力,于1960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组建了伦理学教研室。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成立的第一个伦理学教研室,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四十多年来,在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伦理学的教学和科研不断取得进展:1982年2月,罗国杰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为我国伦理学界提供了一个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理论体系。这部着作影响巨大,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具有奠基意义。
  • 学术前沿
    方立天
    2000, (6): 22-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 的成就与问题 佛教是三大世界宗教之一,自两汉之际传人中国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并以其特有的内涵和方式持续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佛教、基督教等各种宗教的长期存在、发展、演变的历史事实,成了宗教学理论研究的客观基础。宗教研究是我国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分支。在我国宗教研究领域中,佛教研究起步最早,研究人员最多,研究热度最高,研究范围最广,研究成果也最为丰硕。 我国历来具有重视撰写僧传教史的传统,当代学术界承此传统,中国佛教史的研究,成为本世纪学术界佛学研究的重心所在。
  • 学术前沿
    黄泰岩
    2000, (6): 27-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是在中国人民大学已有经济学科优势的基础上,适应新的经济时代的要求成立和发展起来的。在新的世纪,面对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市场化、国民经济的知识化和信息化、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作为以经济政策研究为重点的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任重而道远。 一、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 研究院的简要历程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与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联合共建的经济研究机构。袁宝华同志为该院题写了院名。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同志为研究院揭牌。
  • 学术前沿
    陈雨露
    2000, (6): 31-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研究财政金融问题,融合发展财政金融学科”,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人民大学在这一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突出特点。作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更是秉承了这一传统,充分利用中国人民大学在公共经济学理论、财政政策、货币银行学理论、货币金融政策方面的研究优势与成果,并集中起全国在财政金融领域的各种研究力量与资源,致力于面向21世纪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财政金融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 学术前沿
    赵彦云
    2000, (6): 35-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统计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全球化、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使统计在经济、社会、管理、医学、生物、农业、工程等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迎来了科学研究发展的春天。为了推动应用统计的发展,教育部批准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科学研究中心列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之一。 一、中心的发展过程和现状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专业设立于1950年,1952年成立统计学系。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系不断深化统计教育改革,于1979年招收我国经济类首批统计学硕士研究生,1981年成为我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
  • 学术前沿
    郑杭生
    2000, (6): 39-4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学在中国人民大学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大学的社会学学科建设获得了迅速发展,人大社会学系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社会学教学与研究机构之一,为推动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学术声望。一、人大社会学的发展历程与特色 50年代初,新的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伊始,全国高校就开始了学科调整。在社会学作为一门专业被取消的同时,许多着名社会学家来到我校工作,例如陈达、李景汉、吴景超、赵承信、戴世光、陈文仙、全慰天等,为我校80年代初社会学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 学术前沿
    翟振武
    2000, (6): 43-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在中国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50年代,由于不重视人口科学研究,对中国实际人口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不多,认识不深,盲目乐观,导致我国在人口问题上出现重大决策失误,其教训极其深刻,其严重后果至今还没有完全消除。回顾中国社会科学发展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如果对人口这个中国最基本、最重大的国情没有进行深入的动态性分析与认识,任何全国性的社会经济政策都肯定不会成功。所以,对人口问题的研究,应当毫无疑义地成为21世纪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 学术前沿
    宋新宁
    2000, (6): 47-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欧洲问题研究,作为国际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极其重要的领域。90年代以来,走近欧洲、研究欧洲,更是中国人民大学在国际问题研究领域展开教学科研活动的重心所系和特色所在。在这一基础上,致力于面向21世纪的、服务于中国宏伟的现代化事业的欧洲问题研究,并由此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关国际研究的学术事业,使中国的国际研究获得应有的国际影响和地位,已成为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的基本宗旨及其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 学术前沿
    赵秉志
    2000, (6): 51-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刑事法治是现代法治极其重要的方面,在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以刑事法治为研究对象的刑事法律科学也一向为国家所重视,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繁荣最为显着的主要法学学科领域之一。教育部自1999年6月起,将在两年时间内,在全国普通高校经严格评审建立100个左右具有明显科研优势和特色的国家级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这是我国立足于21世纪,努力振兴人文社会科学的重大举措,刑事法学也因其极其重要而被首批纳入国家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之规划。
  • 学术前沿
    王利明
    2000, (6): 56-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1世纪民商事法律发展展望 (一)民法典尤其是物权法的制定已为时不远 作为市场经济基本法的民法典的起草和制定已纳入了立法机关的议事日程。当前,法律界对于制定民法典和物权法的争论非常激烈,争论的问题的范围也非常广泛,从立法条件到立法体例,从整个法律到具体制度,几乎涉及民法典和物权法制定的方方面面。我们认为目前制定民法典和物权法是适宜的。只有制定民法典,才能为交易当事人从事各种交易行为提供明确的行为规则,使其明确自由行为的范围,逾越法定范围的后果和责任,从而对其行为后果有合理预期,这就能从制度上保障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转,有利于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
  • 学术前沿
    成崇德
    2000, (6): 60-6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成立以来,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点和优势,目前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历史文献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等博士点和硕士点,其中中国古代史为国家重点学科点,并设有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1995年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和历史系被国家教委确定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得到基地发展的专项拨款。 1996年“清史”被确定为教育部“21l工程”子项目,获得专项拨款,用作编修清史的前期准备工作。2000年清史研究所被教育部批准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清史研究所的优势之一是具有国内外知名的学术带头人。
  • 学术前沿
    童兵
    2000, (6): 64-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以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极大地提升了人类新闻传播的能力和水平。以新闻和信息的生产、流通、消费和管理为研究领域的新闻传播学,已经成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急需的重点学科。健康而有效的新闻传播事业,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的稳定发展,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闻传播学又将为新闻传播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学理指导、正确的理论导向和可操作的行为范式。新闻传播实际工作部门在新闻改革和走向市场过程中提出的大量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由网络传播的崛起而引发的对于未来新闻信息传播的趋势与特征的思考,亟待新闻传播科研部门去研究和回答。
  • 学术前沿
    张云飞
    2000, (6): 68-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马克思将社会发展看做是一个源于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而社会结构是指由社会基本矛盾构成的复杂的网络系统,它具有客观性、系统性、层次性和多样性的特征。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是我们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结构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昭示着广大的非西方、非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之路,要求人们从经济、科教、生态、政治和文化诸方面来推进现代化。
  • 学术前沿
    张立波
    2000, (6): 75-8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德里达的解构概念旨在针对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传统,消解本质主义和逻各斯中心主义。解构不仅是一种文本的话语分析,更是对既有文化逻辑和社会建制的颠覆;不仅不会导致虚无主义,而且正是对虚无主义的清理;不仅是宣告西方形而上学的终结,而且也呼唤新的哲学写作和阅读样式的诞生。解构不同于批评,但解构的适当运用有助于批评的自我反思和澄明,从而有助于防止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教条主义倾向。
  • 学术前沿
    杨治, 杜朝晖
    2000, (6): 82-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化的进程与经济结构的进化密切相关。城市化的本质是资源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工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必须依托于规模经济和积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也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必要条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的进程将加快。城市化是解决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的关键。
  • 学术前沿
    彭金荣
    2000, (6): 89-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韩国在亚洲国家中率先摆脱金融危机的困扰,再次创造“汉江奇迹”.其原因主要表现为加快企业结构调整,整顿金融秩序,发展高科技产业,大量引进外资,振奋民族精神等方面。我国在进-步扩大开放条件下应注意从加大改革力度,培养企业竞争实力,发展规模经营,推进结构优化,提高国民素质等方面吸收韩国的有益经验。
  • 学术前沿
    张康之
    2000, (6): 95-1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代以来的权力理论把人们引入了权力认识的误区,特别是作为权力理论经典的三权学说,代表了根据权力要素来认识权力的理论范式,它在实践中所作的权力制衡的制度设计永远也不可能完善。根据权力的存在形态而不是要素来认识权力就会发现,存在着两种基本的权力形态:一种是抽象权力,这是一种制度化的权力;另一种是具体权力,是建立在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却由具体的人或具体的人格化的组织执掌并行使的权力。完善抽象权力的途径是法律制度建设,而具体权力的制约则取决于伦理力量。
  • 学术前沿
    周珂
    2000, (6): 101-1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自然地理特点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以及自然环境的破坏与原生环境问题相结合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是我国环境问题的特殊性。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不仅要抓生态环境保护,而且要抓生态环境建设,要培育脆弱的原生环境并使历史遗留的遭破坏的生态环境平衡恢复过来,我国西部大开发是生态环境建设的系统工程。我国生态环境法制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立法转型滞后、执法行政主导局限性、司法功能偏差、守法观念淡漠、法律监督力度不够。加强我国环境法制建设应着力于立法实现跨越式转型、执法与司法逐步重整、建立环境区分所有权、发挥党领导下的公众参与。
  • 学术前沿
    何庄
    2000, (6): 109-1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古代的鉴赏方式比西方的鉴赏方式有着更全面、更合理的内涵,值得我们在当代的文学理论建构中很好地吸纳。
  • 学术前沿
    赵维森
    2000, (6): 116-1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早期汉语词汇的相对贫乏和句式的相对单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古典诗词的独特形式严重局限了汉语在叙事描物、表情达意方面的舒展自由,从而刺激了隐喻系统的高度发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