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期刊管理中心
    首页  |  中心介绍  |  组织机构  |  期刊介绍  |  获奖信息  |  期刊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新闻消息  
 

“新形势下金融供给侧改革”研讨会暨第七届《经济与政治研究(英文)》学术论坛在厦门举行

        915日,新形势下金融供给侧改革研讨会暨第七届《经济与政治研究(英文)》学术论坛在厦门大学顺利举行。


这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与政治研究(英文)》编辑部联合厦门大学经济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应急管理项目课题组和金融市场风险防范和化解研究——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防范流动性风险课题组共同主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中证金融研究院等学术机构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针对金融供给侧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

在主旨演讲环节,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的王国刚教授做了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因、重心和举措的精彩报告。王国刚教授首先回顾了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强调中国面临的科技短板、民生短板和资金脱实向虚等问题。他指出,中国金融结构中严重缺乏资本性资金,债务性资金是经济金融运行中的主要资金来源,由此,高杠杆不可避免并且有着继续增高的趋势。银行业资产在中国金融业中占据主体地位,城乡居民和实体企业的大量资金除了存款难有其他用途,这引致了中国货币需求结构与发达国家有着明显的区别。另外,实体企业的杠杆率居高不下,去杠杆任重道远;而通过负债资产负债的联动机制,微观风险演化为系统性风险的几率增强。因此,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赵志钜(Chi-Chur Chao)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发展中国家的结构改革、收入不平等与福利:私有化与补贴”,围绕国有企业的补贴和改革问题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他强调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的收入分配效应。对僵尸企业提供补贴,会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并且会减少对其他企业的资金供给,从而影响企业发展,造成工人工资下降,社会福利缩减。相反,对盈利能力高的国有企业提供补贴,则会缩小工资差距,改善社会福利。因此,从长期来看,国企改革的最佳政策是让僵尸企业退出,而对盈利能力高的国企提供生产补贴。

  

在特邀演讲环节,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陈忠阳教授指出,金融供给侧的改革的本质是经济需求侧改革,是用供给侧语言讲需求侧的改革,并强调应基于企业信用来增加有效的信用供给。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郭晔教授讨论了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演变以及中国资产证券化与美国相比存在哪些相似点和独特之处。中证金融研究院的郑桂环研究员则从民企融资成本的角度探讨了金融供给侧改革需要研究的一些问题。最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与政治研究(英文)》执行主编、财政金融学院何青教授就金融供给侧改革选题与期刊建设做了精彩发言。

研讨会还举行了两个分论坛。其中,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会计与金融系郭亮副教授先后讨论了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结构和表现、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海外工作和学习经验对其管理能力的影响两个话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罗煜副教授将数字能力和金融能力结合起来,探讨了数字金融能力对大众创业和创新的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纪洋副教授基于蚂蚁金服100万用户的数据,发现房价上涨抑制消费,且导致消费降级,而消费信贷缓解了房价的抑制作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倪晓然助理教授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股票市场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钱宗鑫副教授围绕货币政策、金融发展和僵尸企业的融资问题做了报告。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陈海强教授采用银联商务银行卡消费大数据,将房地产限购政策作为外生冲击,利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房价对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的影响。最后,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博士后文强采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证据,分析了放松融资约束能否促进企业创新的问题,发现资金并非企业创新的充分条件。

这次由中国人民大学和厦门大学所属机构联合举办的研讨会充满思想碰撞,精彩纷呈,并为《经济与政治研究(英文)》提供了部分专题稿件,取得丰硕成果。

 

 

版权所有 © 中国人民大学期刊管理中心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