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
梁坤
1992, (4): 110-114.
在贯穿俄国小说的英雄主旋律背后,一直伴随着一个时隐时现的疯狂的主题,它回响在苦难悲哀的调子里。在沙皇专制统治的俄国,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承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强大异己力量的重压,从肉体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摧残,其中大多数不同程度地患有各种类型的精神病。他们既不象十二月党人那样轰轰烈烈,也比不上“多余人”这般虽败犹荣,他们只能躲在阴冷潮湿的角落里痛苦地呻吟着、呐喊着、挣扎着,忍受着世人的不解和鄙夷。在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这段漫长的时间里,不幸沦人这个疯狂世界的人数越来越多,随着时代的推移,人物的结构层次也逐渐发生着变化:从沙皇专制制度下的小官吏演变为社会剧变时期的平民知识分子,直至帝国行将崩溃之时不具姓名的普通百姓。因为他们比常人更敏感,对外界的反应更强烈,所以从他们身上可以更真切折射出那个特定时代普通俄国人的生存状态,他们的悲剧命运也就具有了特殊的审美和认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