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1000-5420 CN 11-1476/C
导航切换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首页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投稿指南
期刊荣誉
期刊订阅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1994年, 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4-01-16
论文
全选
|
论文
Select
论文
论科学的价值合理性
陈建涛
1994, (1): 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学是一种最具合理性的事业,有没有一种价值合理性?这个问题的实质是,科学是不是价值中立的。
Select
论文
因果性三题
王珠元
1994, (1): 6-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笔者在备课时,翻阅了数种不同版本的哲学教科书和一些哲学读物,发觉在原因和结果这对范畴的论述上,观点不尽相同。读后作了点思考,写下了以下三个问题,略抒一孔之见。
Select
论文
胡宏的理欲、义利之辨及其价值思考
向世陵
1994, (1): 12-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理欲、义利之辨是理学伦理观的中心课题,胡宏给予了新的思考。提出理欲同体异用,主张从价值评价而不是客观事实上进行分辨;弘扬孔颜乐处,突出精神的追求;倡导以义为利,注重道义和利益的结合;指出利益和事功也是评价历史的重要尺度,由王到霸反映了历史的必然。因此,道德标准和功利标准可以统一起来。
Select
论文
论席勒的历史哲学
李秋零
1994, (1): 19-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席勒不仅是一位着名的诗人、剧作家,而且还担任过历史学教授,在历史哲学问题上发表过重要的见解。席勒从康德出发,把人类社会的历史看作是一个连续的、不断进步的过程,把审美状态看作是实现人类理想社会的必经阶段。同时他又对历史认识进行了批判,探讨了历史的功能,阐明了把哲学思维引入历史认识的必要性。
Select
论文
毛泽东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探析
马壮昌
1994, (1): 26-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对生产力问题从哲学和经济学意义上都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毛泽东的生产力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理论宝库中的重要内容,是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
Select
论文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
袁寿庄
1994, (1): 31-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改革前的国民经济核算基本上是属于中央计划经济国家所推行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即MPS的模式。改革以来,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结构是按国民经济循环原理来设计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社会再生产核算表;另一是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经济循环帐户。二者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有不同侧重。新核算体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再生产原理,并区分物质生产与非物质服务核算,强化国民经济综合价值量核算,提高了整体核算水平,有利于国际对比,很有特色。
Select
论文
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环境分析
刘延平
1994, (1): 39-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主要机制,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随着生产和交换的扩大,市场必然会冲破区域乃至国界,不断向外扩展,促进经济向外向型发展。
Select
论文
工资与物价指数挂钩问题
张健仁
1994, (1): 44-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物价不断上涨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和共同发展趋势。各国只是由于条件不同,物价上涨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然而,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职工实际工资同物价上涨成正比。
Select
论文
毛泽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与红军长征的胜利
李安葆
1994, (1): 48-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毛泽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对红军长征的胜利具有重要作用:长征初期,抗日反蒋统战思想的实践减轻了红军长征的阻力和损失;长征中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推动了红军长征的胜利进军,红军长征的胜利进军为毛泽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实践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长征后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促进了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又为毛泽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实践构建了力量的基础,开辟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前景。
Select
论文
美学方法略论
黄理彪, 袁鼎生
1994, (1): 58-6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美学方法具横断学科性质,往上接受、生发、引申哲学方法,横向吸收系统方法,往下概括、升华文艺学等方法,形成综合系统。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属美学方法的高级层次,它从思维路线、方向、模式方面规范美学思维,以构建历史发展的、辩证运动的理论框架,揭示美学规律产生、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以及比较美学也属美学方法的高级层次。
Select
论文
再评“五四”时期周作人“人的文学”
秦新春
1994, (1): 64-6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五四”时期,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什么是新文学》等一系列文章,高扬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人的文学”旗帜,猛烈抨击封建兽道、神道的旧文学,力图从内容上为新文学的发展作质的明确规定。
Select
论文
史铁生小说中的宗教精神
石杰
1994, (1): 69-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总觉得,时间即使再延长一百万年,斯芬克斯之谜也仍然是一条最伟大的谜语。女怪蹲在悬岩上向路人发问:早晨四只脚,中午两只脚,晚间三只脚的生物是什么?
Select
论文
论庄子、屈原的自我悲剧
李清章
1994, (1): 75-8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庄周与屈原以其辉煌的思想和艺术在中国思想史及美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Select
论文
酒与魏晋士人的孤独
袁济喜
1994, (1): 82-8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汉末曹魏集团中,酒与人们摆脱时光飞逝、功名难就的孤寂心态相联系。在六朝士人之中,饮酒的最根本动因,则是为了解除人生短促、天地永存带来的孤独与忧闷。六朝后期许多士人只是将酒视为穷奢极欲、不问政事的消遣物,与”竹林七贤“、陶潜、庚信的饮酒大不相同。
Select
论文
论模糊性在词义系统中的位置
马毅
1994, (1): 88-9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词义的概括性是词义的普遍特征,任何一个词都离不开概括性。为了研究起来方便,我们根据词义对客观对象所作概括的类别和性态的有定与无定,将词义的概括性分作明确性与非明确性这两点加以讨论。
Select
论文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时运凯
1994, (1): 94-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以及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成果的总和,是对人类优秀思想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
Select
论文
受贿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之探讨
陈兴良
1994, (1): 98-1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受贿罪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涉及罪与非罪的界限问题。我国刑法学界对受贿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对于这一构成条件的内涵,在理论上仍然存在分歧。
Select
论文
关于严禁刑讯逼供的几个问题
周国均
1994, (1): 103-1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刑讯逼供是一种野蛮的取供方法。我国刑事诉讼法明文禁止刑讯逼供,但在实践中却时有发生。刑讯逼供违反党的一贯政策和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是造成冤假错案的一个重要原因。产生刑讯逼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上的原因,也有主观上的原因。要彻底消除刑讯逼供,一方面要加强对公安干警的马列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专业水平和侦查技术,另一方面应完善法律的规定,加强监督制约,对违反者,视其情节,给予严肃处理。
Select
论文
略论台湾法律制度的渊源与变迁
郑定
1994, (1): 110-1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台湾现行法律的主要成份及特征、台湾法的定位问题、40年来台湾法律的主要发展变化及”动员勘乱“终止以后的走向等问题,是台湾法研究的基本点。台湾法不是前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的延续和重复,而是带有区域法的特点。台湾法在规范构成、整体风格上的特征是基本法规、共系法规、判例解释例并存。
Select
论文
文科学报编辑应把握的信息域
宋全成
1994, (1): 119-1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所谓文科学报编辑应把握的信息域,是指文科学报编辑人员,在日常的编辑工作中,应集中把握的信息面。
Select
论文
校报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
钟志光, 申明
1994, (1): 121-1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全国共有高校校报820多家,发行量近200万份,这种高校校报也属新闻业务的范围。
Select
论文
《人的哲学》评介
黎岩
1994, (1): 123-1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学,是20世纪人类精神世界和文明创造中绽放的一枝最鲜艳夺目的奇葩。在人学观念中,反映和建构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自觉性和主体性需求和理想,因而,它是具有广阔社会需要和深厚思想渊源的综合性理论。
Select
论文
经济地理学家、人口学家──孙敬之
杨树珍
1994, (1): 125-1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杨树珍孙敬之(1909-1983),原名孙培钦,字敬之,别号鲁夫。1909年生,河北省深泽县人,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地理教研室教授。
Select
论文
经济思想史学家──沈志求
张邦辉
1994, (1): 127-1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沈志求(1929-1992),浙江嘉兴人。他在上海读完小学和中学后,就读于浙江之江大学经济系,1951年人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读研究生,195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