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1000-5420  CN 11-1476/C

过刊目录

  • 2000年, 1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0-03-16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李文海
    2000, (2): 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江泽民同志所作《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针对当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性,提出了切实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指导方针和明确要求,对面向新的世纪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下面,着重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 论文
    夏甄陶
    2000, (2): 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当代科学发展的趋势和当代科学所揭示的世界图景,正促使科学家们形成一种关于世界的机体论的辩证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世界是一个由无数关系交织而成的无限庞大的有组织的整体系统。因而科学家们的兴趣和注意力也从“实体”转移到关系,当然,这并不是说,世界上只存在关系,不存在实体了。实际上,关系总是实体之间的关系,没有实体就不可能有关系。但是,一切实在的或现实的实体本身都是有组织的关系系统,同时又只能在有组织的关系系统中生成和存在。无关系的“存在”是不存在的。所谓关系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显现的和隐蔽的)相关因素(部分)的复合体。
  • 论文
    张立文
    2000, (2): 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哲学的未来走向应怎样?换言之,未来中国哲学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难预料和说清的问题。不过依据20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八九十年代中国哲学的价值导向,可以预测它不再是中国“王道”的政治概念,“内圣外王”的思维模式,“天理”的伦理赋值,“良知”的道德范式。它有可能是通过对效用历史和价值式能的超越,将中国传统哲学的文明资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的精华互动会通起来,以激活和转生中华新思维、新理论、新哲学。中国哲学的新生,不是在梦幻之中,而是在化解ZI世纪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冲突和中国所面临的西方文化冲突及现代化冲突中化生。中国哲学的价值就在于能否和在多大程度和水平上做出化解和贡献。
  • 论文
    陈志良
    2000, (2): 9-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两千多年来,从柏拉图、苏格拉底到现代哲学,都是现实性的哲学。哲学可以是唯物论、唯心论、经验论、唯理论,可以是存在主义的、非理性的、后现代的,可以是这样的或那样的,形式可以多样,但有一个根本点是相同的,都是对现实世界的思考,都立足于现实性。因此,从历史的长河而言,迄今为止的所有哲学,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是非数字化的现实性范畴框架内的哲学。
  • 论文
    郭湛
    2000, (2): 11-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人类历史进入新的世纪和新的千年之际,哲学将向何处去?怎样才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做出不同的回答。在这些思考和回答中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哲学关注的对象和表述的方式的变化的认识。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认为未来的哲学应该更多地关注公共领域,在哲学的表述方式上也应该因此而有适当的调整。哲学本来就是面向公众的,它所关注的中心就是公共领域。这里所说的公共领域,是包括哲学家本人在内的公众的生存、意识和行为,即众人的存在、感知和实践,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
  • 论文
    王南湜
    2000, (2): 13-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正在展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那就是趋于或回归于人类学范式。说“趋于”,是因为这一范式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未曾存在过,而说“回归于”,则是因为原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便是人类学范式的开创者。这一趋向或回归并非是个别人的理论兴趣所致,而是在现实生活与理论背景两个方面有着深刻的基础。但这一点迄今尚欠明朗,故有必要从理论上加以探讨。
  • 论文
    陈先达
    2000, (2): 17-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中国社会变革和意识形态领域中曾经发挥过重大作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纪之交正面临着许多重大课题。根据建国50年来哲学发展的经验教训,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实现主题多样化、道路民族化、风格个性化,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须大力提倡创新意识。
  • 论文
    张世英
    2000, (2): 25-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方自苏格拉底—柏拉图到黑格尔两千多年间的哲学追问方式,就其占统治地位的方面而言,是以超感性、超时空的抽象概念为万事万物之根底的“在场形而上学”。现当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哲学家们实行了哲学追问方式的转向,认为任何当前“在场的东西”都以其背后无限与之相联系的、“不在场的东西”为根底,无限的不在场者也是现实的东西而非抽象的概念。这一哲学新方向带来了对终极关怀的新理解:人生的最高意义和价值在于不断超越有限的在场,与不在场的无限性融为一体。
  • 论文
    何怀宏
    2000, (2): 32-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中国古代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有必要从“行为规范”、“支持精神”和“相关思想”三个方面来进一步分析和阐述这一思想资源。在“行为规范”方面,儒家所主张的规范可以简略地归纳为主要是一种“时禁”。支持儒家生态伦理的精神主要是一种“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而两个对环境保护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的思想,则一是涉及对经济及物欲的看法,即限度和节欲的观念;一是涉及对人和事物的一种基本态度,即一种中和、宽容、不走极端,“不为己甚”的态度。
  • 论文
    万林艳
    2000, (2): 40-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计算机和网络自诞生以来,其迅速发展全方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时代正向我们走来。一方面,在实践、认识和审美活动中人将表现出更多的主体性,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自身的关系中,主体状况也将大大改善;另一方面,网络作为非人的存在物,也必然会在某些方面危及入的主体地位,但通过努力,这种状况是可以改善的。
  • 论文
    张雷声
    2000, (2): 46-5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历来就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取得无产阶级政权,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从社会主义前途、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三个方面,对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现做出客观评析。不仅论述了他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观的继承与发展方面,而且也指出了他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观的误解和扭曲方面;不仅肯定了他的社会主义现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指导意义,而且也指出了他的社会主义现给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及后来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留下的不良理论教条。
  • 论文
    周业安
    2000, (2): 53-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们一般认为,亚洲和拉美的金融危机是由不恰当的金融自由化引起的,由于金融市场的失灵,必须引入政府干预。本文则显示,即使给定稳定的经济环境,只要经济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干预就必然阻碍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东亚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只能由银行业的竞争等金融深化机制来解释,政府的作用在于维护市场秩序和协调交易关系。
  • 论文
    谈儒勇
    2000, (2): 60-6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90年代金融发展理论突破了麦金农—肖的框架,并融合了内生增长理论的一些积极因素。90年代金融发展理论家建立了大量的理论模型,旨在阐释金融体系是如何内生形成和发展的以及金融体系是如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有关金融发展的政策主张。
  • 论文
    张康之
    2000, (2): 66-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权力制约问题是政治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直到今天,几乎所有的政治学家都要对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提出自己的关于权力制约的方案设计。但是,长期以来,关于这一问题的思考及其实践方案的设计,都走上了一条用权力制约权力的思路,即试图在权力与权力之间找到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的有效途径。事实证明,这条道路是不成功的。所以,应当超越权力制约的这一传统思路,到权力与权力执掌者的关系中去寻找权力制约的新方案。
  • 论文
    张成福
    2000, (2): 75-8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民主政治与民主行政在本质上必然是责任政府。责任政府意味着政府能积极地回应、满足和实现公民的正当要求,责任政府要求政府承担道德的、政治的、行政的、法律上的责任。同时,责任政府也意味着一套对政府的控制机制。
  • 论文
    莫于川
    2000, (2): 83-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非权力行政方式是行政民主化、科学化进程的产物,在现代行政领域中有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价值和广阔空间;非权力行政方式日趋多样化,其中行政指导、行政契约、非拘束性行政计划是最主要的行为类型;非权力行政方式在行政实务中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和特殊矛盾,须按行政法治原则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妥善解决。
  • 论文
    汪建成
    2000, (2): 90-9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起诉法定主义和起诉便宜主义是指导起诉的两大不同的基本原则,二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赋予检察机关起诉权。在历史上,起诉法定主义曾经处于一元独占的地位。现代刑事诉讼则更强调双元并存,二者相互补充,推动着各国刑事起诉制度的改革。从这一历史趋势出发,对我国当前起诉制度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诸如怎样理解不起诉的条件,如何看待不起诉率,怎样处理只有同案被告人口供的案件,如何评价转诉制度等,进行探讨并提出若干建设性意见,就显得很有意义。
  • 论文
    卢铁澎
    2000, (2): 96-1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学思潮作为观念系统是一个群体性精神结构,它贯穿于整个文学活动各个领域。创作思潮是文学思潮整体中的部分,而创作方法则是创作思潮这个部分中的部分。就理论性质而言,文学思潮概念主要是文学史范畴,创作方法属于美学范畴。在外延上,文学思潮可以包合创作方法,创作方法既可以隶属于文学思潮,又可独立于文学思潮之外而存在。
  • 论文
    朱靖华
    2000, (2): 102-1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李清照是宋词“婉约之宗”,她主张词“别是一家”,应抒写个人的离愁别恨和身世之感;但南渡后,在现实中备受国破家亡、夫死遭诬和颠沛流离的生活磨难,而在词中自然接受了苏轼豪放词家国精神的影响,创制了她独特的“易安体”,形成其既婉约哀怨又豪放沉郁的统一格调。
  • 论文
    展江
    2000, (2): 107-1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媒介的介入方式和角色,当代局部战争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传统孤立型,电子穿透型,电视主导型。1999年的北约—南联盟战争推动了新兴的互联网的大众传媒化进程。但是在互联网确立与既有传统媒介相类似的信度和传受关系之前,即便有战争这种当代重大媒介事件的刺激,它也难以在不远的未来取代既有传播媒介。
  • 论文
    武京闽
    2000, (2): 112-1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90年代以来,金融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金融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什么作用?现代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如何?作为金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及未来走向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FSI)所长吴晓求教授。问:在您最近的一篇论文中,您曾提出21世纪全球经济运行的轴心将是现代金融,现代金融体系将以其巨大的力量影响或改变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对这个观点,应从什么角度来理解?吴晓求(以下简称吴):人类社会正在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正在发生一些显著的变化。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要素有劳动力、土地和资本(资金),后来又加了一些,如管理、信息等。
  • 论文
    吴顺虎
    2000, (2): 117-1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创业企业中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的合作无疑很重要,但代理理论的经济人假设得出的必然结论是两者都采取不合作的机会主义行为策略,这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本文利用囚犯困境的分析框架来探讨两者合作的机制。
  • 论文
    段成荣, 贾云竹, 武晓萍, 周国伟
    2000, (2): 124-1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99年12月8日至1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中国人口学培训中心和中国人口学会人口、资源、环境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召开的第二届全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的国土资源、环境保护、计划生育、教育、规划、统计、发展战略研究等政府部门、教育界和企业界110多家单位的140多名专家、学者及领导人汇聚一堂,就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 论文
    朵依
    2000, (2): 125-1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立于1950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创办的第一所正规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半个世纪以来,历经风雨沧桑,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为中国社会主义法学教育与法制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我国培养高级法律人才的重要基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学院师生大胆探索法学教育改革的新路,在教学、科研及对外学术交流等各方面均取得了为国内外法律界所瞩目的成就。人大法学院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组召集人所在单位、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暨秘书处所在单位,并已开始脐身于世界著名法学院行列。1998年5月,国家授予人大法学院“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这是全国高教系统中惟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